歷史的今天,要樂觀的今天

今天是3月12日,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植樹節,同時今天也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一天。2020年對於我們講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但也正是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彰顯了我中華兒女團結的一面,疫情在前,身為民眾的我們積極配合國家工作,時至今日,疫情問題的處理情況成飛躍式的好轉。我們是華夏兒女,建國以前,先人們用血與肉為我們建立起了和平的城牆,而我們更應該秉持這種精神,為萬世開太平。

歷史的今天,要樂觀的今天


1883年,年僅18歲的孫中山先生,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栽種成材。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的《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後,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規定以每年的清明節為植樹節。

歷史的今天,要樂觀的今天


在我看來孫中山先生在百年前便有著超前的意識,孫中山先生是為激發當時民眾對生態的重視,在我國古代,木材的使用與投入量尤為重大,為了可持續發展,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提出植樹,但對剛結束清政府統治的國人來說,是不為所動的,當時的人心中是迂腐的,認為只有功名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的植樹節應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共產黨的號召之下,才慢慢重視起來。

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社會的發展進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向人們的腦海裡加深,對於環境可以說是達到了空前的重視。

歷史的今天,要樂觀的今天


今年裡,病情肆虐,民眾不得已“宅”在家,但植樹節植的就只是樹嗎?在我看來植樹節植的是人心,節日的真正目的是呼籲我們對環境的態度,對生活的心態。現如今為我們守在前線的“樹”,為我們遮風擋雨,不也是為我們守護嗎?不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嗎?這在我看來同樣是華夏文明的體現。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歷史的今天,要樂觀的今天

武漢加油,我們加油


最後希望大家植樹節快樂,祝守衛在一線的衛士節日快樂。勝利屬於我們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