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从2008年12月《叶问》面世,到2019年12月《叶问4》收官,历时11年,可以说叶问系列电影跨越了我最重要的人生黄金期,而立到不惑,因为非常喜欢功夫片,所以它陪伴了我很多重要的时光,非常感谢。

《叶问4》,讲述了因给孩子叶正找学校来到美国唐人街的叶问,意外卷入一场当地军方势力与华人武馆的纠纷,面对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视与压迫,叶问挺身而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与“狠角色”军士官拼死一战,以正宗咏春,打败“坏家伙”军士官,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功夫的故事。但是,从影片的很多内容和细节来看,我认为它其实要讲的还有中国功夫“承让”的精神。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我们真正所崇尚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文明源远流长,中国魂的核心是“博”“容”“德”“道”,还有“武”。“武”是实现和保证前者的载体和方法。我们强身健体,目的并不是要攻击别人,而是保护自己,健康的生活,这就是体现为承让。


若男和啦啦女的精彩对话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若男跳啦啦舞被选为队长,啦啦女很不服气,她从心底蔑视黄种人,在学校截住了若男。

啦啦女:“死丫头,你以为你表演的很好。你看起来就像一只黄面猴。我们不会服从你的领导。在美国,你们这类人,只配服从,怎当领导?你不高兴的话,就回亚洲去,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的领土,你们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

若男:“我终于明白人家为什么叫你蠢蛋。美国一向都是移民国家,印第安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你的祖先侵略他们的土地。白脸鬼!”

1. 这段对话算不上很新颖,但是绝对精彩。

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我们为什么没有像印第安人一样被打败呢?仅仅是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更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首先体现在我们骨子里的刚强和倔强,就像《闯关东》里面的传武,离家出走,凭一己之力闯出一片天。其次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爱国主义情怀,给我们信念,给我们力量去反抗到底,流血牺牲,在所不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正义感,人性中的善,终究会战胜外来的恶。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有水一样的精神,看似柔软,水滴石穿。就是我们有根一样的坚韧,可以在黑暗中、硬石里发展。

2. 这段话很好地体现了博弈的原理。博弈,是自然的法则,生存的方式。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临阵磨枪不快也亮。这个“势”就是态度,就是女娲向黄泥人吹的那口气。我们要胜,光明的胜,不是残忍的胜。历来,我们中国都是珍惜和平的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联合别人,才能赢得信任跟合作,才能有时间快速发展强壮自己。

叶问的终极杀招----“拧耳朵”

中华魂是什么?就是啦啦女带领那帮学生欺辱若男时,叶问的终极杀招----拧耳朵。然而片中的美国人则是以强欺弱,以男欺女,以多欺少。

若男的美叫中国美,不仅仅是她的外表美,更是她的心里美。回总会的时候,她对叶问说:“我是经常被欺负,可我不怕他们!”18岁花一样的女孩的美,就叫中国美,而这个花一样的女孩的勇敢,就是中华魂。

中国式的沉默与“不辩”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叶问送若男回中华总会,万会长非但没有感谢,反而讥讽叶问想通过她的女儿拿介绍信,叶问什么也没说。我在想,叶问当时为什么不解释呢?

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时刻:你解释了也没有用,你解释了人家也不信,你解释了,可能反而会起到反面的作用。索性就放弃了,不说了。生活中,很多男人都会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一方面来自于压力和无助,一方面来自于矛盾和不解。企业中,很多领导也会不说或少说,因为他跟员工不在一个频道上,他的想法更深层次,员工难以理解。曾经费劲的说过,各种方法解释过,拿证据证明过,发现都是徒劳。唯有低下头,默默前行。

任正非强调“灰度”的企业精神,正是“道可道,非常道”式的中国精神。


论决一胜负的重要性


万会长说:“叶问,看来我们得在中秋晚会上决一胜负了。”

叶问说:“其实分胜负,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是不是应该用中国武术,去改变外国人对我们华人的偏见?”


孙子曰:先胜而后求战。指的是必战之战,如果可不战,则一定是先胜而后不想战。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兵法的最高境界。

术可以做区分,然后道已经大不同了。我们讲降维打击,就是无法明白怎么输的。

武术是表层精神,承让是高级精神。

鬼谷子精通捭阖之道,开固然重要,闭有时则更甚。


影片要表达的是“武”的痛快,“武”的威风,展现了李小龙的功夫强,叶问的永春快,更是中华精神之“承让”。

所谓文臣武将,为什么宰相在前,而将军在后呢?文以载武,武以助文矣。


是否补拳和是否全力攻击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有一个片段,若男伪造了介绍信,叶问给撕了而不用。这就是人之本,武之徳的民族精神和气节。


到了叶问反击中秋晚会上军营的空手道那段,还是非常让人激动地。多位师傅被打下台,这些镜头很一般,弘扬中华武术的影片基本都有。然而本片出现一位女师傅,这种安排不多见。女师傅不但功夫不错,而且还飒爽英姿。可惜仍旧敌不过力大气沉的空手道。出彩的地方在于,本已经受伤倒地,空手道竟还要对女师傅补拳,这段镜头非常好的衬托了中华武术“承让”的精魂。

叶问为救女师傅,与空手道对决擂台,后面一招“封喉指”抵在了他的喉咙上。只要发力,空手道势必当场毙命,可是叶问没有,这,就是“承让”的精神。

叶问对决军士官,绝招再现,同样抵在喉咙上,但因为军士官太过凶狠恶毒,自己也受伤严重,便使了三分力,让他重创倒地。如果全力的话,必插进喉咙见血,或直接插断喉管。这也体现了“承让”的精神。

泰森是著名的重量级拳王,他之所以被广大民众所喜欢,除了他的精湛的技术和重拳,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补拳,即使后来他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仍然没能影响大家喜欢他。

拳击和格斗的选手比赛中血流满面,鼻青脸肿,但赛后往往去问候对方甚至紧紧相拥,体现的也正是承让的精神。

军士官歧视黑人,黄种人,待人恶毒,出手残忍,只有打败他,才有公义和公平,大家才有尊严,才有平等的地位,平等的待遇和机会。是善,必发扬,是恶,必终结。世界自会公道,若不公道,时候未到。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打和不打的辩证


万会长说:“若男,你是对的。忍不下去的时候,就不用再忍了。”

打的目的是不打,不打才能和平,才能发展。才能有日后的繁荣昌盛。


若男:“叶叔叔,我不要你去,我怕你也出事。”

叶问:“叶叔叔是个练武的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就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所以这件事情我很想去做,就像你很喜欢跳舞一样。”

叶问的打,一直不是为了自己爽,而是为了公义,他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中国功夫真正的精神所在。


写在最后的对话


万宗华递给叶问姗姗来迟的推介信。

万宗华:“叶师傅,你和你儿子什么时候来?”

叶问:“其实外国的月亮,也不是特别圆!”


武打片《叶问4》其实讲的是中国功夫的“不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