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基层】无私奉献 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记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晓琳

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夏晓琳医生从小有一个成为战士上阵杀敌的梦想。2020年1月21日,当天津通报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她预感到自己马上就会参加一场真正的战役。除夕夜,草草吃过年夜饭,她便到单位参加抗击疫情紧急会,并在会后立即与同事一起入户为武汉返津人员测体温、做登记,工作结束已是农历大年初一。从那天开始至今,她便没有在家吃过正经的三餐,白大褂、隔离衣成了她在庚子新春穿得最多的服装,过年的新衣再没有上身。

一切为公,甘于无私奉献。现任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她一直以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至上。疫情刚开始时,基层医疗单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物资紧缺。夏晓琳为了能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她一面积极组织单位后勤部门储备采购物资,一面有计划锁紧支出,按需分配。缩紧消耗的举动引起了很多职工的不解和诟病,但她知道,作为共产党员,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就要一切以大局为重。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她必须这么做!

【抗疫在基层】无私奉献 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记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晓琳

组织安排医学观察隔离点工作任务分工

临危受命,勇于迎接挑战。1月28日,夏晓琳受到南开区卫健委的委派,被任命为南开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面对严峻的疫情,面对全新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关系,她没有退缩。抱着一定可以完成任务的决心,在上级下达命令的当晚她就立刻行动起来,迅速启动安排制定方案、组织人员、培训动员、筹备物资、清理现场、规范标准、细化流程、推演预案等一系列工作任务。为了能在冲锋号吹响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她和她的团队连续奋战2天2夜,终于使隔离点在1月31日晚24:00具备接受留观者入住的一切条件,2月1日一早顺利迎接了第一批留观人员。

【抗疫在基层】无私奉献 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记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晓琳

一切就绪 准备迎接辖区首批集中隔离留观人员

埋头苦干,工作勤勤恳恳。由于分工的不同,在医学观察隔离点中她不能每天都站到最前线直接为留观人员服务,于是她决心为最前沿的战士们做好后勤保障。每天早上,她都会为即将上岗的同志们准备好防护用品和补给品,监督他们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隔离区。一线人员上岗后她细心安排对员工工作区、生活区、院落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洁、消毒,并将下班同志们的工作服消毒、清洗、晾晒。其间还要穿插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每天,她都要为每一间工作室做完空气消毒,并检查确认没有遗留的安全隐患后才能回到宿舍休息,这时常常已是深夜。

【抗疫在基层】无私奉献 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记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晓琳

帮助即将上岗的同志们穿戴好防护装备

一心为民,保持服务热情。在高防护标准的环境下,住进医学观察隔离点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为了让他们平稳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夏晓琳尽量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满足留观者的需求。医学观察隔离点中有一位57岁的大叔,从入住开始一直反馈饭食不合胃口,肠胃不舒服。夏晓琳经过多次耐心的电话聊天,她发现大叔的焦虑情绪比身体不适更严重。此后她坚持每天与大叔通电话,帮他缓解孤独焦躁的心情,还一度被大叔认为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这是对夏晓琳耐心细心热心服务的认可。最终,大叔渐渐克服了焦虑情绪,适应了在医学观察隔离点的“特殊假期”。

夏晓琳是一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医生,也是一个爱家的女儿和妈妈。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她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一样,放弃了对患病父母的照顾,放弃与年幼女儿的厮守,却成为了父母的骄傲和女儿的榜样。

夏晓琳常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职责所在,生命相托,最大程度帮助病患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