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哲學:知識是怎麼來的呢?

兒童哲學:知識的來源之問

兒童如何有哲學以及兒童的哲學如何得到發展的問題,往往和知識的來源問題相關。

關於知識的來源問題的論爭從很早就開始了(甚至兒童也會自發地運用先天與後天這兩個範疇)。有些認為知識是先天就帶來的;有些認為知識是後天教育而成的。教育的作用是明顯而且人所共知的,對知識的先驗性一面,許多哲學家、心理學家都有過關注:從康德到喬姆斯基。

(康德認為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先天的認識能力、先驗的範疇,二是後天的感覺經驗。二者缺一不可。

皮亞傑認為認知是先天圖式與後天經驗的相互建構,把先天與後天的作用關係看成是雙向建構的。

弗洛伊德認為人還存在“原始遺產”,是出生時就攜帶的原始知識。

榮格認為人具有先天的“集體無意識”。

喬姆斯基認為人的知識中確實包含著經驗,但除經驗以外,人還具有先驗的內容——“先天結構”。先天結構=知識-經驗。)
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正確理解先驗與經驗的辨證關係:

先驗的東西是經驗的基礎,也是先決條件。然而任何先驗的東西又是經驗積澱的結果,又辨證地是經驗的。在個體發生上是先驗的現象在系統發生上是後驗的。

從潛在精神到現實精神要經過兩個過程:

1)先驗的外顯過程:從類的進化來看一切知識都是建構的,但從個體發生來看,外部環境的某種簡單的刺激,一旦與個體因成熟而覺醒了某一特定系列的先驗知識和生物學潛能的某一點相遇或構建,可能會導致這一系列的先驗知識或生物學潛能的現實表達。

2)經驗的內化過程:人的具有生物性的先驗內容在表達的過程中往往有受到外部文化的影響而具有文明化的內涵;同時,文化在影響人的時候有往往不得不考慮到人的本性或人的可接受性從而使自己真正佔有人,同時也被人佔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