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智者思維,關於真話與謊言的推理難題

題目:問路(難度:4)

從前,在一座大山裡有兩個村莊。一個是誠實村,村裡所有的人總是講真話,從不撒謊。另一個是撒謊村,村裡所有的人總是撒謊,從不講真話。某天,有位旅行家想去拜訪誠實村。可是,當他走到一個岔路口的時候,卻迷失方向。前面有兩條路,分別通往誠實村和撒謊村,但他不知道該走哪條路。這時,他看到岔路口上有一個穿著黑衣服的人,這個人是誠實村或撒謊村的其中一名村民。旅行家過去向他問路。雖然他無法判斷黑衣人說真話還是撒謊,但旅行家很聰明,他只問一個問題,就知道該走哪條路。你知道他問了什麼問題嗎?

超級智者思維,關於真話與謊言的推理難題


解析:

題目要求問路,只能提一個問題,黑衣人身份未明,確實有一定難度。

黑衣人的話到底是實話?還是謊言?無從判斷。

通過推理分析,我們可以確定兩點:

1、黑衣人的回答必須包含道路指向信息,也就是旅行家提問須與道路相關。

2、無論真實與否,黑衣人的回答必須唯一固定的指向。也就是,說謊的人和誠實的人的回答都指向同一條路。

如果旅行家直接問“到誠實村(撒謊村)去,該走哪條路”,不同身份的人回答是相反的,所以不能這樣問。

通常,如果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對某事物的客觀描述,不因回答者的身份不同而改變,則它的正確答案是確定的。如,地球是不是圓的?

反之,如果一個問題與回答者有某種排他性關聯(如涉及其身份或其主觀感受),不同的回答者的正確答案就可能不同,甚至相反。如,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你喜歡喝茶嗎?

顯然,旅行家無法從上述第一類問題的答案得到唯一指引,因為正確答案唯一,故得到的回覆將隨回答者身份不同而不同(說真話或撒謊)。所以提問此類問題行不通。

反之,旅行家有可能從第二類問題的回覆得到唯一指引,問題必須跟回答者個人有排他性關聯。

綜上分析,旅行家的提問裡應該包含2個要素:一個是“哪條路(眼前的兩條路二選一)”,一個是“你(回答者)”。

問題設計還須滿足:誠實的人與撒謊的人內心的真實答案不同。這樣,說謊的人會指向相反的路,也就是說謊的人和誠實的人的回答指向同一條路。

至此,答案呼之欲出。

答案:

旅行家問黑衣人:哪條路通往你的村莊?

然後旅行家按黑衣人指向的路走,就能到達誠實村。

啟發:

運用類比思維能較快抓住解題要點。

類比思維是根據兩個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徵的事物間的對比,從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徵去推測另一事物的相應特徵存在的思維活動。

解答者試著提出兩三個問題,發現不可行。通過類比法,發現它們的共性特徵。由此可推測某類具備這種特徵的提問均不可行(解析中提到的“第一類問題”)。

這樣思考的方向就慢慢收縮、聚焦,最後發現答案。

在下一篇中,我們將繼續討論關於真話與謊言的邏輯推理謎題(翡翠與石頭)。這一次提問者需要揭開的問題答案,是與回答者身份無關的對某事物的客觀描述。挑戰升級,燒腦繼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