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小企业老板应当醒来了

2019年9月份“马云将价值5千亿美元的阿里巴巴交给了张勇”的新闻,让网友们舆论纷纷,大家都在怀疑:“没有了马云的阿里,还能行吗?而马云不以为然,在阿里成立20周年的时候,把阿里的未来交给了这位在媒体面前只谈工作的张勇,还说这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事实上张勇在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他区分了淘宝网和淘宝商城的定位,还创立“双十一狂欢购物节”,打造了如今的手机淘宝。

张勇获得这一系列的成功运营除了自身卓越的才华和开拓的视野之外,更重要的是马云的用人理念—善于给下属放权。一个空有一身本领的大将,如果没有将军的赏识,他的才能也没有用武之地。腾讯的掌舵人马化腾也是如此,在微信研发方面大力支持张小龙,给予他众多特权,才让微信在研发之初大放异彩成长为如今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的聊天app。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论是老板成就了员工还是员工成就了老板,但一个具有智慧的老板应当对自己的员工适当放权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至今,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核心,中小企业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不放权就是一个。在众多不放权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老板不放权。作为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总想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害怕过度分权会导致内部群雄割据,这就像古代皇帝和武将的关系一般,皇帝给武将的权力过大,会造成武将拥兵自重、起兵造反的结局。除此之外,老板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满足于自身的虚荣心以及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总觉得企业在自己手上才能走的更加长远。这些状况恰恰就是

拉开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差距的原因

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大企业开始慢下来思考企业发展问题,发现中国企业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寿命比较短,经营上百年的现代企业几乎没有,反而欧美国家的一些企业能够持续一两个世纪。所以,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要建立一家让中国和世界骄傲的公司,让公司能够持久的发展102年。同时,他也明白,没有一个人能够陪伴公司走过102年,能够为公司带来持续发展的是治理制度、文化体系以及不断有新人加入的人才梯队”。所以,2009年,全球还在经济危机的笼罩之下,阿里巴巴就开始布局,搭建自己的人才制度,开启管理层培育与迭代计划。就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年会上,马云带着十八位罗汉登上年会舞台,正式宣布辞去创始人的职位,为阿里巴巴后续的合伙人制度铺平基础。2013年,被马云称作内部动力机制的合伙人制度正式公布,其中合伙人内的成员不是原来的创始人,也不是公司的股东,而是一群在阿里工作5年以上,有梦想且具备优秀领导能力,对公司文化高度认同,愿意为公司文化和发展竭尽全力的阿里人。随着,阿里合伙人增至36名,人才梯队的制度逐渐成熟,马云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在2018年9月10日,马云发布了一封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信中宣布了他的接班人计划,即2019年的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由现任阿里总裁张勇接任。他还提到:“作为接班人计划的主角张勇,是阿里合伙人制度中最卓越的成员之一”。且在今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上,马云演唱《怒放的生命》宣告正式卸任,张勇正式接替马云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同阿里花费1年缓冲期+10年打磨的合伙人制度,让张勇在阿里这片树林中长成参天大树。

企业管理:中小企业老板应当醒来了


张勇是2008年的时候来到了阿里巴巴,刚进来的第一年,因为提出通过增加技术服务费用和违约保证金区分淘宝商城与淘宝的定位致使众多小商户组织起来集体攻击商家。而马云并没有因这场冲突责怪张勇,反而出面解决冲突并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从他参与设计淘宝商业模式,到任职阿里首席运营官,再到接任CEO,直至接替马云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从他建立天猫国际,创立双十一购物节,仅一个半小时就突破了千亿销售额;带领阿里将PC端流量和资源引入移动端;借助阿里的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为手机淘宝赋能,共建移动端生态环境,让阿里从一个商业体变成一个科技体。在这11年里,张勇已经与阿里融为一体,默默的创造属于阿里的一个个传奇。

张勇卓越的商业才华不可否定,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好员工肯定与一个公司的领导有关,与制度有关。一个好员工的价值体现,也与权利的分配和移交有关,而权力的分配和移交也都是领导的放权,公司的制度。马云和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像世界证明,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阿里想要健康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下去,唯有依靠治理制度,文化体系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

看完这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的中小企业,应当醒来了,企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将权力死死的抓在手中,企业长久的发展也不是依靠极个别的人,而是依靠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的老板要转变固有思维,不要再向以前的君王一样治理“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