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談我國自主CAE

當前,我國工業界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製造強國”戰略目標。工業製造的第一步是工程設計,而工程設計的基本工具當屬計算分析軟件。反觀我國目前的仿真軟件行業,幾乎完全被國外產品所壟斷。自主版權的仿真軟件市場缺位,無疑是我國“製造強國”戰略實施的最大軟肋。

接下來,談談我國著名戰略科學家的相關言論,振聾發聵之論猶言在耳,我輩當思積極進取,知難而進。


談計算力學

本世紀交替之際,錢學森院士在為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建系40週年的賀信中寫道:“隨著力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用力學理論解決設計問題成為主要途徑,而試驗手段成為次要的了。”

由此展望21世紀,力學加電子計算機將成為工程新設計的主要手段,就連工程型號研製也只用計算機加形象顯示。都是虛的,不是實的,所以稱為“虛擬型號研製”(virtual prototyping),最後就是實物生產了。

此後,錢學森院士在多種場合特別指出:“今日的力學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現代計算技術去回答一切宏觀的實際科學技術問題,計算方法非常重要”。


談掌握電子計算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錢令希院士就預見性地指出:以前的力學研究,常常受到人工手算的限制。

今後的力學研究,這個限制解除了,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力量,路子當然要寬得多了。

目前要很好的使用計算機,編制一個高質量的程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付出很多艱苦的勞動。

從事計算結構力學的研究,既要發展力學理論,又要掌握電子計算技術,一個人樣樣精通是不太可能的,必須組織起來,各有側重,通力合作,才能上得快。


談自主研發

本世紀初,鍾萬勰院士和程耿東院士聯合撰文指出: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大型計算力學軟件的開發。

大型計算力學軟件的開發往往需要幾十乃至上百人的高智力的勞動和巧妙的設計思想,既是一項高難度的科學研究,也是一項大規模的工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對軟件商品化的期望值很高,中國的計算力學軟件事實上也正在向商品化方向發展。

但是由於這類軟件的科技含量很高、面向對象很特殊,商品化的過程面臨更多的困難,在我國大中企業現有的狀況下,完全依靠市場推動計算力學軟件的發展非常困難。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計算力學軟件和其他軟件有完全不同的重要性。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說明:一個國家要有自主開發的航空航天、高速列車等高新技術,要有具有自己知識產權的各類重大工業裝備生產能力,必須要有自主版權的計算力學軟件。

我們呼籲我國政府部門、各級領導和力學界的同仁給計算力學以更多的理解,呼籲國家和社會公眾給計算力學軟件的開發以更多的重視和支持,給以更多的投入和地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