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據相關史料顯示,可查實有名有姓的科舉狀元(不計武舉)共有654人,最多的是李、王、張三姓。自隋唐開設科舉算起,至清末廢除科舉。張姓狀元47人,居第一位,王姓狀元46人,李姓狀元46人,並列第二。

科舉發端於隋朝,隋朝沒有設立狀頭(明清之前狀元的稱謂),故隋朝的甲科進士(第1名)實為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張損之,江蘇人。大業甲科進士狀元及第。位至侍御史諸曹員外郎(監察部某分部門秘書)。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文獻公像

張九齡,諡號文獻,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長安二年(武則天時期年號702)癸卯科進士第一人。此科進士及第21人。

張式,大曆七年(772)狀元。

張正甫,字踐方,鄧州南陽(今南陽市宛城區)人。貞元二年(786),狀元及第。

張又新,初應“宏辭”第一,又為京兆解頭,元和九年(814),狀元及第,時號為張三頭。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謂之“連中三元”,歷史上“連中三元”者連他在內僅有17人!

張溫琪,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庚午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 。

張確,南唐李煜時的最後一個狀元,也是沙縣歷史上唯一一個文狀元。

張儉,字仲寶,宛平(今北京)人,統和十四年(996年),舉進士第一,調任雲州幕官。

張用行,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開泰三年(1O14)甲寅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克恭公像

張克恭,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開泰七年(1018)戊午科狀元。

張仲舉,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開泰九年(1020)庚申科狀元。

張漸,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太平二年(1022)壬戌科狀元。

張昱,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太平五年(1025)乙丑科狀元。

張宥,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太平八年(1O28)戊辰科狀元。

張仁紀,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聖宗太平九年(1O29)己巳科狀元。

張孝傑,遼建州永霸縣(今遼寧朝陽西)人。1055年(遼興宗重熙二十四年)為進士第一。

張臻,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道宗鹹雍二年 (1066)丙午科狀元。

張轂,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遼道宗大安三年(1086)丙寅科狀元。

張璧,大定十六年(1176)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敬甫公像

張行簡,(1156-1215),字敬甫,莒州日照人。大定十九年(1179)狀元。

張甫,大定二十二年(1182)狀元。

張檝,山西人,字巨濟,生卒年不詳。明昌五年(1194)狀元。

張本,觀津(今屬河北)人,字敬之。生卒年不詳。金宣宗貞祐元年(1213)癸酉科狀元。

張仲安,興定二年(1218)狀元。

張繼祖,山西臨晉人。字號、生卒年均不詳。金朝某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信臣公像

張去華,字信臣。開封府襄邑縣(今河南省商丘市睢縣)人,張誼之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辛酉科狀元。

張拱,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庚午科狀元。

張師德,字沿賢,開封府襄邑縣(今商丘市睢縣)人,張去華之子,大中祥符四年(1011)狀元。父子狀元,世間少見。

張觀,絳州絳縣(今山西絳縣)人,字思正。生卒年不詳。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狀元。

張唐卿,山東青州(今山東淄川)人,字希元。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於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文忠公像

張九成,字子韶,號無垢,諡 號文忠,其先開封人,後遷海寧鹽官(今浙江海寧)。紹興二年(1132),朝廷策試進士,九成慷慨陳詞,直言不諱,痛陳宋金形勢,認為“去讒節慾,遠佞防奸”,為中興之道。因得考官賞識,選為廷試第一,被宋高宗親選為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於湖公像

張孝祥,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狀元及第。

張淵微,盱江(今江西廣昌)人,一說為建昌軍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字孟博,一字益博,生卒年不詳。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狀元。

張鎮孫,南宋時期廣南東路南海縣熹湧(今廣東省順德倫教熹湧)人,字鼎卿,號粵溪。生年不詳,卒於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宋度宗鹹淳七年(1271)辛未科狀元。

張起巖,

字夢臣,祖籍章丘,移家禹城,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仁宗延祐二年(1314年),元朝首開科舉,與元仁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張起巖獲左榜狀元。

張益,西河(今山西省汾陽市)人,元朝泰定元年三月(1324年)由集賢大學士王約廷試100名(甲科85名、乙科15名)士人中取進士第一名(即狀元)。

張士堅,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元至正五年(1345)左榜狀元。

張棟,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金山區)人,生卒年不詳。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左榜狀元。

張信,浙江定海人。字彥實,號城甫。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狀元。

張升,明代中葉著名學者和大臣,人稱尚書狀元。字啟昭,號柏崖,江西南城株良鎮城上村人。成化五年一甲一名進士(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陽和公像

張元忭(1538—1588),字子蓋(子藎),別號陽和,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隆慶五年(1571)狀元。

張懋修,祖籍安徽鳳陽,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三子。萬曆八年(1580年)庚辰科以關節獲中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瀛海公像

張以誠,(1568年~1615年),字君一,號瀛海,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張弼的玄孫。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狀元。

張書勳,字在常,號酉峰,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考中狀元。

張之萬,字子青,號鑾坡,直隸南皮人,晚清大臣,著名書畫家。太子太保張之洞堂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狀元。

張建勳,字季端,號愉谷,一號愉廬,廣西臨桂(今桂林)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狀元。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的狀元最多


嗇庵公像

張謇,字季直,號嗇庵,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本貼整理時有諸多遺漏(如生卒、籍貫等),請知請宗親予以補充、指正,以便後續訂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