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有道理吗?老二奸吗?

中国人一直就讲究多子多福,特别是在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人普遍生育多个子女,三个、四个的都很普遍,也就有了“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这句俗语。

俗语: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有道理吗?老二奸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难道家家户户真的是老大是个傻子,老二奸诈无比,老三坏得流油吗?当然不是,这是当时中国人对传统大家庭中各个子女真实情况的自我判断。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正好隔壁邻居家有三个男孩子。

这三个男孩子性格各有不同,还真的跟上面这句俗语中说的那样,老大不是傻,那叫憨厚。老二不叫奸,那叫一个圆滑。老三才真的叫坏,今天把煤球丢到人家的水壶里,明天把人家柴禾用水浇了个透。

我当然最喜欢和老大一起玩,最讨厌老三,当然常常被老二捉弄得哭笑不得。当然那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岁月,我当时不太明白,怎么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样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做人的差别怎么会那么大呢?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往上面画什么样的,全看父母的操作。

对于老大而言,那是未来的一家之长,是要主持家业的,所以老大不能奸,不能滑,更不能坏,只能默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小小年纪,肩上就被赋予了复兴家族的重担。而父母对于长子的期望总是要高于其他孩子,管教也极为严格,从小老大就会发现,自己不能有任何的越轨之举,一旦被父母发现,轻则痛骂,重则痛打。

俗语: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有道理吗?老二奸吗?


所以从小到大的性格就会显得有些木讷,老三之所以坏,完全是父母宠爱的结果。对于老三来说,农村父母溺爱成风,一旦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去惩罚他,结果往往最后犯错误、入监狱的就是老三。

而夹在中间的老二,则处于一个不上不下很尴尬的境地,既不像老大那样受重视,也不像老三那样受溺爱。如果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得学习圆滑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老二特别能偷奸耍滑的原因所在。

老二如果努把力,可能会超越老大,但是他也可能不去努力,最后沦落成一个平庸的人。当然,这只是旧时农村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统一的印象,但是并非说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虽然“老大傻,老二奸,老三坏”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但是不否认其中也有些特例。

随着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变化,多子多福的观念渐成过去式,现在的问题不是多子,而是少子,很多年轻夫妻一生只愿意生养一个孩子。

俗语: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有道理吗?老二奸吗?


而对于这个孩子,年轻的夫妻可以说是竭尽能力培养,所以也就不再存在所谓的老大傻,老二奸,老三坏的情况出现。如果你真的是生养了三个孩子的话,那么注定你这辈子的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三个孩子,特别是三个男孩子的开销会把你从胖拖成瘦,从瘦拖到死。

本文及配图均为趣头条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