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紅利 從何而來 往何而去

就在近日,西瓜視頻聯合今日頭條、抖音共同發起“齊心戰疫 ,八方助農”農產品直播售賣活動。湖南益陽、安徽碭山、廣西平南、新疆尉犁、遼寧莊河等10個地區的縣長分別於2月29日至3月2日在西瓜視頻直播售賣當地特色農產品。一方面,這體現出了可以用新技術解決農產品因疫情銷路受阻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說明了短視頻及其平臺的力量以及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短視頻紅利 從何而來 往何而去

一、短視頻的現狀

短視頻作為視頻的一個分支,是內容行業這兩年繼直播之後火起來的領域。正如媒介是伴隨技術發展而進化的,短視頻的火熱自然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帶寬的發展。而用戶的時間碎片化也同樣是催化了短視頻興起的因素之一。

我們都知道,圖像比文字更能激發人消費內容的慾望,而短視頻相較圖文更是有過之無不及。短視頻不僅能滿足用戶打發時間的需求,也能同時滿足他們獲取信息的需求。

短視頻的產業鏈主要涉及內容製作、內容發佈、內容展示和內容消費。其中,內容製作主要來自於UGC(用戶生產內容)、PGC(網紅經濟公司、專業視頻製作公司)、OGC(品牌生產內容)。內容發佈主要依賴於短視頻綜合平臺(包含短視頻製作、發佈、播放、社交各個環節,如秒拍、快手)、內容分享平臺(短視頻分享依賴的平臺,比如微博、朋友圈、QQ空間,但目前微博和朋友圈也包含製作,相比專門的短視頻工具功能稍簡單)、內容推薦平臺(做內容推薦的平臺,如頭條、天天快報等)。盈利模式則主要是廣告、電商和付費。

二、短視頻的發展

而近年來,短視頻行業得到了一個及其快速的發展,這種躍進可能得益於兩個方面——外部環境以及內部驅動力。


短視頻紅利 從何而來 往何而去

先來看外部環境。一是短視頻監管力度加大,規範行業生態,通過“牌照”對短視頻平臺及其內容進行約束;二是智能終端的發展和普及,用戶的移動觸網習慣已經養成,使得碎片化時代的觸網體驗得以保障,用戶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觀看瀏覽視頻;三是用戶內容消費習慣發生改變,從圖文到視頻,對內容要求更加豐富化和個性化;四是短視頻內容成本、帶寬成本和獲客成本均較低,同時在用戶流量獲取和商業變現上都有較好的表現,所以引入了大量的資本,為行業發展提供糧草。

內部驅動力則表現為短視頻平臺不斷湧現,在功能和內容上越來越來豐富,而且不斷拓展上下游業務。此外,廣告主開始向移動視頻遷移,短視頻營銷價值凸顯。

三、短視頻的未來趨勢

短視頻行業將要迎來洗牌期,當用戶紅利期逐漸消失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整合和淘汰,用戶流量會逐漸流向頭部平臺和垂直細分領域的腰部平臺,大量中長尾被整合甚至淘汰;二是拓展海外市場,比如今日頭條已經開始大量征戰海外藍海市場;三是業務下沉,逐漸涉足MCN業務,與內容方建立直接聯繫,爭奪優質內容資源。未來會有更多MCN機構加入到產業中,幫助廣大內容創作者進行內容分發。

此外,還有一種最大的可能。那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在短視頻領域應用深化,智能推薦將更加精準。比如說極鏈科技video++提出的視聯網,藉助於AI的強大算力,可以利用外部已有的用戶行為大數據(抑或是常識)對觀看用戶的心態和行為進行預判,進而在計算機解析出的場景信息中挑選出那些被認為是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場景,推送與之相關的應用服務。例如,針對視頻中的團隊聚餐事件。通過AI技術識別出了進入餐廳、點菜、吃的熱火朝天和結賬等四個場景。通過數據分析和常識判斷,吃的熱火朝天的場景最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這時候就可在吃的熱火朝天的場景中推送與吃相關的應用,比如外賣廣告。

總體而言,未來短視頻行業會更加規範化。

因為從平臺來看,它的終極目標自然是利潤的最大化。從服務對象來看,則需要平衡內容製作方和用戶雙方的利益。一方面是內容製作方追求流量、曝光、粉絲然後最終變現;另一方面則是用戶追求個性化的優質內容。

在談到利潤的最大化時,需要考慮收入和成本。短視頻行業的收入目前主要來自廣告和付費,而它的成本主要是流量獲取成本(獲客成本)、內容獲取成本(補貼內容生產者,拓展內容生產資源)和其他常規成本。

對於搜索平臺、網頁資源等,視頻平臺可以通過爬蟲爬取,內容獲取成本比較低。但是,隨著互聯網各垂直領域發展,一些在垂直領域有豐富內容的平臺可能會對搜索進行封鎖。此外,視頻製作者產出優質的內容是有製作成本的,且是稀缺的,這些優質內容生產者可以跨平臺存活,並不依賴於特定平臺。所以對平臺來說獲取內容及培養內容,考慮內容製作方的利益也十分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