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型人格挽回,突破人格


挽回前任攻略:案例02 | 焦慮型人格挽回,突破人格


大家知道,遠叔最近在給大家分享一些複合的案例,正好聽到很早之前,認識的一個焦慮型人格的朋友,複合成功的消息,覺得挺有意思,故事也挺典型,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夠給有同樣問題的朋友,不論是你焦慮型人格,還是對方是焦慮型人格,都能為你的挽回,帶來一些幫助。


還是先給大家講一下故事的背景:


主人公小A和小B都是在同一個城市長大的,畢業後兩個人也都留在了同城工作,但兩個人認識的時間不長,通過朋友的介紹,前前後後相處了兩年的時間。剛開始的時候特別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兩個人興趣差不多,也特別聊得來,有話題,加上兩個人年紀也合適,談了8個月的時候,就著急忙慌談婚論嫁,於是小A在離市區大概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了一套二人居的婚房,準備提親。


但是故事往往就是不那麼順利,第一次分手就是因為這次差一點的“閃婚”。小B的父母覺得女兒才剛剛參加工作,能夠碰到的人和見到的市面還很多,不想要女兒這麼早就結婚,於是提出了反對,兩人不得已分手。後來小A還是沒有放棄,小B也覺得自己很捨不得這麼一個聊的來的人,於是一拍即合,兩個人複合了,複合後兩個人悄悄開始同居,問題也就慢慢浮現出來。


小A發現自己控制慾變得越來越強,對女朋友的一舉一動甚是敏感,比如女朋友如果接到了父母的電話,聊的久了,就會覺得是不是小B的父母又在勸小B和自己分手。因此會和女朋友大吵一架,認為對方的父母看不起自己。情緒越來越不受控制,常常和小B發生爭吵之後,就會把對方拉黑,或者提分手。對女朋友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多。控制慾和情緒化,終於讓對方疲憊不堪,壓力十足,最後下定決心和小A好聚好散。


故事背景大概如此,看過我之前分析“焦慮型人格”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第一時間可以判斷出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小A就是典型的【焦慮型人格】,伴侶父母的不認可,導致小A極度的不自信,這個狀況帶給他的不安全感,讓他的【焦慮型人格】特質愈演愈烈。當然了,小A變成焦慮型人格的因素,不僅僅是因為對方的父母,還有可能是因為家庭,或者過往的經歷,這裡我就只強調對方父母的這個點帶來的影響,因為這是目前來說最直接,最致命的導致他不自信的點。


我之前裡提到過,對於焦慮型人格而言,“求愛”“親密對象的認可”甚至是“服從“是支撐他們在這段感情裡情緒穩定的條件。但是往往這類的人很容易蹬鼻子上臉,比如剛開始只是要求對方每天彙報早安晚安,但是後面就會要求對方實時動態,甚至於隨時要定位或者視頻,TA們心裡那顆“你可能會背叛自己”的心,才會從懸著的地方,落下來。


其實要抵制這個“焦慮”的過程,對於他們來說很難,焦慮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都痛苦的地方在於:他們如果壓抑著自己的人格特性,做不符合自己人格的事,是折磨自己;但是不壓抑,又折磨了對方。很多時候他們其實是想要控制自己的,但是往往意志力沒有那麼堅定,最終還是隻能爆發。


是不是有這種人格就沒救,就不值得真愛?當然不是,小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麼他是怎麼突破自己的人格,讓自己慢慢進入到【安全型人格】的隊伍裡的呢?


挽回前任攻略:案例02 | 焦慮型人格挽回,突破人格

還是我常談的三點,很多人覺得,哎,這三點誰到知道,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真的能夠去做,但是事實就是,只要你做,就肯定能夠改,方法是這樣,信不信和做不做都在你自己。


1.瞭解自己


小A剛跟我講他的情況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大概知道自己是典型的焦慮人格了,只是他說他很難去控制自己不多想。他很想相信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和決心,但是畢竟愛的力量太弱了,他不認為兩個人可以憑藉著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愛情,堅定的在一起。而害怕失去的他,只能夠冒著讓對方不開心的辦法,來給自己一點點安慰和信心——知道對方不會走,不會離開。


小A說他花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真的好好學習了一下,關於焦慮型人格,他說他的焦慮出來外界帶來的壓力之外,很大程度上還有自己的家庭,父母因為從小沒有足夠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很沒有自信,小時候靠調皮來吸引家長的注意,長大了就只能靠控制和壓力,粘著對方,心理才安心。


他說他學了以後,才知道自己和人相處的方式有多奇怪,過程中帶給了對方多少壓力,現在想想,是很自私的一種行為,把自己的安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怎麼能夠獲得愛呢。因為分手的時候小B非常的堅決,所以在學習的這段時間裡,他也就藉此機會做了一個短時間的斷聯,幾次三番想去找對方,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也會跑到對方樓下走兩圈,但是都沒有去打擾。


後來覺得自己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會發一點動態,也就是兩個星期的時間吧,偶爾發一些自己看到的書,也出去散了散心,發了發自己在外面的美景,發現小B偶爾會點一個贊,不評論,也不說話,但就是點贊。


他告訴我說,點讚的那幾次,他真的差一點就要去找對方,求複合了,但是想到之前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給對方帶來的折磨和痛苦,愧疚了,就忍了下來,壓抑著自己激動的心,好幾次都哭了,過程很痛,但是現在想來,當時的忍耐是值得的。


2.讓對方瞭解自己


之後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兩個人也沒有交流,就是簡單的點贊,小A說,最迷茫的就是這段時間,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感覺還是愛自己的,但是態度又很堅決,好像小B也在逼自己。所以他沒有去過多的打擾,偶爾他也會去點贊小B的朋友圈,看她心情不錯,有時也會有評論,小B偶爾會回覆,偶爾不會。


直到介紹他們認識的那個朋友結婚,邀請了他們兩個參加婚禮。兩個人在分手後一個多月,終於是見到了對方,婚禮上寒暄的打了個招呼,結果好巧不巧被安排到了同一個桌子,不過兩個人倒是沒有再說什麼話,知道婚宴結束,兩個人各種回家,小A才鼓起勇氣給對方發了消息,小A說當時他焦慮症又犯了,發了一條“你到家了嗎?”之後就整個人緊張的要死,對方一直不回,他就一直緊張,隔了有一個多小時對方才回覆“已經到家。”小A當時都要激動地跳起來了。那天晚上他們聊了很久,聊最近兩個人怎麼樣,在幹嘛,忙些什麼,話題都是有的沒的,但是小A說,感覺兩個人像是要重新認識對方一樣,從來沒有說過這麼多話。


之後兩個人隔三差五會聯繫一下,講一講當天遇到的趣事,最近可能需要幫忙。慢慢小B也會主動找小A說說自己最近的煩惱。小A說他是在和小B復聯大概一個月的時候,才嘗試和對方說起自己的人格特性,小B竟然沒有任何的排斥,甚至充滿好奇,小B說她從來不知道原來小A的家庭成長是這樣,兩個人聊得話題,也就越來越多,甚至找到了許多從前不知道的共性,比如小B家父母管的嚴,對小B更多是嚴要求高標準,很少會表揚和鼓勵,所以當小A在要求自己的時候,她就會本能的反抗和反感。


3.突破自己


當然到這一步的時候,小A和小B兩個人的狀態已經很好了,彼此好像更加的瞭解彼此,但是小A並沒有掉以輕心,而是更加要求自己,不以自己 “性格“的問題,作為擋箭牌。


相反,兩個人多了更多的溝通之後,他開始會慢慢突破自己,通過和對方約定一些方法,來突破自己焦慮的性格,比如他會和對方達成許多共識,比如上班的時候,絕對不會騷擾對方,但是下班,或者外出,一定要和對方報備;或者是兩個人下班之後,在回家的路上,一定給對方打一通電話,但是時間不會長,聊一聊彼此的一天。


這個故事的最後,當然還是Happy ending,但是小A還是在不停的努力,改變自己,突破自己。兩個人還是有爭吵,會有不和的時候,但是相比之前,他們都覺得好了太多了。


遠叔在這裡是想跟大家說,別人既然可以成功,你為什麼不可以呢,很多事情,就在你一念之間,這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你在挽回這件事,這個人,如果真的值得你一輩子去愛和付出,那麼眼下的耐心和改變,又算得了什麼呢?


挽回前任攻略:案例02 | 焦慮型人格挽回,突破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