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洋溪鎮: 心繫服務群眾 堅守防疫一線

從1月22日洋溪鎮黨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緊急會議起,洋溪鎮岱欽橋村文書周素梅就開始了沒日沒夜的防疫工作,她忘記了自己應該是承歡膝下的女兒,應該是溫柔體貼的妻子,還是身懷六甲的母親,她只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她是清晨勸導站的“大喇叭”。周素梅所在的岱欽橋村處於射西路101線,村莊臨近集市和高速路口,車輛流量大,群眾聚集多,工作壓力大。周素梅就天天拿著大喇叭在卡點勸導往來群眾,“這位同志請你戴好口罩。”“請大家不要聚集,現在已經暫停趕集,請大家配合在家自我隔離。”從早到晚,聲音從柔弱變得剛毅到最後聲嘶力竭,但她仍然堅守崗位。寒冬臘日的風越是凜冽,這朵梅花在岱欽橋村開得愈是豔麗。

她是深夜辦公室的“小蜜蜂”。岱欽橋村在經過建制村調整後由原瓦子埡村、原大壩村、原岱欽橋村三個村組成,戶籍人口多,對重點人員的排查任務十分繁重。白天,周素梅入戶排查,晚上群眾休息了她才回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信息報送工作。武漢返鄉人員、湖北返鄉人員、重慶返鄉人員的返回時間、返回方式、親密接觸者的狀況都要逐一核實報送,每天卡口通行人員和車輛信息都需整理存檔,肚子裡的小寶寶也只能和媽媽一起常常熬著沒有晚餐的夜。

她是群眾的“護身符”。居家隔離的群眾需求時刻牽動著周素梅的心。“周文書,我們家老頭子藥吃完了。”一個電話就讓她放下了剛端起的飯碗,急匆匆的到鎮衛生院為群眾代買藥品。“周文書,我們家小孩不舒服需要去醫院。”周素梅半夜從溫暖的被窩爬起,直奔群眾家,送群眾去醫院。“周文書,我們家小孩的奶粉吃完了,他一直吃的是飛鶴奶粉。”雖然周素梅聽不懂這些專業詞彙,但還是第一時間耐心的用筆記下群眾的要求,到集鎮的超市諮詢店主、逐一對比,儘量滿足群眾需求。一天下來,她的腿已經浮腫得不成樣子,原來的鞋已經穿不下了,但她還是換上寬鬆的棉鞋繼續和村醫一道入戶對群眾噓寒問暖。

她是家庭的“負心人”。作為獨生子女的她從簡陽市遠嫁而來,本想趁春節假期回家見見父母,看看年邁的奶奶,原本美好的計劃被疫情打亂,她沒能休一天假。她的奶奶最終沒能等到孫女回家,接到奶奶去世噩耗的周素梅正在辦公室統計人員信息,一時間淚如雨下,此時的她內心充滿了內疚和悲傷。作為唯一的孫女,她本該丟下一切回去為奶奶奔喪。但是作為一名村幹部,她要做好表率,她要保護群眾,她只能擦乾淚水,收拾心情,繼續工作。作為妻子,她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陪丈夫好好吃過一頓飯,作為孕媽媽,她的產檢時間一推再推。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忍住萬分悲痛,舍小家為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