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你见过最让人心酸的画面是什么?

生活资调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到了老年病床前,儿女们一个个无影无踪,只剩下自己在那里苟延残喘,没有任何的生命尊严,这应该就是最心酸的时候吧。

我刚上班的时候在心脑血管内科轮转,满满当当的病房里,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很多老年人都不是第一次来住院了。有的老人身上干干净净,儿女们照顾得很好,有的老人却根本没有这么幸运。

那个老人一直住在护士站对面的病房,靠着墙的一张床上铺着一次性床垫,因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老人的五个孩子,把老人送过来就很少见到了,只剩下一个护工。

老人的大小便都常常会弄在床上,常听到护工不耐烦地呵斥,整个病房里面臭气熏天,其他病人也颇有微词。有一次早上正在查房,忽然一阵臭气,老人拉了。护工粗暴地掀开被子,赤身裸体的老人就那么暴露在所有人面前,骨瘦如柴的身体,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老人,如同一只濒死的动物。

想起那些虽然同样住院,但是儿女孝顺,干净整洁的老人,真的为这位老人感到心酸。也遇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宁愿自己早点解脱吧。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凌晨四点,被一阵剧烈劈劈巴巴声,床都在晃动。

~猛然惊醒,隔壁病床女病人大声喊:我要起来拉尿。

她老公用双手死命照着女病人的脸扇,一巴掌去,一巴掌回...

我吓一身冷汗,以为做梦,掐一下大腿,疼!

老妈住院,护工有事,我顶班。

租张病床,上半夜睡不着,刚睡着,又吓醒。

一间病房三张床,我妈,我。

隔壁床女病人五十多岁,老公骑摩托车带她,一下车就胯骨骨折,更换人工关节,做完手术,不能下床,插了尿管,大便用坐便器接。

有儿子媳妇孙子。

招呼她的,是老公和她老公的酒友,男的,他俩换班;中午碰面就在病床隔板上,推杯换盏。

女病人没结婚前,做过颅骨修补手术,坐公交摔倒,脑袋里有块钛合金钢板。她老公没有嫌弃,还是一如既往的娶了她。

久病床前。

半夜三更,她吵吵下床尿尿,老公终于忍不住了...

看到女病人,雪白被单映衬着红肿的脸颊,再没吭一声。

我转过身,背对他们,被言情小说中毒的我,

……省略。




桔红苹果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一声哭喊“医生,救命啊”打破了医院的宁静。医生护士一溜小跑地从诊疗室内跑到门诊大厅。

只见一辆拖拉机停在大厅门口,拖拉机的后车厢内,一位老奶奶正在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喊着:“求求你们,快救救我的乖乖!”

走到近处才看到,拖拉机的后车厢内,躺着一个小男孩,大约7、8岁的样子,只见小男孩全身青紫,鼻子和嘴巴里有血性液体向外流。

医生护士赶紧帮忙把小男孩抱到地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尽管医生和护士全力给他进行心脏按压,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是终究因为孩子溺水时间过久,只能遗憾地告诉老奶奶,孩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老奶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是撕心裂肺,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都跟着流泪。老奶奶一边哭一边说:“我这个小乖乖捞上来了,可我的大乖乖还在河里没有捞上来呢。我这日子没法活了!”

大家听得有点莫名其妙,细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孩是她孙子,叫小辉今年9岁。中午吃完饭之后,小辉和他的表弟小凡,偷偷跑到河边玩水。一不小心,小辉掉进了河里。小凡吓坏了,哭着跑回来喊舅舅,也就是小辉的爸爸。

小辉的爸爸一路跑一路哭喊着小辉的名字,可能是急火攻心,下河后没游多远就沉下了水面。他的哭喊声惊动了村里的人,大家纷纷朝着河边跑去。半小时之后,小辉被人打捞了上来。村民用拖拉机将他送到医院,希望通过医生抢救,能够让他起死回生。另外的人仍然在河里,继续打捞小辉的爸爸。

在场的人听到这里,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真心同情这个伤心欲绝的老奶奶,她要怎样才能挺过去?世上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个老奶奶竟然要同时,送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这样的打击谁能承受得了?

一直到晩上,小辉爸爸的遗体,才被人从河里打捞上岸。

大家都为这个瞬间破碎的家庭感到惋惜,更加同情这个老奶奶,心疼她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要怎么才能过下去?

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平时注重对他们进行安全,告诫他们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河边玩耍,尤其是不能偷偷下河游泳。对于监管孩子玩水,你有哪些好的妙招?





火凤凰1971


三月初的一个夜晚,亲戚家的孩子在学校上晚自习时突然腹痛,接到医院挂了急诊,门口好多人都在等着医生,说急诊医生都在抢救120送来的患者。


不一会儿,急诊抢救室的门开了,医生对患者家属宣布病人死亡,突然一个姑娘嚎啕大哭,扑通一声给跪下医生,“医生,医生在救救我的奶奶吧!我求求你们,我的奶奶,下午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没了呢?这不可能,求求你们了,”医生把小姑娘扶了起来,“你奶奶得的是心肌梗死,这病来的特别快我们已经尽力了,”病人家属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家人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很心酸,其实人真的很脆弱,我们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且行且珍惜吧!🙏



美娜美生活


前些年由于身体不适,经常季节性的住院输液,在医院目睹了一些人间百态。其中一个事件,至今让我想起来,心情都无法平抚。那一天我住的病房里送过来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是铁路医院离休的一个医生。随着她的入住,整个病房里就开始上演了一场人间最令人悲愤的闹剧!她有四男四女八个孩子,在她四十来岁的时候,身居铁路局领导高位的丈夫,突然暴病身亡。之后在她婆婆的扶助下,把八个孩子抚养成人。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婆婆经常性的打压她,不在孩子们面前维护她,然后经常是偏这个,嫌那个的.对孩子们不公平。于是在这次住院的时候,孩子们就各怀鬼胎,不是说怎么积极的去给她看病,好好的伺候她。而是趁她住院之际,抢她住宅里的财产!还一个个的指着她的鼻子论长短。其实除了四个女儿没有得到她的房产以外,四个儿子都有她出钱买的房子。但是四个女儿心里也是很不平衡的,所以伺候她的时候,必须是让她先拿现钱,然后再去伺候她。最后发展到八个孩子现场逼着她写遗嘱!只见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太太,被老三儿子强行的扶了起来!她鼻子上带着氧气管,手臂上是输液管,目光呆滞的.颤颤巍巍的拿着笔被几个儿子扶着写了起来,没坚持几分钟,她就受不了了。但是三儿子用力的顶着她的后背,在众儿女的挟持下写完了遗嘱。然后她被儿子们往床上一扔!一伙儿女拿着她写的遗嘱,蜂拥着跑了出去.在病房外的过道上,大声的吵闹起来!只剩下老太太在病床上哀嚎着:你们都上哪儿去了?!怎么都不管我了?!最后这位老太太被转往别的医院。医院看着这么一群虎狼儿女,不敢担责把她转入了别的医院。看着躺在担架上的老太太,紧闭双目悄无声息的模样,我的心中一阵阵的心酸和凄凉。





2689春天的花儿


植物人丈夫在医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这是我见过最心酸的画面。

我的老部队有位副连职干部,姓杨,二十多年前,当时老杨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吧,据他妻子讲,有一段时间一直觉得身体各种不适,到团卫生队、师医院都检查了,但查不出病因,后来到地方某医院就医,论断为神经性损伤(具体医学术语我记得不太清楚)。妻子听到这个消息晴天霹雳,带着丈夫到上海、北京、武汉等多家医院四处问医,但都无济于事。

一段时间后他的肌肉开始慢慢地萎缩,身体各项机能也开始退化,最后发展到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

这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打击是致使性的。20多岁的青年军官,正是家中的顶梁柱却突然倒下了,妻子没有稳定的工作,女儿才三四岁需要人照料。他的妻子告诉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再苦再难日子总得过,孩子还需要爸爸,需要妈妈,需要家庭的温暖。一番痛苦的心理挣扎后,妻子选择了坚强。部队为副连长办理了住院的相关手术,安排入住了解放军八二医院。这一住就没有了尽头。

我在政治部干部科的时候,每年都要跟着首长慰问家庭困难干部。2006年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八二医院副连长的病房。病房在住院部一个楼层的最西边,环境倒是比较清净。进入房间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药水味。房间面积不大,大概二十多平方,有独立的卫生间。正中间放着一张病床,副连长躺在病床上,喉咙已被切开,插入了呼吸管。床头挂满了各种医疗器械,边上还有一部吸痰机,一个氧气瓶。房间的最里摆了一张小床,还有一张医院折叠床。电饭煲和榨汁机放在紧挨在床的小桌子上。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家三口生活了这么多年。因为慰问副连长一家我们特意安排在了最后,所以,我们跟他妻子也聊的最多。

她说,老杨不能自主呼吸,全靠呼吸机维持着生命。每次进食都是她把煮熟的肉、蔬菜、米饭等用榨汁机打成糊状,通过吸管用注射器打进胃里。

说话间,老杨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嫂子起身娴熟地把吸痰机的管子从喉咙切口处插进气管吸痰。她说,每个把小时要吸一次痰,还要不时地为老杨擦身子,为防止肌肉萎缩还要进行全身按摩,夜里也是如此。可想而知,嫂子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么多年,没睡过一次囫囵觉。

更加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嫂子竟然能跟老杨交流。她把二十六个汉语字母排成四排,通过眨眼睛的次数来确定老杨想表达的意思。嫂子当着我们的面现场跟老杨交流,说:“老杨,部队首长来看你来了”。老杨眼睛不停地眨着,嫂子告诉我们,“老杨说,感谢部队和首长的关心,给你们添麻烦了”。听到这话,让我的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老杨是在工作岗位上病倒的,关心他是部队应该做的事,他却说出感谢、添麻烦之类的话语,真的是让人心酸。

闲聊间,老杨的女儿由外婆从学校接了回来,孩子很懂事,见到我们主动向我们问好。放下书包跑到爸爸的床前,跟老杨说:“爸爸,我放学回来了。”然后,就掏出书包在床头的小桌子上做起了作业。

据嫂子讲,女儿很懂事,平时也帮着照顾爸爸,按摩手脚,擦洗身子都会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班级是学习尖子。这句话让我们感到十分地欣慰。

我们临走时,嫂子跟我们说:“请首长放心,有我在就会照顾好老杨。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在家就在。”

嫂子无微不至关心照料丈夫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被集团军评为感动军营人物。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样的妻子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尊敬的。


半知舍


2018-10月,国庆节,我的孩子十一个月三天,因血小板只有三个,身上已经有紫癜了,被120送到华为附二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当时并不知道病因,后来确证的),输液打针的时候一哭,耳朵后面的血管就破了,起了很大一个包,我现在都不敢复述医生告知我当时我孩子的病会有多严重的后果,我只记得我只想一直抱着他,看着他,当时夜里十二点,正值医生换夜班,我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医生说我孩子的症状的,第二天一早抽血,他哭,我哭的更凶,不敢看他受苦,但是还是要坚持抱着他,按着他,当时最坏的打算都想好了,就算是要我卖房卖车我也要治好我的孩子,后来输液两天,病因确诊了以后放心下来,幸好幸好,幸好我的孩子完全恢复了,我们算是幸运的,当时在医院输液,没有床位,第一个晚上是在门诊输液的,只有一个很1米乘以0.4米的位置给我们,孩子那么小睡上去,只能勉强坐一个人在上面,为了不挤着孩子,我们就蹲在旁边,或者站起来靠一下,特别可怜~


陌上人


我去年的时候因为经常牙疼,所以决定去医院补牙,记得那天牙科的人比较多,我就在医院的走廊里瞎溜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病房的门口挂着一个募捐的牌子,旁边站了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旁边还有人时不时的会给她捐些钱,我由于好奇也上前去看了看。

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是女孩的妈妈需要做手术,但手术费家里支付不起,所以就开启了募捐,我看后觉得小姑娘挺可怜的,就给了她100块钱,希望她妈妈可以很快的好起来吧,当然,内心也是非常感动的,为小女孩的懂事感到感动。随后看完牙,我就离开医院了。

当我过几天之后再去那家医院换药的时候,特意走到了那间病房去看看,但那间病房已经空了。听医院的护士说,在钱即将就要凑齐了的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却没能等到做手术,就离开了。世事无常,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也是我们无法去阻挡的。如果看完的人都点下关注,奇迹就会出现——我的关注就会瞬间爆炸!!可否陪我一起见证奇迹!!



靓眼人生


去年,大概是过完年后吧,当时因为年前母亲觉得身体有点不太舒服,所以在过完元宵节后,就陪着母亲去医院进行检查。

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好,这次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问题,也就是上了年纪血压什么的有点超过常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留在医院观察几天。

当时记得刚进病房时,那间病房里就一位病人,是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奶奶,当时住进病房的时候老奶奶正在休息,所以也没搭上话。之后到了吃饭的时候,我去医院外边去帮母亲买饭,回来的时候老奶奶已经醒了,可能都是农村人吧,所以当我回来的时候母亲和老奶奶已经聊得热火朝天了。

我看母亲和老奶奶聊得比较好,再加上又到了饭点,而且当时买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就邀请老奶奶一块吃饭,当时她推辞了好久,还一直说一会会有人来送饭,但我和母亲一直都说先让她垫垫,稍微吃点,最后老奶奶还在一直推脱,但是还是在我和母亲的邀请下,和我们一块吃了点。

之后,老奶奶所说的有人来送饭一直没有见到,我当时一直以为是老奶奶可能是已经和我们一起吃了饭,所以通知家人不要再送饭呢。之后的两条,因为陪母亲继续做一些常规检查,所以也没在病房再吃过饭,而每次我和母亲回到病房的时候,老奶奶在和母亲聊会天之后,也就按时休息了。

第三天的时候,母亲的所有检查结果都出来了,当时在主治医师的建议下要输几天水,所以这几天母亲一直是在病房里度过的,所以和病房里的老奶奶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老奶奶有三个孩子,老伴虽然去世了,但是三个孩子一直对她都很好,当时老奶奶提起她的孩子满脸的笑容,而我和母亲也一直都觉得晚年的老奶奶一定很幸福。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一直都没有见到老奶奶的孩子赶来探望,而老奶奶所说的会有人送饭的次数也寥寥可数,大多都是我或者医院里的护士帮忙买饭的,所以我当时真的感觉很纳闷,所以和小护士聊了几句,才发现原来事实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

老奶奶确实有三个孩子,但是老奶奶口中的孝顺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护士小姐姐的描述中,老奶奶已经住院很长时间了,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却一直不肯出院,她的家人虽然来过,但却没有什么逗留,而且每次来基本都伴随“父亲留下的东西........”之类的争吵,当时我就明白到,这肯定又是一件遗产分割引起的子女不孝的问题。

但是老奶奶不说,作为外人也不会去了解什么,但是一想到这么大年纪的老奶奶,在过年时候都没有回家,在该团圆的日子竟然还独自一人卧在病房,在该有人陪护的时候还想着维护那或许不孝孩子的脸面,我真的感觉有点为她不值,虽然父母从来都是欠孩子的,但生而为人,何必在年老时候还要辛苦走此一遭呢!


三晤


那是2013年的时候,我爸爸病重,我在医院照顾爸爸,住在隔壁病床有一对老夫妻,看得出这是一对相敬如宾互敬互爱不离不弃的老夫妻。男的是位大概70多岁的老大爷,女的是位60多岁老奶奶!老奶奶由于肾有问题住进了医院。70多岁的老爷爷就跟着来医院陪护。


在闲聊中,得知俩老有一儿一女,儿子带着老婆孙子都在外地打工,女儿远嫁外地。平时都是老俩口自己在家里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留守老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为了让子女在外面安心的工作,更为不给子女增加麻烦,俩位老人商量好,生病的事情不告诉子女,自己悄悄的来到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老大爷虽然已经是70多岁,精气神还是不错!腿脚也利索!老奶奶手术期间,全靠老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帮老奶奶擦洗身体,端茶倒水。由于是使用导尿管,还得倒尿罐!然后去买早餐回来,一边一勺一勺的喂给老奶奶吃,一边给老奶奶讲笑话听,有时逗得老奶奶格格发笑。

老奶奶一天要打4瓶点滴,中午打点滴的时候,老奶奶就会不知不觉的睡觉了,老爷爷不敢半点马虎,眼睛一直盯着点滴瓶,生怕药水打完不知道,时刻守在老奶奶的身旁,直到打完点滴才稍微休息一下。

到了傍晚时分,总会看到老爷爷推着轮椅上的老奶奶去散步,边走边聊,边走边看,走走停停,时而俩老对视而笑,时而老爷爷会轻轻拍拍老奶奶的肩膀。那画面简直温馨极了!虽然没有后人在身边 照顾,但是老奶奶和老爷爷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在医院见过的最让人心酸而感动的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