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罗斯福总统没有病死,美苏关系会如何发展?

猪鼻子兔


即使罗斯福总统没有病死,美苏两极争霸的性质也不会改变!

对于美国总统罗斯福来说,无论是他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罗斯福新政",还是领导美国为战胜反法西斯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其杰出贡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是无法质疑,并注定名垂青史。然而从美国国运和他竞争对手的角度来说,他虽是美国的“幸运之神",但他却成为与其争锋竞争对手的不幸"灾星",更是当时与美国展开霸权利益竞争国的恶梦。所以他奠定美国霸权利益的高膽远瞩和雄才大略,不仅在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世界秩序设计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他在争夺美国霸权利益上所展现出的冷血,铁腕,更是得到充分体现与暴露。

如当时的罗斯福为了确定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当看到同文,同种的英国实力被掏空,金融和货币完全陷入崩溃后,在二战尾声之际,便对英国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大战。而这场经济大战主要内容就是,"美元与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之战"。

二战接近尾声时,当时已经无法避免走下世界霸主神坛的英国,当时为了继续维护自己战后的霸权利益和英镑的世界基轴货币地位,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提出创建"世界银行"提案,但首先看到议案的罗斯福立刻就立刻给否决掉。“因为罗斯福一眼看穿其中"猫腻",这样将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更不符合美元取代英镑的利益诉求,所以他绝对不能允许英国的计谋得逞。为此他不断在各个场合宣扬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并且说了一段名言"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将要担当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它如此夺目,它会继续复兴,继续繁荣。美国将改变这个世界!因此已经无力同美国争锋的英国不得不退让和妥协,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得到最终确立。

通过当时美国对英国发动的经济战争来看,这个新兴的帝国已经绝对不会允许世界任何国家成为美国霸权利益的"拦路虎",挑战者与威胁一者。特别是当时以强硬反共派著称和“铁幕落下"演讲而闻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别看和代表美国的罗斯福在争夺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在反共,防共,恐共的利益诉求面前,却有着惊人相似的观点和态度。认为当时的红色苏联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不同,在战后必然会威胁到西方自由世界的利益,。加上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配合已经到了“心领神会"的默契程度,在二者的精心谋划和布局下,西方世界对前苏联的经济绞杀战和军事手段的"军备竞赛,遏制,打压围追堵截的"大戏"也许早就紧锣密鼓上演了。

更何况当时的罗斯福非要把我国拉进世界四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无非就是为在战后遏制,打压,围追堵截前苏联提前布局,未来在亚洲和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同时形成一张合围苏联的“铁幕和天网”,因此后来的尼克松主动访华,无不证明了罗斯福远见的惊人性和超前性。

所以说,罗斯福病死在任期上,虽然是美国的巨大损失,但却可以看成是上帝赐给前苏联的一份厚礼!如果罗斯福能顺利完成第四届总统任期,凭借着他在二战中积累起来巨大声望以及对苏联知彼知己的了解和同当时领导人斯大林丰富的打交道经验,不仅美国不会发生二战结束后的诸多战略误判,更会给前苏联的国家发展与战后重建之路增加更多险阻与麻烦!


相忘江湖71941665


二战前,美国的GDP约为4000亿美元。苏联、英国约为600亿美元丶德国约为800亿美元丶法国约为400亿美元、中日两国分别约为200亿美元。以上这些数据是从二战前的国际组织(国联)的数据,折算而来。当时国际货币是以英镑丶美元为基础货币,英镑为国际主导货币,美元为国际辅助货币,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美元与欧元。

罗斯福总统利用二战的机会,为美国夺取了世界金融霸权。罗斯福总统设计的世界秩序,就是以美国主导的金融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也就是一个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世界金融体系。

美国政堂元老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每一个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每一个国家;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华尔街财团老板们曾说过“只要货币发行权归我,我不在乎谁去制定法律。”也就是说,只要掌握金融霸权,谁当统治者都不是问题,因为统治者必须依赖金钱,钱袋子拿在谁手中,谁说了算。

罗斯福总统的设计,是囊括全球的,也是将苏联囊括在计划之内的。因此,罗斯福总统做了以下工作:

1,要求欧洲列强放弃殖民地,并鼓励殖民地独立。(压缩欧洲货币的流通市场)

2,要求苏联解散“共产国际”。(压缩苏联卢布的流通范围)

3,大力援助苏联,交好斯大林,对苏联表现出极大的“善意”。

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苏联需要美国的帮助,苏联答应了美国的要求,解散了“共产国际”,美国也兑现了对苏联的承诺,美国满足了苏联的一切要求。

倘若二战后,罗斯福总统还在,他不会去组织北约,不会去威胁苏联,苏联也会成功的融入美元世界。如此一来,苏联无外部压力,而且会活得滋润,美元也将统御全球,世界最终会成为美元的世界。

可惜,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未结束前,就死了!他的继任者杜鲁门总统,不象他那样站得高看得远,没有很好的执行他未完成的计划,导致原本有指望统一的世界市场,发生了分裂。

东西方阵营的形成,美苏的对抗,导致世界发生分裂,导致美元没有机会去统御东方市场了,自此美元霸权出现了残缺!

美国二战后的成功,与罗斯福总统对美元地位的顶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美国金融霸权之所以没能统御全球,是美国挑起东西方冷战所致。倘若,罗斯福总统不过早离世,美苏对抗绝不会发生,世界史也将重写!


鬼影147951010


二战以前,美苏是当时世上平分秋色的两个大国,相互制衡,谁也奈何不了谁,国际上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战后瓜分利益,谁都想多分一杯羹,以利于本国发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两国不可避免发生明争暗斗,世界平衡被打破,冷战思维随之而来。因此无论罗斯福总统有没有死,美苏关系不可能长期平衡下去,这是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社会体制和不同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米粒之珠不争日月


小编问的太有深度,1,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义,水火不相容,对立、排斥、,?竞争局面。2,罗斯福、斯大林表现都很霸道,野心勃勃,如狼似虎,为了本国利益越来越对立。经过二战洗礼的统帅政治经验丰富,还不至于公开对抗为敌,把恢复经济,增强军事放在第一位。可惜寿命不长,撒手而去。


中国是大海


国家与国家的争斗,是社会政治制度的的不同,阶级立场不同,是社会矛盾急据加深的历史反应,它不与人的意志而改变。一个党派决定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的走向,任何个人都必须跟随本国的政治社会形式,行使个人的职权,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是不变的。

任何国家领袖都必须为这国家的政治组织,本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行使自己的职责,忠诚于这个国家和人民,领袖的权力来自于国家和人民,离开国家和人民,无法有效的行使权力,所以任何个人的意思形态,改变不了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美苏两国不管任何人当总统,都改变不了两国对立的政治矛盾,世界总是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存中发展。


晨星1928


假如任何一个美国总统当权,都与苏联不可能走到一起。

皆同床异梦,各打各的小九九。世界上有真正的朋友吗?肝胆相照的不多,唯独的是利益。

这么多年来,美国与苏联、现代版的俄罗斯仍是勾心斗角,一会儿晴天,一会儿爆雨,变着法的搞动作。

历史和现在或将来都少不了斗争,争夺,和平只是相对,强大自我才是硬道理。


欣赏3O\n


探讨一下。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功绩卓著的总统。在处理国内、国际事务上,都有着非凡的表现。因此,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若罗斯福还活着,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他“根”植于美国“大地”,美国“大地”被“控制”在“几个人”的“手中”。所以,“几个人”能控制“他”的“灵魂”。“土壤”不同,是“关键”。

地球人类一族,就像一棵永远生机勃勃的大树,根深叶茂。广善的根系从大地获得营养,主干传给次干,次干传给枝、叶。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营养,再回馈全“体”。若靠“夺干”、“夺枝”、“夺叶”而“长生”是不可能的。只能落个“无干而生”、“无根而生”。能活否?动植物都知道,何况人类乎!“本是同根生”,“脱离”根、干,就是“自寻短路”。因此,要“合理分工、分酬”。这才是人类的“长兴”之道。谁想脱离,不是“病枝”就是“枯叶”,逃不了“衰败”的结局。

谨参与。


早晨的太阳122


应该一样吧,副总统杜鲁门是罗斯福挑选的竞选拍挡,美国大选是总统和副总统(拍挡)一起参加竟选,因为副总统随时都有可能上位当总统且保证“路线”不变,选民是“成对”地选而不是“选一个”。


照影吹笙


一样好不了。斯大林刚硬,但他很现实。他会走自己的路,但不会主动跟美国过不去。美国则不然,很自负,同时视社会主义如洪水猛兽。所以,谁在美国总统的岗位上,都会实行与苏联对抗的政策。


星眼迷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