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清朝的貨幣是銀錢,大數用銀,小數用錢,其物質形態分別是銀錠和銅錢。作為一般等價物,銀和錢在商品交換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為了理順銀、錢之間的比價,清朝政府將二者比價固定為1兩白銀兌換1000文銅錢。然而在清朝初期,一直有銀賤銅貴的記載。

康熙五十七年“戶部等衙門會議:鼓鑄制錢,全賴銅斤……銅價日貴”。— 《清國史》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清朝銅錢

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很容易想到是因為銅料的匱乏,造成鼓鑄量下降,導致銅錢短缺,因而出現銅貴現象。而鑄錢原料的減少實源於銅礦產量不足而導致的銅價上漲。既然產量低,那麼加大開採不就是了嗎?清朝統治者確實也是這樣想的。

01

清朝銅禁的背景

清初的礦政政策一直是保守落後的。清政府統治中國二百多年,因為害怕礦丁易集難散,到時會聚眾作亂,常常把礦山封禁起來,不放人民開挖。康熙中期的廣東巡撫蕭永藻曾疏言:“開山發礦,多人群聚,良蕎淆雜,臣通傷嚴禁。”後來為雲南滇銅開發作出巨大貢獻的

蔡毓榮也曾以“疏論銅塘封禁山不宜開採”而“為民所頌”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但是為了解決因銅荒而導致的錢貴問題,清廷也曾經放鬆對銅礦開採的限制,力圖通過開源即提高銅礦產量來緩解銅荒問題。雲南駐軍所需兵銅較多,如從中央或他省調撥,則因雲南山路崎嶇、馬匹稀少,從外地運送制錢非常困難,不能按時接濟。因此,早在康熙二年五月即下令雲南開局鑄錢。清朝對銅礦實行“每十分抽稅二分”的政策,政府另有百分之二十的礦稅收入,此為一石數鳥的良策,一時“滇中之利,莫大於銅”,雲南銅礦開採出現了興旺的景象。

然而到了康熙四十四年,雲南的銅礦業受到了重大打擊。雲貴總督貝和諾題定新法,官府在銅廠就地抽稅,儘管稅率仍為20%,但剩下的80%要歸官府低價收買,這些稱為官銅。貝和諾還將官銅運到省城官銅店出賣,作價每百斤九兩二錢,以謀暴利。而民間有私相買賣者,謂之私銅,一經查獲,將銅入官,復坐以罰。此法一出,礦民或消極抵抗,拖欠官銅,或冒死私賣,或逃亡他鄉。

剛剛發展起來的雲南銅礦業因此迅速走向衰落。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不讓開採,其實也可以進口,但是進口也出了問題。在康熙二十二年開放海禁之後,鑄幣用銅大部分取之於外洋,並且幾乎全部都來自日本

。這是由於日本銅價格低廉穩定,品質優良,大量輸往中國和荷蘭。從17世紀初開始,日本幕府開始實行鎖國政策。1633年2月,幕府政府頒佈了十七條《鎖國令》,嚴禁日本船隻駛往外國,日本人不許出國,如有偷渡者,應處死罪等。康熙五十年以後,日本屢次限制清舶入港,使從日本輸入中國的銅料逐漸減少。

總的說來,國內產量的不足和進口銅料的減少則是造成國內銅價上漲的直接原因。

02

解決銅荒不得已採取銅禁的政策,後又因為銅產量上升解除銅禁

官銅政策的實施導致國內銅礦生產的衰落,使清政府通過開礦緩解銅荒的努力付之東流。開源既已受挫,節流就成為清政府解決銅荒乃至錢貴銀賤問題的唯一選擇,嚴禁私銷私鑄是節流的主要手段。在這種背景下,清廷出臺了銅禁政策。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清朝青銅器

其實順治皇帝就有過禁止民間使用銅器的想法,因遭到洪承疇等大臣的反對而未能實行。到了雍正時期,銅禁政策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史料稱銅禁之嚴。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又發佈下諭,規定鑄造器皿,除紅銅、白銅不禁,其黃銅除樂器、軍器、天平、祛碼、默子不禁外,其餘一應器皿,無論大小、輕重,皆不許仍用黃銅製造。而且,賣人照違例造禁物治罪,買用人照不應例治罪,當地官員還要負有失察之責。銅為百姓器用所必需,實行銅禁政策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因此,銅禁政策從其出臺之日起即受到一些人的質疑。

到了乾隆初年,有了關於是否還要繼續堅持銅禁政策的討論,而這主要是源於雍乾時期滇銅的興旺與銅荒的緩解。積極礦業政策實施的結果就是雲南銅礦產量的大幅上升。雍正元年聽商民採買銅斤之後,滇銅產量就在穩步上升。

乾隆五年的以後,滇銅年產量基本上穩定在千萬斤以上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清朝雲南銅礦使用的老銅篩

這場討論的最終結果,從康熙以來開始推選的、雍正時期登峰造極的銅禁政策在乾隆十三年以後被完全廢止。

由於國內銅礦的大量開採和銅產量的增加,使得清廷有了充足的銅料用於鑄幣,銅禁政策對於鑄錢的作用已經毫無意義,相反銅禁對於民間生活帶來的不便甚至弊端便逐漸浮出水面,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質疑。整個乾隆時期,清廷鑄錢量較此前大增,銅料易得也使得私銷現象漸漸消失。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銅禁政策解除之後,在乾隆一朝的大部分時間裡,銀錢比價並沒有如統治者期望的那樣迴歸到1:1000的官方定價,而是繼續長期徘徊在1:800-900的水平。到了乾隆後期,錢法大壞,銀錢比價逐漸突破1:1000,達到1:1500,個別地方甚至達到1:2400。儘管在嘉慶後期曾有小幅反彈,但錢價下跌的總體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低於官方比價的錢價再也不會出現了。尤其在乾嘉之際五十六年到嘉慶初,錢價呈現一種崩潰之勢。

03

清朝貨幣政策的思考

(1)1 :1000可能是一個不合理的銀錢比價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雍正時期極端銅禁政策的出臺和乾隆初解除銅禁政策,其實是清廷的落後的貨幣政策的一個縮影。乾隆皇帝在解除銅禁政策之後,為了維持一比一千的錢價,一直加大鑄錢量。而制錢材質中銅的成分的降低,對地方錢局管理的失控,又為以後私鑄的猖撅埋下了伏筆。正是清廷加大鑄錢量和私鑄的猖撅,才造成了乾嘉之際銀錢比價的崩潰。 本來1:1000的銀錢比價就是主觀性很強的政策,並沒有客觀的經濟環境作支撐,其合理性值得懷疑;清廷正是因為追求一個主觀性很強的並非合理的比價而導致了決策失誤,進而影響了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2)重錢輕銀是清朝貨幣政策的盲點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銀錢比價取決於市場上流通的銅錢與白銀之間的數量對比。要維持一個確定的銀錢比價必需對市場上流通的制錢和白銀給予同等的關注。但清廷一直強調對錢價的關注,清廷所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是如何控制銅錢。如單位制錢的材質和重量的變化、鑄量的增減、對私銷和私鑄的控制等等。而對市場上流通的白銀卻始終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這種貨幣指導思想造成了清廷重錢輕銀的貨幣政策,而這恰恰是清廷貨幣政策中不應出現的盲點和失誤。

由於清廷對白銀這種貨幣形態的忽視,政府對市場上流通的白銀在成色、重量等方面均沒有強制規範,使這種落後性顯得更加明顯。這種落後性主要體現在:種類繁多,全國各地各種銀兩的名稱不同,成色不一,平祛不一,每次交易都要稱重量、看成色後再折算,手續非常繁瑣。可見,清廷雖強調對銅錢的管理和控制,但卻對市場上流通的白銀視而不見,放任自流,這樣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只能是失控和無效的。

結語

其實,清朝實行銅禁和解除銅禁,確實對貨幣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乾隆後期錢價崩潰與開放銅禁有某種內在關聯,但並非是導致錢法大壞的根本原因。銅產量的大增,銅價逐漸下降,這既為清廷維持1:1000的官定銀錢比價提高了條件,但是一味維持1:1000的銀錢比價也使得民間私鑄行為更加猖撅。

清朝銅禁和解除銅禁的反思:貨幣管理不能重銅輕銀

與此同時,由於錯誤的貨幣思想的指導,清廷對影響銀錢比價的白銀從來就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對白銀沒有如何監控和管理措施,更沒有意識到乾嘉之際國內白銀已悄悄流失的危局,結果市場上形成錢多銀少的局面,最終導致了乾嘉之際錢價的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