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正式開學?”的幾點思考

“何時正式開學?”這是個直接涉及到全國近三分之一人口,間接牽扯大多數人的大問題。隨著疫情的發展,它已經不可迴避地擺在了各級行政主官、教育行政、校長與教師、學生和家長,以及諸多熱衷教育人士的面前。

“何時正式開學?”的幾點思考

一、何時開學的現實依據是對疫情發展的科學研判

疫情完全結束,再沒有一個被感染的人,沒有任何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險,當然就可以開學了。但那太遙遠,有些病人受體質特殊性的影響,很難出院;有些人沒有被確診,但未必不是感染者;有些人會永遠與新冠病毒和平共處……沒有任何一個機構一個個人會說:疫情完全結束了。我們只會聽到“已經戰勝了新冠病毒!”這種聲音。

何為戰勝?制服了病毒,或者能夠控制了它,使它不至於爆發!這就是所謂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到這個時候,按照教育部給出的說法,就可以正式開學了。

現在,3月初,疫情會不會再次爆發?沒有專業機構十分明確的研判結論!當然存在再次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但機率已經十分低了。湖北還是重災區,但湖北還在嚴密的封閉之中,離漢離鄂通道何時開放,將是個艱難的決策,估計得到真正宣佈“勝利”的那一刻。國外疫情正在發展,但國外輸入病例會得到十分嚴格的管控。所以,基本不用擔心湖北再次感染其他省份,完全不用擔心國外病例回傳國內!其他省份尚未收治的“隱匿”感染者已經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全民的防範意識已經得到增強,感染者會很快被發現,被收治。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省份人們發病的機率會越來越低。隨著溫度的整體快速上升,病毒的活性也在快速下降。所以,其他省人與人之間相互大規模傳染的機率已經大大降低。如果公共場合、工作場所能夠戴好口罩,相互傳染的機會也幾乎沒有了。

其實,現在比新冠病毒對人民的生命威脅更大的已知傳染類疾病還有很多:流感、肝炎等。其他未知的病毒、病菌更多。在高度警惕下,不能因噎廢食,不用過度擔憂,與病毒共存,與災難共處,本是人類發展的常態。

所以,可以讓孩子們戴著口罩開學上課了!

二、何時開學的道德依據是主政者的初心與擔當

在目前的格局下,何時開學,還得由主政者來拍板。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可能一家做出開學與否的決策來。

何時開學的決策和何時武漢封城的決策,在機制上在難度上是一樣的。

武漢是一座1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封城會對這1000萬人造成什麼影響?會讓自己承擔怎樣的責任?這些都曾讓湖北的主政者猶豫不決。

何時開學,牽扯到中小學生3億名,把家長、教育從業者算上,又至少有7、8億人。不能開學,鋪天蓋地的輿情,會讓主政者難以漠視。但開學會不會造成疫情反覆?會不會讓自己承擔決策失誤的責任?這些也讓各地的主政者大傷腦筋。

難怪說這一次“大考”。江浙一帶主政者提交的答卷就十分靚麗:疫情來時,腦子好,響應早,措施到位;疫情去時,膽子大,反應快,復工復產率高。

“何時正式開學?”的幾點思考

何時開學?只能靜待各地的主政者去依據內心深處的初心與擔當,去做道德層面的決策了。

三、何時開學的規則依據是決策背後的機制

什麼情況下封閉管理、停工停產、停學停課,怎樣的時間窗口來臨,可以恢復秩序、復工復產、開學上課,均應有明確的政策依據,均應有專業人士的專業研判,而不能是管理者的個人決策,也不能由政府會議研究決定,更不能是主要領導的指示。

2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研究決定,自2020年2月28日0時起,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三級響應,由市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工作。也就是說,學生何時開學?按規則就應該由各市自行決策了。教育部不再“決定”,省教育廳不再“通知”。

各市決策的依據又是什麼?

是對疫情的主觀判斷。因為沒有專業機構對本市的疫情進行實時的研判結論,所以只能是主觀的判定。領導們開個專題會,進行研究,形成決定:經某次會議研究決定……

是上級對此問題的重要指示。上級部門和上級領導也願意且樂於對下級的工作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指導和書面或口頭的指示。

是對其他兄弟地區做法的跟隨。貴州16號,咱們省也可以16號。青海9號,咱們也可以提前到9號。估計,這會成為最終的結果。

……

再不徹底改變決策的機制,類似的疫情還會再次傷害我們。再不徹底改變決策的機制,黃花菜真的要涼了……


“何時正式開學?”的幾點思考

“又是一年三月三”,快點開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