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三國中,無數英豪輩出,上演了一次次驚天動地的演義,而在那背後的謀士,個個有著經天緯地之才,是他們一次次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本該早已經統一的國家,因為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使戰亂又持續了數十年。他們是如何翻雲覆雨的?

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天下第一毒士-賈詡

說起賈詡的名聲,三國中無不為之震驚。王允利用呂布殺掉董卓後,西涼軍土崩瓦解,四處逃散,此時王允本可以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重新統一天下。但是王允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當時朝中大臣都建議安撫西涼舊將,起到安定人心的租用。但是王允採用了極端的手段,他大肆捕殺西涼舊將,人心惶惶。正當西涼諸將各自逃命時,賈詡出現了,他對李傕、郭汜說如果各自逃命,恐怕還沒有逃回西涼就會被全部殲滅,與其這樣,還不如奮起反抗,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李傕和郭汜就率兵攻打呂布,最後呂布兵敗而走,王允被殺。李傕和郭汜把持天子,其囂張程度比起董卓又過之而無不及,其後兩人又出矛盾,相互攻伐,天下再次大亂,賈詡這一計保住了自己,卻害了天下蒼生,把本來能夠統一的王朝的夢又給破滅了,賈詡是當之無愧的毒士。

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賈詡對安定天下沒有出什麼計策,但是他的每一計卻是明哲保身,切中要害,並且善於摸透人心。曹操在攻打張繡的時候,張繡實力遠遠低於曹操,賈詡對張繡說投降曹操。本來這也相安無事,但是曹操的愛將典韋給曹操送了一個美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繡的嬸子。這下子張繡年輕氣盛,可就忍不了了。賈詡建議先拿下曹操親衛典韋的武器,然後夜間突襲,曹操被打的丟盔棄甲,典韋為了保護曹操戰死,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被殺死。而死傷如此慘重,僅僅是因為曹操的好色。其實曹操本部應該損失如此的,只是一時心竅,看見美女就言聽計從,把軍營都搬到城外了,給了張繡可乘之機。

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張繡再度走投無路,賈詡竟然讓張繡投靠曹操,其實這時候賈詡更多的是考慮自己了,他看到張繡已經不成氣候了。曹操這個人也奇怪,不追究張繡害死他的兒子和大將,接受了張繡的投降,賈詡正式成為了曹操的謀士。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和諸葛亮為吳蜀兩國做了重要貢獻,也是心繫九州。但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實現抱負,至天下蒼生於危難之間。曹操在統一了北方之後,攜勝利之師南下荊州,荊州劉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拿下荊州。當時天下大勢已經逐漸明朗,曹操無疑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人,當時跟曹操對抗的只有劉備區區幾萬兵馬,如果孫權投降,憑藉著劉備的兵馬,又無險要之地,那麼曹操統一全國指日可待。可是劉備和孫權雄心壯志,偏偏不投降,他們手下的周瑜和諸葛亮盡心盡力,最終赤壁一戰大敗曹操,使曹操從此無力南下,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最佳機會。如果不是周瑜和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劉備和孫權抵抗曹操的大軍微乎其微,正是他們的一計又一計,使黎明百姓帶來了更多的災難,使國家的統一推後了幾十年。後來劉備借荊州,奪益州,佔領漢中,使天下狼煙四起,戰爭不斷。諸葛亮為了以戰養戰,不惜七出祁山,就是益州天府之國,不出兵便會在安逸中滅國,使魏國幾十年未得寸土,天下紛爭不斷。

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三國的戰爭,不僅僅是三位君主的互相博弈,更是他們背後的謀臣翻雲覆雨。他們有的明哲保身,只為自己的私利而禍害蒼生;他們有的想名揚千古。生靈塗炭。三國的進程本來早已經結束,東漢王朝的命運可能再度復甦,可歷史終究是歷史,東漢的雲煙,被三國的烽煙所代替,君不見官渡赤壁殘垣斷壁,只見謀臣流芳百世。

因為這幾個人的存在,三國亂世多了數十年

歷史上流傳這麼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計策真的比諸葛亮要高明很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