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唱婦隨”新洲醫護夫妻並肩戰“疫”

“夫唱婦隨”新洲醫護夫妻並肩戰“疫”

“今天上午好不容易病人少些了。”3月14日中午,甄西勇和妻子劉能英難得稍有空閒,一起吃了餐午飯。戰疫五十多天,他們夫妻倆一起吃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46歲的甄西勇是武漢市新洲區倉埠街中心衛生院門診部主任,妻子劉能英45歲,是該院急診科護士長,自疫情發生以來,夫妻兩人一同堅守在抗疫一線。

1月23日中午12點時,甄西勇家準備吃團年飯,飯菜剛上桌,突然接到電話:“因疫情防控,倉埠街方楊卡點急需兩名醫務人員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好的,我和愛人去吧!”甄西勇帶著妻子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值守點,頂著風雨對過往人員檢測體溫。因正值歲末,過往車輛暴增,夫妻二人沒有抱怨,嚴謹認真對待這項突擊任務,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當晚,二人在方楊卡點一直值守到晚上十點多。

“夫唱妇随”新洲医护夫妻并肩战“疫”

作為醫務工作人員,累點忙點,似乎是他們工作的常態,但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工作,說不怕是假的,“這個特殊時期,如果我們醫護人員都怕感染,還有誰能上呢?”甄西勇說。

甄西勇也有過擔心,但還是選擇堅守崗位上,為發熱病人測量體溫、查血,採集咽拭子樣本做核酸檢驗。特別是採集咽拭子樣本,要直接面對病人口腔,用一根長度15釐米的無菌棉籤深入到病人咽喉,反覆擦拭取樣,感染風險極高。每次取樣,都要穿厚厚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由於行動不便,視線受阻,這個精細活變得十分困難。為了準確取得標本,他不得不與病人近距離接觸。遇上患者因咽喉不適忍不住咳嗽、打噴嚏甚至嘔吐,甄西勇也沒有退縮,他說:“病人的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如果我退縮,才不正常。”迄今,甄西勇已為1000餘人次採集咽拭子。

“夫唱妇随”新洲医护夫妻并肩战“疫”

為及時對發熱病人及密接者採樣,甄西勇經常晚上加班加點。2月10日,接到通知說倉埠街胡章村有一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上門釆樣。甄西勇二話不說,一路隨車奔波,因村口道路封控,車輛無法通行,他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步行兩公里為患者採樣。隨後,又趕回醫院為其他患者採樣。為了節省防護物資,甄西勇一直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他強忍著通氣不暢和體力嚴重消耗後的胸悶等不適,直到當晚十一點多,最後一個採樣完畢才脫下一身裝備。

妻子和甄西勇同在醫院戰疫。工作時兩人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彼此很少見得上“廬山真面目”,說得上話。“偶爾抽空看看她的微信步數,步數增加,說明她在忙。”甄西勇說。那段時間,發熱病人劇增,急診科醫護人員有限,作為護士長的妻子以身作則,日以繼夜,加班加點,穿梭在各個病房之間。每天看到妻子的微信步數都是近2萬步,既心疼,也欣慰。心疼是因為妻子本來就有頸椎病,項韌帶鈣化、下肢靜脈曲等問題,高強度的工作必然加劇妻子的病痛,讓人心疼;欣慰的是,妻子與自己在並肩作戰。

疫情形勢向好,甄西勇和妻子的防控神經依然沒有放鬆,他們並肩作戰的故事,仍然在演繹。(通訊員 劉慧 何建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