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兵不厌诈,引蛇出洞,且看着东宫风云再起!

小说:兵不厌诈,引蛇出洞,且看着东宫风云再起!

沈洵烨的话刚落下,只听见太监的声音传来,陛下和皇后驾到。

陛下的脸色有些微微发冷,皇后是一脸的愁容,看的出来太子这事情恐怕是风雨欲来风满楼罢了,暗藏在朝廷里的杀机,许是寻了个机会找上门来,只是不知道这殿内是不是又人心怀鬼胎。

沈洵烨却牵着我的手,轻轻的握了握,以让我安心,陛下和皇后到了座上,我们接着行礼。陛下摆了摆手,声音略显疲惫的开口:“宣你们几个进宫,想必宣召之前,你们也已经听说了。太子如今在宫中遇刺,行刺的刺客也已经自尽。在宫里,竟敢对未来的储君动手,胆大包天。”

二皇兄上前跪下说道:“儿臣愿为父皇彻查清楚此事,皇兄不能白白被人所害。”

陛下却冷哼一声:“朕自己也是从皇子过来的,自然心中明白这皇位对于皇子的诱惑,太子是朕亲自选出来的,要将江山交给他的。若是有人动了什么旁的心思,朕定不会轻饶。”

二皇兄跪在殿内,气氛有些尴尬,还是皇后见状开口:“恽晟,快先起来吧,你父皇今日也是气的厉害,方才那些话是告诫众位皇子的,你可不要多心,赶紧起来吧。”

二王妃过去将二皇兄扶了起来,众位皇子也不敢在多言。陛下的眼睛轻轻的瞄了一眼下方的儿子们:“洵烨,你和太子从小养在皇后身边,感情深厚,平时你又不喜结交群臣,这事情交由你来处理吧,将这案子查清楚。”

沈洵烨松开我的手,向前走去,跪下回话道:“父皇也是知晓儿子愚钝,平时只知玩乐,不知其他,恐怕难当此重任。不如还是让二皇兄来处理吧,几位皇兄都是聪慧,和太子哥哥也都是亲兄弟,父皇还是收回成命吧。”

陛下将桌上的茶杯扔在地上:“怎么?朕的话竟是这般不受用吗,还是在这紧要关头,你也要来挑战朕的忍耐力。朕已经说了,这事情就交给你手上。”

沈洵烨还未来得及说话,几位皇兄却一同跪下:“父皇息怒,老七只是孩子心性,父皇千万不要和他计较。”说罢,三皇兄拉了拉沈洵烨的衣袖。

沈洵烨才回话道:“儿臣领命。”

和几位皇兄一同出宫,几位王妃中,我和三王妃最为相熟,便二人跟在了后面,三王妃冲我悄悄地说:“二皇兄是和太子向来不睦的,恐怕父皇已经将这事情和他联系了起来,所以这事情摆明了是趟浑水。老七向来不与朝堂相结合,所以父皇不过是借机想要敲打敲打几位皇子罢了。我家宸扬也向来不喜好这些,但总归不像老七那样真的抽身不理。”

我点了点头,看着沈洵烨被几位皇兄围着,纷纷出主意如何去查这件事情,只觉得有些纷繁复杂,蹊跷不已。继而才缓缓对三王妃说道:“洵烨一向是自在惯了的,这事情办的好,或者办不好,都好像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走一步看一步吧。”

出了宫门我和沈洵烨上了马车,他只轻松的将手背到脑袋后,闭着眼睛小憩,我自然也没有插话。过了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看着我:“如歌,你竟没什么话要问我吗?”

我摇了摇头:“本来想问你为何如此镇定,但是想了想,这段时间我琢磨不清楚你到底是什么面孔,也就不问了吧。况且你已领了这圣旨,难不成还能让父皇收回成命吗?”

他笑了笑:“你到是沉稳的,脑子里盘桓的想法倒是清晰。父皇摆明了是觉得我在朝中没有根基,几位皇兄大多总会有些结交的群臣,站在太子那方,或者不站在太子那方,到了这关头,都有嫌疑去行刺太子。毕竟权利和皇位的诱惑,总让人迷了心智。”

我点了点头不再回话。回了李府,也只是和父母匆匆的交代了一下,便回了琼荔园。沈洵烨倒是不紧不慢,在园中饮茶。

我在房中坐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走出去问他:“沈洵烨,你一点都不着急吗?”

他轻轻的放下茶杯:“如歌,你从小和岳父一同做生意,走南闯北,难道没人告诉过你兵不厌诈吗,不要轻举妄动,这几日我们便好好的待在琼荔园就是。若是有人耐不住性子,那必定会露出马脚。现在还是大张旗鼓的搜查,只会打草惊蛇。人啊,总是对自己的对手低估的时候,才往往是洋洋得意露出破绽的时候。”

“你是想引蛇出洞?”我询问道。

“是,这几天我们便王府和李府两边跑吧,恐怕舒柔和如思她们也应该要为有些人好好传些消息了。”沈洵烨话刚说完,我只觉得他太会伪装,这哪里是那个京中的荒唐王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