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二炮守卫的军工厂,荒置多年,网友:建博物馆,发挥余热

说起813厂,本地的很多汉中人都有印象,这不就是当年的老国企嘛。是的,关于813厂这段历史,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值中苏交恶,我国周边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为了保存工业实力,将一些国防工业转移到内陆等三线地区。位于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的国营813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设起来的。为什么会选在汉中呢,首先汉中北依秦岭,南部有巴山作为屏障,汉江横贯于中,地形险要。其次物产丰富,十分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

汉中市二炮守卫的军工厂,荒置多年,网友:建博物馆,发挥余热

图为隐藏山中的813厂

813厂于1969年确立厂址,在1970年开始动工,当时洞库地上和地下工程的建设的队伍,都是由国家安排的工程兵来负责的。当时厂区内的工人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中以内蒙古的居多。当时813厂分成东西两区,建有生活区、学校、灯光球场等娱乐设施。当时配套建设的中学,教学质量非常好,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誉。这里还修建有直通厂区的专用公路,在汉中褒河火车站还有专用的铁路货场。当时还计划修建一条通向厂区的军列铁路。因为这里人员众多,这里还设置有公安局分局,下辖东区和西区两个派出所。

汉中市二炮守卫的军工厂,荒置多年,网友:建博物馆,发挥余热

图为813厂旧址

因为813厂是生产军品浓缩铀的军工厂,所以在当时是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当年在山洞里盖有二层楼,并由二炮部队守卫。在中苏关系紧张时期,813厂周围甚至布满了高压电网,高度警戒。当时为了安全,工厂对外的通讯地址都是保密的,当时职工家属寄信都统一使用36号信箱,27号信箱则用于国家运送机器和浓缩铀。

汉中市二炮守卫的军工厂,荒置多年,网友:建博物馆,发挥余热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战略的调整,1981年,813厂缓建。第二年停建,浓缩铀元件生产线也只完成70%左右,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之后该厂进行了“军转民”,但是后来也破产了。如今在813厂洞库内还设有地震监测设备。在圣水镇还有一大片老厂房闲置着,荒草丛生,异常萧条。有鉴于此,一些网友建议,可以利用813厂区的旧厂房修建一个博物馆,收藏一些具有代表那个年代的老物件和老照片,让这家兵工厂永远存活下来。这样既能够让后辈人感受到先辈们的不易,还能利用里这些的厂房,发挥作用,不至于闲置。对此,你觉得怎么样呢?

(素材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