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六局豐臺站改工程:吹響復工衝鋒號,按下復產快進鍵


中鐵六局豐臺站改工程:吹響復工衝鋒號,按下復產快進鍵

中鐵六局豐臺站改工程:吹響復工衝鋒號,按下復產快進鍵

中鐵六局豐臺站改工程:吹響復工衝鋒號,按下復產快進鍵

當前,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多措並舉兩手抓兩不誤,吹響復工復產衝鋒號,快速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進現場需通過人臉識別通道、紅外線測溫安檢門測體溫、現場消毒、配戴口罩……作業人員在完成消殺工作後,立即投入到緊張的生產工作中。

“整整隔離了14天,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這些天在項目部防疫工作人員的照料下,身體壯得很,我可鉚足勁了!”來自內蒙古的鋼筋工老王高興的說。與老王一起返崗的還有50多位同鄉,他們是項目部包車接回來的第一批勞務工。

從2月20日起,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包下2輛大巴車,多次往返北京與內蒙、江蘇、河北等地區,專接豐臺站改工程的勞務工返崗復工。上車前,消毒、測量體溫、名單複核、登記上車、分散就座;運輸中,“專人、專車、專線”,封閉車廂,拒絕與外界接觸;抵京後,再次消毒、測量體溫、登記個人信息、開展防疫培訓、引導隔離觀察。截止目前,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累計包車接回勞務工400餘人,做到零疑似、零感染。

與此同時,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各分部還在工地和火車站、汽車站、機場之間建立了接人專線通道,每條線設專車、專職司機和專職衛生員。勞務工到站後,經過測溫、消毒後,乘專車抵達項目隔離點,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點對點’‘門對門’包車接人,避免了接觸感染,是勞務工安全返崗的最有效措施。”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三分部項目經理陳磊說。目前,第三分部返崗的369名勞務人員投入到豐臺站行包庫作業中,這是今年豐臺站改工程的重點項目,陳磊帶領他的團隊每天都在優化施工方案。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儘快實現復工,把耽誤的進度搶回來,第二分部3天內搭建了佔地400多平米的隔離樓,根據工人健康狀況、來源地情況和到場時間分配宿舍,建立隔離健康檔案,包括人員屬地來源、出行軌跡、接觸人群、到達時間、健康狀態等信息。

“第一批返崗勞務工在項目隔離滿14天,並通過崗前安全培訓和考試,目前全部返崗作業。”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二分部黨支部書記鍾國說。

當前陽春三月,正值施工生產的黃金時期。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復工即是大幹,施工現場滾籠機、彎曲機、門式吊等機器轟鳴,1000餘名勞務人員按職到崗,熟練作業,各個工種配合有序,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項目部在加強復工復產的同時,絲毫沒有放鬆疫情防控。面對工程點多線長面廣,駐地和工區分散,防控困難的現狀,中鐵六局豐臺站改項目部以及各分部工地實行封閉式管理,在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出入口安裝了紅外測溫安檢門和人臉識別速通門,勞務人員憑藉門禁卡、身份證和掃描面部出入現場,並接受紅外線體溫檢測,進出人員個人信息和體溫狀況自動登記管理,準確掌握現場作業人員和值守人員情況。現場設置專職衛生員,每天分中午和下午進行兩次測溫和消毒,所有人員全部登記在冊,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各分部通過廣播、微信、海報、班前培訓、考試等形式,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時刻警醒大家要提高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和自我防護。2月28日,一分部組織開展了疫情防控應急演習,通過演練,讓返崗人員熟悉了應急處置流程,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