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在之前的兩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英國重巡洋艦的發展、設計、武備和運作。這篇文章將是英國重巡洋艦系列中的最後一篇,為大家整理出各艦在戰爭期間的服役歷程和改裝記錄。

這裡是前面兩篇文章的傳送門:

她們的服役歷程和改裝記錄會反映出她們在戰爭期間的職責和所面臨的威脅。

"肯特"級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技術參數


"貝里克"號(HMS Berwick)

戰爭爆發時,"貝里克"號身處加勒比海,在戰爭的頭6個月裡,她在大西洋執行護航船隊和獵殺襲擊艦的任務。1940年4月,她參加了挪威戰役,並與本土艦隊一起行動直到11月,隨後加入了駐紮在直布羅陀的H艦隊。在斯帕蒂文託角之戰中(1940.11.27)她受了輕傷。隨後在聖誕節當天,她於亞速爾群島附近與德國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交戰,並再次受損。1941年1月在本土修復完畢後加入本土艦隊,並在餘下的時光裡一直負責北大西洋的護航行動。

1941.4:加裝5座單裝20mm炮、284M和286型雷達

1942.7:加裝6座單裝20mm炮、273、279、283型雷達;拆除四聯裝機槍和航空設施

1943.10:7座單裝20mm炮替換為雙聯裝版本;加裝281B、283、285型雷達;拆除279型雷達

1944.3:拆除2座單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1943年夏,“貝里克”號在福斯灣的羅塞斯船廠進行小規模改裝。在這次改裝中,她的近程防空炮和雷達得到了加強,拆除了航空設施。

"康沃爾"號(HMS Cornwall)

"康沃爾"號是駐紮在中國站的第5巡洋艦中隊的一員,當戰爭開始時,她作為駐紮在錫蘭的I艦隊的一部分留在了東方。她參與了獵殺"施佩伯爵"號的行動,隨後加入南大西洋司令部的麾下。1940年9月她參與了在西非針對維希法國達喀爾港的行動,隨後一直留在非洲沿岸獵殺維希法國的散兵遊勇。1941年初她返回印度洋,1941年5月擊沉了德國襲擊艦"企鵝"號,日本參戰後,她是駐紮在錫蘭的東方艦隊中的一員,1942年4月5日,她在馬爾代夫附近被日機擊沉,191名艦員隨艦喪生。

"坎伯蘭"號(HMS Cumberland)

戰爭爆發時,"坎伯蘭"號正在南美活動,並且參與到了獵殺"施佩伯爵"號的行動中。但她沒能趕上拉普拉塔河口之戰。1940年裡她在大西洋一直活動,獵殺襲擊艦、為船隊護航、封鎖中立港口。她也參與了針對達喀爾港的行動中,並受了輕傷。1941年初加入本土艦隊,接下來的3年時光裡一直在大西洋執行護航任務。1944年3月加入東方艦隊為航空母艦護航,直到戰爭結束。

1941.9:加裝5座單裝20mm炮、272、281、285型雷達

1943.3:加裝5座雙聯裝20mm炮、拆除四聯裝機槍和1座單裝20mm炮

1943.8:加裝282型雷達;拆除航空設施

1945.2:加裝2座單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坎伯蘭”號,攝於1942年2月末,此時她服役於本土艦隊。前文中深灰色艦體和淺灰色上層建築的塗裝方案自1941年10月起被更加複雜的三灰色塗裝取代。

"肯特"號(HMS Kent)

戰爭爆發時,"肯特"號處在遠東,並且在那裡執行獵殺襲擊艦的任務一直到1940年1月。此後她在印度洋負責船隊護航,1940年6月加入地中海艦隊。1940年8月參與了轟擊巴蒂亞(Bardia,位於利比亞的昔蘭尼加)的行動,9月被意大利的航空魚雷擊傷,不得不返回本土維修。1941年9月她重返戰場,試航後加入本土艦隊。此後她一直在北大西洋護航,1945年1月轉入封存狀態。

1941.8:加裝6座單裝20mm炮、281、284、285型雷達

1942.10:加裝6座單裝20mm炮、273型雷達;拆除四聯裝機槍和航空設施

1943.9:6座單裝20mm炮替換為3座雙聯裝20mm炮;加裝283型雷達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肯特”號,攝於普利茅斯灣,1941年9月,此時她剛剛接受改裝。她塗上了淺灰/中灰/深灰/藍灰色的四色迷彩,這種方案及在其基礎上些微變動後的塗裝方案一直使用到了1944年。

"薩福克"號(HMS Suffolk)

戰爭爆發時,"薩福克"號正從遠東返回本土,加入本土艦隊。1939年10月至1940年4月間在格陵蘭和冰島間的丹麥海峽巡航,隨後參與了挪威戰役。1940年4月17日在斯塔萬格(Stavanger)附近遭德軍飛機重創,返回本土維修。1941年2月她重返戰場,仍然負責丹麥海峽的巡航。5月她在"俾斯麥"號臭名昭著的突襲行動中跟蹤了該艦。她一直在本土艦隊活動到1942年12月,隨後接受改裝。1943年4月她被派往加入東方艦隊,一直在印度洋活動直到戰爭結束。

1940.12:4座單裝4寸炮替換為雙聯裝版本;加裝4座單裝20mm炮、279、284、285型雷達

1942.6:加裝4座單裝20mm炮、273和281型雷達;拆除四聯裝機槍和279型雷達

1943.1:加裝282型雷達;5座單裝20mm炮替換為雙聯裝版本;拆除航空設施

1943.3:加裝3座單裝20mm炮

"倫敦"級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技術參數


"德文郡"號(HMS Devonshire)

戰爭爆發時,"德文郡"號處於地中海,但立刻被調回本土艦隊。她參與了1940年4月的挪威戰役和8月針對維希法國達喀爾港的行動。此後一直在南大西洋活動,直到1941年2月返回本土接受改裝。5月她加入了本土艦隊並參與到獵殺"俾斯麥"號的行動中。9月她被派往非洲,在那裡她表現出色,俘獲了一支維希法國船隊並擊沉了德國襲擊艦"亞特蘭蒂斯"號。在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改裝後(1942.1-1942.3),她回到印度洋加入東方艦隊,在那裡活動直到1943年4月。1943年6月至1944年3月間她在本土接受改裝,戰爭的最後一年裡服役於本土艦隊。

1941.5:加裝2座八聯裝砰砰炮,2座單裝20mm炮、281型雷達

1942.2:加裝4座單裝20mm炮、273型雷達

1943.12:拆除X炮塔,單裝4寸炮替換為雙聯裝版本,加裝2座單裝20mm炮

1944.1:拆除四聯裝機槍、6座單裝20mm炮和航空設施;加裝2座四聯裝砰砰炮,12座雙聯裝20mm炮、282、283和285型雷達

1944.10:八聯裝砰砰炮替換為四聯裝版本;拆除5座雙聯裝20mm炮;加裝10座單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倫敦”級重巡洋艦“德文郡”號,攝於1942年她在印度洋活動時。1940年初她塗上的非官方的雙色迷彩此時已經掉色,造成了這種破舊的外觀,這種迷彩一直保持到1943年5月。

"倫敦"號(HMS London)

戰爭爆發時,"倫敦"號正在查特漢姆接受大規模改造,直到1941年2月才返回現役。她在大西洋活動,參與了5月搜尋"俾斯麥"號的行動,隨後又參與了獵殺"俾斯麥"號的供給艦的行動中。那時由於大規模改造而造成的中止問題已經浮現,她不得不於1941年10月返回本土接受維修。1942年1月她重返戰場,加入本土艦隊,負責北極護航,1942年12月返回本土接受另一次改裝。1943年5月重返戰場,加入東方艦隊。此後她一直留在遠東直到戰爭結束。

1941.1:拆除單裝4寸炮,替換為2座雙聯裝4寸炮;加裝279、284和285型雷達

1941.12:拆除四聯裝機槍;加裝8座單裝20mm炮、273和282型雷達

1943.4:拆除航空設施;加裝7座單裝20mm炮、

1944.1:加裝1座單裝20mm炮、2座雙聯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倫敦”號,攝於1943年5月,此時她剛剛在特恩賽德完成第二次維修,1939-41年間的大規模改造所帶來的絕大部分結構上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相比於其他“郡級”重巡洋艦,她的外觀有著很大的不同。

"什羅普郡"號(HMS Shropshire)

戰爭爆發時"什羅普郡"號隸屬於地中海艦隊,但被調往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執行獵殺德國襲擊艦的任務,其中就包括"施佩伯爵"號。在南非西蒙斯敦(Simonstown)接受簡要改裝後,她被用來在大西洋為船隊護航,1940年6月返回克萊德賽德接受大規模改裝。8月,她返回西蒙斯敦,在接下來的1年裡,她在印度洋為船隊護航,併為在索馬里的登陸行動提供支援。在西蒙斯敦接受另一次簡要改裝後(1941.3-1941.6),她返回本土接受大規模整修,隨後於1943年3月被移交給皇家澳大利亞海軍(HMAS Shropshire)。此後的時間裡她一直作為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一員奮戰在遠東。

1941.4:加裝2座八聯裝砰砰炮

1941.12:拆除8座單裝4寸炮,替換為4座雙聯裝4寸炮;加裝7座單裝20mm炮、273、281、282和285型雷達

1942.12:加裝3座單裝20mm炮

1943.5:拆除航空設施、四聯裝機槍和6座單裝20mm炮;加裝7座雙聯裝20mm炮

1944.6:加裝4座單裝20mm炮

1945.5:加裝13座單裝40mm博福斯;拆除2座單裝20mm炮、5座雙聯裝20mm炮、魚雷發射管和273型雷達;加裝277和293型雷達

"蘇塞克斯"號(HMS Sussex)

在戰爭爆發後不久,"蘇塞克斯"號就被調離地中海艦隊,派往南大西洋和印度洋參與獵殺"施佩伯爵"和其他德國襲擊艦的行動。1940年3月她返回本土,4月 參與了挪威戰役。8月,在發現了機械上的缺陷後,她被送往克萊德班克(Clydebank)接受維修,但9月17日她遭到德軍空襲,傾覆在已經注水的幹船塢中。其修復工作一直持續到1942年7月,隨後她加入本土艦隊。11月,在前往遠東之前她接受了一次大規模改裝,1943年2月啟航前往遠東。在旅途中她還在大西洋截獲了一艘德國油輪。1943年3月至10月間,她在印度洋執行護航任務,1944年3月,在西蒙斯敦接受了改裝後,加入了處於錫蘭的東方艦隊主力中。剩下的時光裡她一直在遠東活動,其中大部分時間用來支援盟軍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行動。

1940.4:加裝UP防空火箭

1942.7:拆除UP防空火箭和四聯裝機槍;拆除8座單裝4寸炮,替換為4座雙聯裝4寸炮;加裝2座八聯裝砰砰炮、10座單裝20mm炮、273、281、282和285型雷達

1943.11:加裝12座單裝20mm炮;拆除航空設施

1944.12:拆除X炮塔、15座單裝20mm炮和魚雷發射管;加裝4座雙聯裝20mm炮和2座四聯裝砰砰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這副著名的神風飛機撞擊圖片就是出自“蘇塞克斯”號,但要注意的一點是該艦並沒有加裝裝甲,也就是說撞擊的部位只有1英寸厚的裝甲。

"諾福克"級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技術參數


"諾福克"號(HMS Norfolk)

戰爭爆發時,"諾福克"號正在接受改裝,但她很快加入本土艦隊,幫助封鎖丹麥海峽。1940年3月15日,她於斯卡帕灣被德軍空襲擊傷,前往南方的克萊德賽(Clydeside)接受維修。6月她重返艦隊,與北方巡邏隊一起繼續封鎖行動。12月,她被派往南大西洋參與獵殺"舍爾海軍上將"號和"鸕鷀"號的行動中。自1941年2月起,她被用於護航,但於5月重新加入本土艦隊,在當月晚些時候"俾斯麥"號出擊時她正好位於丹麥海峽。在丹麥海峽之戰後,她尾隨"俾斯麥"號,直到5月27日"俾斯麥"號最終被擊沉。1941年7月至9月間她在特恩賽德(Tyneside)接受改裝,隨後重返本土艦隊,併為北極航線護航。她參加了災難性的PQ17護航行動,除了1942年10月護送美軍到北非的短暫行動外,在1942至1943年間她一直在北極海域活動。1943年12月她參與了對陣"沙恩霍斯特"號的北角海戰,戰鬥中她被命中2次。在特恩賽德接受維修後(此時拆除了X炮塔),她重回本土艦隊直至戰爭結束。

1940.5:加裝2座UP防空火箭

1940.10:加裝286M型雷達

1941.8:拆除UP防空火箭和四聯裝機槍;加裝6座單裝20mm炮、273、281、284和285型雷達

1942.10:加裝3座單裝20mm炮和273型雷達;拆除航空設施

1943.5:加裝9座單裝20mm炮

1944.11:拆除X炮塔、2座單裝20mm炮和285型雷達;2座八聯裝砰砰炮替換為6座四聯裝砰砰炮;加裝11座雙聯裝20mm炮、274、277、282、283和293型雷達

1945.9:10座單裝20mm炮替換為10座40mm博福斯

"多塞特郡"號(HMS Dorsetshire)

戰爭爆發時,"多塞特郡"號處於中國站,但她被派往西邊進入印度洋執行獵殺德國襲擊艦的任務,其中就包括"施佩伯爵"號。1940年1月她護送受傷的"埃克塞特"號從福克蘭群島返回本土,隨後返回南美洲海域繼續執行獵殺任務。在5月於西蒙斯敦接受改裝後,她返回本土接受了另一次改裝,隨後加入了進攻西非達喀爾港的英軍艦隊。在印度洋短暫停留為索馬里的盟軍部隊提供支援後,她繼續以南非為基地在南大西洋執行巡邏任務。1940年12月至1941年4月間她在非洲西海岸執行護航任務,在5月被派往參與獵殺"俾斯麥"號的行動。她用魚雷擊沉了已遭重創的"俾斯麥"號,雖然那時"俾斯麥"號的艦員已經打開通海閥,而"多塞特郡"號可能只是送她快些上路。此後她又回到非洲保護貿易,護送船隊穿過印度洋。1942年2月她抵達錫蘭加入東方艦隊,在科倫坡接受了簡要的改裝。1942年4月5日她和"康沃爾"號在馬爾代夫附近被日軍艦載機擊沉,234名艦員在攻擊中陣亡。

1941.7:加裝9座單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多塞特郡”號,攝於斯卡帕灣的錨地,1941年8月。“貝里克”號正停泊在她的左側。在1941-42年間她塗上了這種簡單的中灰和淺灰雙色破壞性塗裝方案。

"約克"級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技術參數


"約克"號(HMS York)

戰爭爆發時,"約克"號正在前往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Halifax, Nova Scotia)的途中,在為一支船隊提供護航後,她被用於獵殺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裡的德國襲擊艦。12月,她護送另一隻船隊回到英國,並在利物浦接受改裝直到1940年1月。隨後她加入本土艦隊,4月參與了挪威戰役。此後一直在北方水域活動,8月調往地中海艦隊。10月13日,她在希臘海域參與行動,擊沉了1艘意大利驅逐艦,11月為海軍航空兵攻擊塔蘭託(Taranto)提供掩護。此後的幾個月裡她一直在東地中海活動,為從亞歷山大港至馬耳他和希臘的船隊護航。1941年3月初,她被派往克里特島的蘇打灣(Suda Bay),3月26日遭意大利爆炸快艇重創。她不得不在淺水區擱淺,並一直呆在那裡,5月18日她在一次空襲中被炸燬。最終,當5月22日英軍撤離克里特島時,"約克"號被爆破。

1940.1:加裝2座單裝20mm炮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這是一幅生動的意大利宣傳海報,展示了1941年3月26日,一艘意大利人的MTM爆炸快艇成功地攻擊了克里特島蘇達灣裡的“約克”號。這名勇敢的駕駛員在撞上目標前幾秒棄船逃生。

"埃克塞特"級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技術參數


"埃克塞特"號(HMS Exeter)

戰爭爆發時,"埃克塞特"號正在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巡航,她得到命令加入G艦隊,獵殺南美水域的德國襲擊艦。8月13日,她在拉普拉塔河口之戰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她和"阿賈克斯"、"阿基里斯"號巡洋艦一同將德艦逼入中立港口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她在戰鬥中嚴重受損,並且付出了巨大傷亡——63人陣亡、23人受傷。在福克蘭群島(Falklands)臨時修理後,她返回格斯波特(Gosport)接受大規模改裝(1940.3-1941.3)。5月,她在大西洋和印度洋護送船隊,但日本的參戰使得她不得不被調至新加坡。1942年1月加入ABDA(美英荷澳四國聯合司令部,American-British-Dutch-Australian Command)艦隊,負責保衛荷屬東印度群島。但2月27日,ABDA艦隊在爪哇海海戰中與日軍巡洋艦隊交戰並被擊敗,"埃克塞特"號在戰鬥中被重創,返回科倫坡維修。3月1日,她被日軍艦隊攔截並用艦炮和魚雷擊沉,54人喪生,651人被俘。

1940.3:4座單裝4寸炮替換為雙聯裝版本、2座單裝2-pdrs炮替換為2座八聯裝砰砰炮;加裝2座單裝20mm炮和279型雷達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1940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埃克塞特”號都在德文波特接受大規模改裝,她的單裝4寸炮被替換為雙聯裝版本,兩具彈射器被一具更大的彈射器所取代,此外還加裝了雷達。這張照片攝於1941年5月,在她重返戰場前夕。

結語

我們可以說英國重巡洋艦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戰艦的設計受限於條約的掣肘,這個問題也在長達6年的苦戰中持續困擾著她們。儘管有著種種缺點,這些宏偉、莊嚴的戰艦還是很好地完成了設計者賦予她們的使命。作為航運的守護者和遠距離獵殺者,她們被證明是盟國海軍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

《British Cruisers: Tow world wars and after》 Norman.Friedman

《British Heavy Cruisers 1939-45》 Angus.Konstam

《Nelson to Vanguard》 David.K.Brown


不列顛的幕後英雄(3)——淺談英國重巡洋艦,戰史和改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