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张迁碑》两年,目前感觉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写了,可以指导下吗?

小小吴1209


张迁碑比较野气,只有性格比较豁达,或者是张狂的人才能写出味道。我看你的写法过于文气,笔画力度不够,只追其形,未见其神,这种写法唐楷可以,写张迁碑未必可行。





窦国书法


看了你的临习,个人感觉,对于一个书法新人的话,如果两年时间临成这个样子,也属实不容易。

如果没猜错的话,你的楷书临习的绝对不多,而且不深,尤其没有临习过颜体。

根据你的字,个人给以下建议:

1、字形还需要认真琢磨,少数字形不准确。比如“道”、“为”、“唯”等。

2、轻重掌握的不好,尤其是横、竖笔画比较多的字。

3、最重要的是“用笔”。注意一定要中锋用笔;不要刻意的模仿字帖的笔画,你按照古贴临习没有错,但是你要知道,《张迁碑》属于碑贴,那它在拓帖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清楚,有些笔画就看不清楚所造成。我们没必要去跟字帖的一模一样。我画上圈⭕的基本都是用笔的不好原因。再有是转折处最差,处理的很草,没有领会转折的用笔手法和书写技法。

4、也许你得毛笔应该换掉了,或者就是你不会转中锋,毛边、锯齿特别多。

以上就是我看出的几点小问题,纯属个人建议,择善而从,择不善而弃。

多有得罪,请原谅!

我是小张。叩首了……





小張老師


这位书友临了两年的《张迁碑》,感觉到功夫不浅,但与张迁碑精神差了许多,走了弯路,现在要绕回来,首先要解决笔法问题。张迁碑的用笔我之前谈过,用笔蓄力而劲硬,显得气短而实,不像礼器碑那样有韧劲,这个用笔是汉隶中比较典型的,有人把张迁碑、鲜于璜碑归为方笔代表,其实张迁碑的用笔变化比鲜于璜碑要丰富,方圆结合,尤其一撇一捺饱满势足,完全是圆笔之法。

你的笔法更多地在模仿,没有掌握要领,点画就像浸泡久了的海绵,看似粗壮,实乃无力。

结体问题也比较多,比较松散,时紧时松、是大时小,随字而安等特点没有抓住。要注意结体的严谨性,尤其张迁碑的结体看似笨拙,实乃整严中有奇趣,这个奇趣就是通过组成结体的笔画组合关系以及空间布局关系的奇妙处理体现出来的,需要临帖时非常用心地去观察和体会。祝你进步!


如石书艺


临了两年,感觉挺不错的。值得肯定的是,你蛮有毅力的。以下是个人拙见三点:

一、看整体,字体大小比例不够,临本更夸张。就拿前四个字举例,“仲”几乎是“张”的一半而已。字小怎么体现份量呢?你看“中”笔画很粗。“以”的“口”笔画也很粗。

二、看空白,笔画之间空白留太多,注意空白的形状。还是拿前面几个字来说,“有”字形稍长了点,上下的笔画靠近一些就很好了哦。“张”字左右部分,中间的空白。“仲”稍短一些会更好哦;“中”的竖把口分成的两个空白。

三、隶书典型的捺,我感觉你写到尾巴的时候,写不粗,而且收得有点快。这个要找原因,是毫拧在一起没铺开还是笔锋太短?它的尾巴是比较饱满的哦。

总结:写张迁碑建议用兼豪或羊毫,笔锋比一般的稍长的那种。像你现阶段,可以试着临其中的某些字,精临,对比。研究它笔画之间上笔收笔与下笔起笔是怎样的。还有就是,解决空白,可以用摹写。希望对你有用。


娘娘叫你写书法


一、思考钻研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学书法也一样,在学习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学习,从笔法、字法、章法上多考虑。如果只是练而不思考只是重复简单的体力劳动,进步很小。

二、专家指点

没有老师指点,只靠自学,很容易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最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现在社会上书法界“名家”很多,但最好找“明家",看的懂的、会教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明家”。在专家老师指导下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论提升

我国是个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古人在书法学习上著述了许多理论著作。可以买或借一些书法理论书籍钻研一下,直接向古人学习,定会有所收获。


大海书画


总的来说两年自学的时间写成这个样子还是可以的,说明下了一些功夫

我来说一些不足的地方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线条的变化方面感觉您在线条的变化不多,其实张迁碑,鲜于璜碑等属于一脉,这类隶书的字体中笔画线条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绞转,这里看不见

其次,您在临摹的过程中,过于注意方笔的使用,所以在起笔和收笔的时候,感觉不自然是特意写成这个样子的,其实这是碑刻和毛笔字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正常来说收笔只要点到即可,不需要每一笔都特意写成像方的切笔一样,特别是忽略了字味中的方圆结合。

第三,两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如果您是天天手写或者是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频率,可以转化其他字体来感受一下,比如刚才我说到的鲜于璜碑

第四,可以看看隶书高手刘文华老师的视频,丰富视野

第五,找个好老师,不要一味自学

第五,可以考虑用墨变化,现在线条太单一


白石书法工作室


谈不上指导,交流一下体会。您是不是以前写过《曹全碑》?感觉曹全的笔法很多。我也学过两年曹全碑,曹全碑的重点是:秀美。而张迁碑的重点是:稚拙。因此,在写张迁碑的时候,就不能或许华丽。笔法不能太快。要注重墨水和纸的摩擦感。曹全碑可以不用中锋也写的好,但写张迁碑建议一定要悬肘,甚至站着写。

——我也只不过是谈谈自己的体会。重点在于时间的积累反复临帖。量变到质变。加油!


长作闲人







知名看淡


首先感谢信任,对朋友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深表钦佩。张迁碑本人不曾临过。但我可以谈下个人初浅体会,供朋友参考。任何一个书法大家的字体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笔画和结体章法,各有千秋。虽然书写中同一笔画存在变化,但总体上是有一定规律的。临摹在于揣摩。有位老师曾经说过,生搬硬套的死练是永远练不成书法的。那只能叫字,称不上法。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钢笔楷书训练中,我总结了一下,汉字五万多个,在书写中基本笔画不外乎十几种,基本偏旁部首不外乎二十几种,万变不离其踪。学习一种字体必须首先要掌握这种字体的基本笔画和偏旁。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康王书画


张迁碑古朴峻朗,富于金石之气,多以方笔,所以,临写时一是取其拙,二是金石气。

可以尝试用长锋羊毫一试,但初学者对其笔性的把控度不够,建议用兼毫,既然临习二年,可以用长锋羊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