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我們期待的特斯拉嗎

因交付的國產版Model3搭載的自動駕駛配置與隨車環保清單上標註不符,特斯拉在315前夕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特斯拉在國內實際交付階段接連遭遇到貨不對板、減配降級諸多詬病,這與前期國產化一路順風順水形成了鮮明相比。

從拿地到全面投產,其他企業用兩到三年時間都未必能完成的事情,特斯拉上海工廠只用了一年。可以說,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一年,特斯拉幾乎是乘著政策的東風,一路加速衝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眼前。

面對特斯拉這條“鯰魚”,擔心之餘,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特斯拉不只是一款電動汽車,它更是一款高科技產品。藉由特斯拉打開的中國市場,是更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寶馬、大眾來了,倒逼中國自主品牌拿出“真槍實彈”積極應戰,而不是在過往補貼的照顧下渾水摸魚。

梳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發展軌跡不難看出,以補貼退坡為分界形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在於強化補貼,打造產業頂層設計,為新能源車市場開路搭橋。隨著補貼逐漸退坡,第二階段市場競爭的重點,既是淘汰落後產能,也是重點扶持核心技術,以此開啟新能源車的全新賽道。

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長期的,競爭激烈的賽道,這個趨勢已經開啟。特斯拉的國產化將在第二個階段扮演重要角色,推動這一趨勢發展,加快市場進化的速度,拉昇中國智能電動車的供應鏈能力,進而有利於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培養,引爆產業化發展以及技術進步,甚至帶領行業向終極對手燃油車發起真正挑戰。

反觀置身其中的特斯拉,同樣面臨與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兩次博弈。以上海工廠火速落地為軸線,第一階段的博弈重點是“進門”,雖然過程兜兜轉轉,但最終還是說來就來了。後一個階段自然是進了門,能否在這個龐大的市場裡如魚得水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實現國產化只是第一步,到了這裡能不能吃到肉,到底能吃到多少肉,就各憑本事了。

消費者對特斯拉有期待不假,期待來自於品牌但忠於品質。擺在消費者面前的選擇並不少也是現實。經過這些年的培育,中國新能源車企與特斯拉雖仍存差距,但這種差距正加速縮小。特斯拉主動降價搶市場並非只是展現初來乍到的誠意,其實也是看到了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的今非昔比。

在馬斯克看來,減配似乎沒有那麼重要。“那些抱怨的人實際上並沒有選裝自動駕駛功能,如果選裝了,特斯拉會為他們免費升級為HW3.0芯片。”不過,他可能忘了一點,那些“抱怨的人”或許正在影響“不抱怨的人”,而他們心中可能暗生共同的疑惑:特斯拉是我們期待的特斯拉嗎?

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