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最近一个家长在群里抱怨:

  • 自家孩子什么都挺好,就是不爱和父母交流,不管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情,回家一个字都不说。有时候她觉得孩子看起来不太正常,就会特别着急地逼问,结果孩子不但不说,还有可能和她吵一架!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安静了,既不愿意主动和我们说话,甚至也不太愿意回答父母的问题。

父母越来越搞不懂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到最后,父母失去耐心,只能冲着孩子吼叫。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叛逆了,管不了了。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为什么孩子会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孩子不愿意听家长的话、不愿意告诉家长自己的想法,亲子之间出现隔阂,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在沟通方法上出了错。

其实,从会说话那天起,孩子们总是围着父母身边,有说不完的话。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掩饰。

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喜悦、悲伤,这是对父母的信任,但是很显然,不少父母辜负了这份信任。

当和朋友一起去玩的时候:

  • “妈,我今天和朋友出去玩了~”
  • “什么朋友?男的女的?成绩好不好?少和成绩差的同学玩!”

想和父母分享学校时的趣事时:

  • “爸,我们英语老师今天上课时发生一件超搞笑的事情,我给你讲······”
  • “上课就上课,不要嘻嘻哈哈的!你看看你英语这次考的,一次比一次差!”

当你想告诉父母你现在内心的烦恼时:

  • “妈,我这次考得不是很好……”
  • “我辛辛苦苦赚钱让你上学,你就考这点分,你对得起谁!”

在孩子需要倾诉或者帮助时,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状况,用自己的主观想法代替实际,他们默认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有时甚至以语言暴力或者身体暴力来回应孩子。

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逐渐流失。慢慢的,他们干脆就不说了。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无法和父母沟通你有多绝望?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下面几千个回答,每一个回答都是一个孩子无人诉说的苦闷和压抑。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 “说要放手,却还是死抓着你不放。”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 “你会觉得你们之间仅仅是血缘关系,却恨不得成为陌路人。”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 “每当我遇到什么麻烦,我的妈妈第一反应就是骂我。”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 “他们以为我更懂事了,其实我只是不愿意再说我的想法了。”

经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长大后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无话可说,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曾经给过孩子多大的伤害。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龙应台有一篇文章《母亲节》,里边提到她问自己的儿子安德烈为什么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安德烈就在母亲节这天给她画了一幅漫画作为母亲节礼物。

这幅漫画的名字叫《与母亲的典型对话》。漫画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 她说:“是鲔鱼呀。”
  •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 她说:“我加了芹菜。”
  • 我说:“我不爱吃鱼。”
  •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 我说:“好,可以走了。”
  •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 我说:“外面不冷。”
  •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妈妈觉得她说的都对,但完全没有没有关心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没有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即便说了很多,在儿子看来,这样的沟通,只不过是父母的唠叨。

如果每一次的沟通,孩子的需求都不能被听见、被满足、被解决,那么孩子干脆什么都不说,更不会主动和父母沟通,至少这样不会承受父母带来的二次甚至多次伤害。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们经常会觉得很委屈:我全都是为了孩子好,我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跟他说,道理讲了一大堆,但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听我说?

其实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在用一种自己并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虽然他们并不想这样。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说:“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出现问题,常常不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技巧。”

所以说,爱需要技巧,沟通也需要技巧。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正确地表达爱,如何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呢?

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也许可以帮你解开谜团。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海姆·G·吉诺特的代表作。这本书也被誉为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教子经典,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养育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而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和你一起共读这本书。

私信我们即可参与共读。为爱放下一小时,每周共读一本育儿经典。


火大,说几十遍娃都不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养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削弱孩子的自信,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理解孩子的观点,帮助他们专注并解决麻烦!

《孩子,把你的手》给了我们家长面临教育的两难处境时可操作性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它还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推荐每一位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朋友读一读这本经典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