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文 I 人文視角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商務印書館和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1897年,商務印書館創立於上海,它的創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

商務印書館的發展中,有一個人曾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人便是王雲五。1921年,在胡適的推薦之下,王雲五得以進入商務編譯所工作。王雲五在商務印書館幹了25年,在他的管理之下,商務印書館逐漸走出新的輝煌。

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王雲五堅持以“教育普及、學術獨立”為出版方針,在他的主持之下,不僅出版了令世人矚目的《萬有文庫》《中國文化史叢書》《大學叢書》等大型叢書,他還引進了不少國外書籍。

1888年7月9日,王雲五出生在上海一小商人家庭。王家時代耕讀,他的父親王光斌棄農經商,在上海開了一個小店。當王雲五出生時,家中已經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了。

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當時他的大哥年長王雲五9歲,正好成為王雲五最好的老師,在大哥的影響下,他相繼讀了《千字文》、《三字經》等書籍。偶然有一天,大哥講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段話時,王雲五似乎深有感觸。

這時王雲五的表哥陸皓東在廣州被捕後並遭到清政府殺害,隨後王雲五說道:“那個西太后把臣民當作土芥,臣民為什麼不把她視同寇仇?陸表兄的舉動只是要殺人民的寇仇,怎算得是造反呢?”

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王雲五的大哥,覺得他這麼小,怎麼會有如此想法,就把這件事告知了父親,以此防止日後王雲五走錯了路。1897年,在王雲五9歲時,家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王雲五的大哥在回鄉參加鄉試時,不幸病逝在家鄉了。家鄉的人認為王雲五家中不應該違背天意,從此就不再讓王雲五走讀書這條路。之後把王雲五送進私塾,讓他多認識幾個字,這為他後來進入商務印書館打下了基礎。

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人們多認為王雲五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出版商,但是他後來卻選擇了從政。而他這種從政的心理是扭曲的,他在政壇並不算如意。後來他又再次迴歸文化產業時,又再次如魚得水。

也許王雲五註定是和出版業有著很大的緣分,之後王雲五也一直和出版打交道。王雲五除了在出版事業上,做出了很大貢獻外,他教育子女方面更是獲得世人的讚譽。

他是民國“博士之父”,娶了一對姐妹花為妻,培養出7個博士生

王雲五在臺灣,有著“博士之父”的稱號。他是第一個倡導設置博士學位的建議,由此能看出他在教育方面的遠見。另外,他還娶了兩位妻子,為他生育了七子兩女9個孩子。

在當時王雲五的兩位妻子,還是一對姐妹,分別是徐淨圃、徐馥圃。王雲五能娶到一對姐妹,也是當時轟動一時的佳話。在他9個孩子中,他培養出7個博士。

不得不說,王雲五的一生,是比較讓人羨慕的,娶了一對姐妹花,而且各個子女都很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