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背景視頻:千古舜帝


舜帝像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女媧發明萬物皆成善。卻有一犀牛在珠江源頭臨武作怪。原來珠江支流武水源頭乃一福地,蓋自開闢以來,此地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自成一寶地。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有一犀牛過此,雖無甚知識,卻也知這兒好處,於是便定居於此。每日只是食草木,飲澗泉,採樹果,覓良食。又因身大體高,好勇鬥狠,成為此處百獸之王。又合該它走運,一日在水中洗澡之時得了一寶,乃當年女媧留於此地的一把梳子。這梳子卻甚是奇特,每把梳子梳理身上毛髮之時就會舒服無比,並不知不覺中增加梳者的功力。這犀牛雖甚無知,卻不知為何對這梳子卻甚喜愛,常爬下身去碰梳子。而此處水源因有這寶物之故也漸漸有了靈氣。試想,犀牛每日到這兒洗澡,又用梳子碰毛髮,豈有不得益之理?於是,日積月累,犀牛漸漸成精,修成了人形,但他的功力卻還沒有到修成人性水平。不知多少年過去了,犀牛一直在當地作威作福,招兵買馬,佔水為王,漸成當地一霸。當地百姓懼怕犀牛王淫威,每以酒肉奉獻,否則身將不保。百姓都意欲生啖犀牛之肉,也先後有不知輕重的年輕壯漢或單身或成群去挑戰,非但沒有成功,反而還害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話說當時天下大勢,黃帝打敗蚩尤後成為中原盟主。黃帝死後,禪位於堯;堯死後,傳位於大仁大慈者舜。那便是後來南巡天下修身持大道的舜帝。傳說舜帝有三頭六臂,力氣奇大無比。當時,聽得臣子報告說湘南有犀牛怪作亂,便決定南巡天下。舜帝帶著幾千精兵強將,一路上浩浩蕩蕩,威威武武,見妖殺妖,見怪殺怪,不知為天下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卻說有一日,舜帝突然想到:“我這一路行來主要是奔犀牛怪而來,要是我的精兵強將一去便將犀牛怪嚇跑了,又跑去危害別地生靈,豈不是老夫的過錯?”便定下計策,自己單槍匹馬闖到武水河畔把犀牛怪殺了,卻才宣告天下,豈不更大快人心?於是,舜帝便把臣子們招來商量,大家都說好。事不宜遲,當下舜帝便乘著白龍,轉眼便到了武水河畔。

當時卻有一落腳地,乃是後來名揚天下的舜峰山。舜峰山雲蒸霞蔚,青煙裊繞,乃是武水河與武水源頭“長河”的分界線。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那犀牛怪就住在長河一山澗裡。舜帝下了白龍,任由白龍耍去,自個卻變做一俊逸書生。見一憔夫,問明犀牛怪方向,就對直而去。走不多遠,便見到那一個山澗。有一首詩寫那景緻:“涓涓寒脈穿雲過,陣陣清波映日紅。聲搖夜雨聞幽谷,彩雲朝霞眩太空。流歸細水煙波去,歐鷺相忘沒鉤逢。犀牛長住多作亂,舜帝南巡除此怪。”舜帝見了這翻景緻,不禁叫道:“真個好山水!”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然馬上又想到這麼好個地方,卻叫無惡不作的犀牛怪霸佔,當真是暴殄天物。氣不打一處來,當下便一掌向水中打去。你想舜帝多大的本領,那犀牛怪只覺得地動山搖,水府裡無一點安寧,家居擺設倒了一地。於是披掛盔甲,提了一條鐵棍,破水而出。見了舜帝,順口便罵:“何方鳥人,壞我水府?”舜帝在旁,見他那模樣,只見:頭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牛眼光如明鏡,一隻牛角硬若金剛。口若血盤,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犀牛王。

舜帝見了他這般模樣,一聲冷笑,當下就變回原樣,提叉在手道:“好個犀牛怪,可認得我否?”犀牛怪看處,卻是:頭上戴一頂艾葉花斑豹皮帽,身上穿一領羊絨織錦叵羅衣,腰間束一條獅蠻帶,腳下穿一對鹿皮靴。環眼圓睛如弔客。圓須亂擾似河奎。懸一囊喂藥弓矢,拿一杆點剛大叉。雷聲震破山蟲膽,勇猛驚殘野雉魂。看官你想,這一身著裝豈不是一慷慨悲歌的豪爽獵人模樣,為何堂堂上國之帝王也是如此著裝?原來,舜帝體恤百姓愛民如子,儉樸不喜豪奢,一心一意與百姓水乳相融,故而這般打扮。不等犀牛怪答話,當下又道:“我就是受命於先帝,為民做主的舜帝。今日便是你這妖魔鬼怪的忌日,你領死吧!”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更不打話,一叉就向犀牛怪胸口叉去。犀牛怪一向便好勇鬥狠,見舜帝說打便打,也激發了心中的惡氣,當下也提棍向前殺去。只見一個降妖叉殺將來,一個混鐵棍殺將去,好一番龍爭虎鬥。那個說:“無事休管閒事,惹火了老子,老子生吃你的肉!”這個道:“武水多好個境地,卻叫你個無知怪物強佔,寡人要為民除害!”一個要殺犀牛保子民,一個要殺舜帝好休息。有詩云:語來言去愈無情,無仁無義皆生岔。犀牛棍起賽蛟龍,舜帝叉迎神鬼遁。初時爭鬥在水上,後來齊駕祥雲端。半空之內顯神通,五彩光中施妙運。兩條棍叉振天關,不見輸贏皆傍鬥。這個三頭六臂,那個手腳並用。正是相逢真對手,正遇木源流。兩人各騁神威,鬥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日,那犀牛怪實在累不過,虛晃一棍,轉身飛入水中。舜帝也不追趕,回到舜峰山上。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那時,舜帝的隊伍已到,舜帝吩咐下去,將犀牛怪居住的山澗團團圍住。更有附近百姓,聞得至尊來此殺怪,紛紛拿了酒食供奉舜帝及其將士。如此過得幾日,犀牛怪一直賴住山澗不出,任憑舜帝及其將士如何叫喚辱罵。舜帝一時也想不出什麼法子,卻也不急。每日裡無事時便去民間採集民意,看自己處理國政時還有哪些疏漏,只等除罷犀牛怪便一一改正。

這一日,舜帝在舜峰山上閒遊時,聞聽得山頭那邊傳來當地土著的山歌之聲,不禁想起一個主意來。立馬駕起祥雲,回到住所,吩咐一親近將士駕著自己乘坐的白龍,迴轉京都去拿一個物事來。你到那是什麼物事?原來卻是一把瑤琴,此物乃是舜帝親手所制,彈奏此琴之時最能擾亂妖怪心性,摧毀敵人的鬥志。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不日,那位將軍便將瑤琴取了過來。舜帝大喜,當下便令將士搭臺建壇,在壇中間擺一長桌一石凳,居中一坐,便彈奏起來。這便是後來名垂千古的《南風操》。只見舜帝十隻妙指在五絃之間來回撫動,口中吟唱道:“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雖然舜帝此舉要旨是要引犀牛怪出來,但不自然間便把自己的一腔憂國憂民的情懷錶露了出來,尤其聞得“南風之薰兮”句時,但覺其樂融融,直如春風撲面。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在眾將士聞得此樂熏熏然時,犀牛怪在洞府之中卻狂努不止,它最聽不得這些憂國愛民的話語,內心深處覺得這不過是浪得虛名的偽君子鼠輩作為,自己任性而為,關舜帝鳥事,只是情知自己不是舜帝對手,這才甘願做個縮頭烏龜。此時聽得舜帝的嫋嫋琴音,心中大怒,一時也忘了自己不是舜帝對手,一聲大喝,當下又破水而出。舜帝見犀牛怪果然中計,也不打話,飛身便向犀牛迎去。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這回卻是個鬥法力。只見那怪催動法力,將長河之水運動起來,漫山遍野,鋪天蓋地,那水洶湧澎湃,水聲有如驚雷。舜帝卻一點不慌,水來土淹,兵來將擋,手裡捏了個訣,發動真言,口吐咒語,一時那漫山大水通通轉向犀牛怪居住的水澗,更有四堵土牆將那水圍了起來,淹死不少怪物的子孫及數不清的水族魚蝦。看官不禁要問,魚蝦怎淹得死?卻是舜帝咒語之故,只有那些心地善良的魚蝦才保得性命,那些居心叵測龜頭鬼腦善於阿諛奉承爾虞我詐的魚蝦卻難逃身死之禍。那怪見水淹之計不得授,又發動法力,捏了個訣,將許多山石移將過來,如排山倒海般擊向舜帝。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舜帝看那大石來的險惡,自己法力不能力敵,卻變作一隻大鳥沖天而起,避過了這一場大劫。回頭一看,本來是平平的一片良田,被山石一擊,登時便成了一座小山包。待回過神來,犀牛怪又引了大石飛到,舜帝正籌劃如何躲過之時,突見自己乘坐的白龍飛來,於是計上心頭。當下便飛向白龍,對白龍使了個眼色,白龍立即感悟,張開大口噴出匹煉般地大火來。但見那股大火團團圍住山石,不等山石飛到自己十丈開外便已化為灰燼。犀牛怪來不及變動真言法力,舜帝早已經從側身飛奔過來,順手一叉便將犀牛的心臟叉穿。那犀牛怪好生厲害,心臟被叉穿了還不死,只是從半空中摔將下來,在地上亂滾亂爬。舜帝拔出降妖叉,飛自空中,然後奮起一叉,如閃電一般,早將那怪的頭釘在地上。沒想到那怪還是不死,四腳在空中蹬個不停,尾巴左右擊打草地,一時四周之土如被犁過了一番,玷汙不堪。這般的擊打卻把地下一位土地仙給惹煩了,只見一團蘑菇雲破土而出,一人從雲中走了出來,卻是當地的土地公公。那土地向舜帝一拜道:“大帝有所不知,此怪受天地靈氣,更有當年女媧娘娘忘於此的一把寶梳,所以總是不死。只要將此物取下,此怪不多時便會一命嗚呼。”舜帝命一將士去搜犀牛怪之身,果然在頸下搜出一把梳子來。那梳子一離開犀牛怪之身,犀牛怪一陣抽搐,當下變回犀牛,不一會便嗚呼哀哉了。舜帝接過梳子便往身上放去,心想得了這一寶物,卻也不虛此行了。且說隨後,舜帝即搬師於舜峰山。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當時,舜帝志得圓滿,乃重建高壇,於高壇之上擺設酒席,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舜帝數十杯老酒下肚,突然心血來潮,命撤去酒席,擺上五絃瑤琴,叮叮咚咚的便彈奏起自己最得意的大作《大韶》來。在座賓客將士聞得此樂,無不擊節相和,笑逐言開,內心中都在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無獨有偶,嘉賓們在此擊節相和,卻有一眾鳳凰從遠方飛來,在天空中穿行為舞,並呻吟鳴唱助樂。

舜帝一曲唱罷,端起琴桌之前的老酒一飲而進,大聲慰嘆到:“痛快!痛快!”正在這時,一片羽毛從翩翩起舞的鳳凰身上掉了下來,剛好落在舜帝的空杯裡。

舜帝放眼看去,只見那羽毛光滑亮麗,心中一喜,當即從口袋裡拿出四個心愛的石頭,連同羽毛一起賜予了當地百姓。當地百姓受寵若驚,待舜帝走後輪流抱石伏羽,七七四十九天後竟孵出了四隻美麗異常、貌似鳳凰的小鴨來。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這些小鴨棲息於舜峰山澗、武水溪畔、珠江之源,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了下來。當時便有崇拜舜順英武的百姓抓了數只來獻予舜帝,舜帝立即派人加以作料烹調成美味佳餚。舜帝吃後讚不絕口,並欽點命名為“臨武鴨”。臨武鴨即今八大名鴨之一。臨武鴨體形大,軀幹長,後軀比前軀發達,呈圓筒狀。頭較長,眼突出明亮,嘴稍寬,尖端微下,尤以公鴨更為明顯,因而亦稱“勾嘴鴨”。頸細長,腳粗大,喙和腳多呈黃褐色,皮膚白色,羽毛緊貼。

郴州舜帝傳說:舜帝南巡之大戰臨武武水源犀牛怪

臨武鴨生長髮育快,產蛋多,肉質細嫩,鮮而不膩,嫩而不腥,味美可口。幾千年來,臨武鴨一直是皇家貢品,享譽湘南粵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