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冷秋月是陈忠实《白鹿原》里白鹿塬中医堂冷先生的大女儿。是鹿兆鹏的妻子,这是一场包办婚姻。


从故事一开始,冷先生为白秉德老人治病出场,到白嘉轩与鹿子霖土地买卖的中人,到与他们两家结亲,到他针灸无法医治鹿子霖,一直贯穿在故事中。


然而对于许多事件他都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他凭高超自信的医术行走乡里,一直被人们所尊敬,他倾尽所有积蓄,解救女婿鹿兆鹏也显示出他为人的义气与仁慈。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乱世里,需要有这样一位冷眼热心的大夫。这位白鹿塬上大气隐忍的名医冷先生有两个女儿:冷秋月、冷秋水。


鹿兆鹏受新思潮的影响,不满意父母包办的婚姻,虽然不是他主观愿意,碍于情面,父亲鹿子霖和爷爷鹿泰恒软硬兼施地逼迫下,他娶了冷先生的女儿冷秋月回家。但他依旧不能接受妻子。


鹿兆鹏一心觉得革命者是伟大的,他自己有崇高理想,反抗包办婚姻,拒接与妻子同房,把冷秋月抛在家不见。


冷秋月在那个时代是大家闺秀:读过书、性格温和、长得很漂亮,谁能娶到她就是幸福的象征。然而她遇到了鹿兆鹏婚后守活寡,结局却很悲惨。冷秋月最终在疯癫状态中凄惨死去,令人扼腕叹息。


1.娘家人断了关系,陷入绝境没有退路


冷秋月的不幸与父亲作主嫁给鹿家,眼看女儿被冷落却因为丢不起人,也因为当时塬上的习俗而拒绝让女儿回家。甚至女儿发疯,还被冷先生施药毒哑,最终悬梁自尽。

身为父亲,冷先生认为女人就要"在家从父,出门从夫"。


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了有实力的人家,本以为为她们找到了依靠,因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儿出了门,就与自己无关,再也不便插手管别人家的事了。


如果管女儿婆家的事情就会得罪亲家,影响两家的关系。而自己是外来姓,得罪了有权有势的鹿家既驳了自己面子,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冷先生不想得罪,也得罪不起。而且"活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只要嫁了人,就跟娘家再无瓜葛。


听说女儿的不幸遭遇,他又气又愤,怕女儿被休回家,丢了自己的老脸,这可以证明是自己管教无方。女儿的行为让自己蒙羞,不但不为女儿着想,反而觉得不能让她乱说了丢脸而药哑了女儿。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讲友情重义气的他要顾忌自己男人的面子。对鹿家气愤却拿自家女儿出气,想让对方自省,这是许多无力反抗的人才会发生的行为。


冷医生之所以姓冷,也是作者的有意所为。

中国自古以来娘家婆家分得清清楚楚。女儿出嫁了就是婆家的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成了人家的媳妇就任由婆家处置。


有的女儿被虐至死也不会出面,只能认命。女儿在婆家被欺负了也认为这是女儿没有做好,丢了自己的脸。


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还有存在。比如在农村有些拆迁户分钱时,把大部分给儿子,少许给女儿,或者全都给儿子不给女儿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现在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儿子女儿都有相同的继承权,但是生活中还是有父母偏重儿子轻视女儿,因为女儿是别人家的。


在城市父亲待女儿已经有所改观,"女儿都是父亲小情人"。有娘家这条退路,女儿不用在婆家受苦受难,这是那时的女儿所望尘莫及的。


有的条件比较好的娘家,骄横跋扈的女儿在婆家甚至耀武扬威,动辄以离婚为威胁,因为男多女少而自傲。


2.又羞又愧又恼,矛盾的心理煎熬得失去了正常的理智


原著中鹿兆鹏和冷秋月虽一直保持未相见,实际上还是发生过一次实质性的夫妻之实。

但也就是这一次,对宣泄欲求的渴望,已经占据了初尝合欢的少女的心。但现实是从此后鹿兆鹏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身边。


本来就难以忍受饥渴的情况下,碰巧赶上鹿子霖喝酒无意中对儿媳进行冒犯,那是风流成性的惯性使然,鹿子霖本无此心,但秋月却当真了。


之后公公酒后冷处理,让秋月受到了屈辱。一气之下给公公的饭里加了麦草,寓意为:吃麦草的是牲口。


爱面子的鹿子霖被儿媳妇指牲口,怎能甘心?又不便发作,姜是老的辣,他就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儿媳摸不透他的想法,受了委屈无处宣泄,总想着事件发生的过程,饱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


因为渴求解决生理的折磨,一改之前拒绝公公轻薄的矜持,想主动勾引公公。


结果公公不予理会,本就是风流成性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她的用意。是不服被指牲口,也怕对不起亲家。便以彼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让儿媳吃了草。


家庭声望极高的秋月,对生活中的男女之事有一定的认知,被公公冒犯,加之勾引不成反被辱,心理压力山大,所有的屈辱无处宣泄,在心理生理双重打击下,终于被逼疯,成为了那个时代被遗弃没有爱的女性的样子。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3.期待过反抗过,最后凄惨死去,是对女性生活的展现


冷秋月外表恪守礼教,内心极度挣扎纠结,疯癫自杀。是原著里面最可怜、也最可悲的女子,让人怜悯。


鹿兆鹏和冷秋月有一夜夫妻之实的,但冷秋月没有怀上孩子。鹿兆鹏从塬上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鹿家。


她对鹿兆鹏还怀有幻想,可是日盼夜盼却怎么都没有盼回自己的丈夫。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冷秋月的凄惨令人想起了那个一辈子没有与大文豪丈夫鲁迅圆房的妻子朱安,因为没有爱情,在幻想中生命枯萎凋谢。


从个人的性格上来说冷秋月比较内向,得不到的东西成为了幻觉,希望自己有个出口处,却处处碰壁,自己的性格又懦弱胆小无力,有一定的知识使得她要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敢过份反抗。


冷秋月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名字。秋风起,人世间萧瑟凄凉。她一登场就遵循父辈订下的娃娃亲,被鹿兆鹏毫不情愿地娶进家门,最终导致悲惨结局。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妹妹冷秋水就有所不同。冷秋水是《白鹿原》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她是名医冷先生的二女儿,也嫁给订下娃娃亲的白家二儿子白孝武。


冷秋水敢于反抗和抗争,与老实稳重愿意在塬上生活的白孝武幸福地在一起,在传统和变革中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女性形象。


冷秋水和冷秋月两姐妹的前半段人生都一样,养在深闺,不抛头露面,嫁的人不同却发生了重大转折。


冷秋月嫁给了要干大事的自由人鹿兆鹏,冷秋水嫁给了心系这片塬的白孝武,冷秋月的人生孤独寂寥,而冷秋水则是享受在幸福里。


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体验,女人的痛苦不仅仅受自身的性格影响,更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女性能不能幸福,来自于怎样对待社会对女性的约束,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从《白鹿原》冷秋月的悲剧人生,看社会发展对人生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体说会影响到人的爱情观,影响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社会进步了,文明程度提高,人性才会变得更加完好,每个人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女人需要做到经济、思想、精神独立,社会上才不会有怨妇存在,也不会再把不幸福的原因推到男人身上。


人们对女性生活状态的要求提高了,女性对自己的需求有所认知,不再任由摆布,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改变社会观念,尽量做到男女平等,像冷秋月这样的悲剧才会减少或杜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