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致敬經典,尊重傳統······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女神叫德墨忒爾,她是農神。德墨忒爾掌管四季更迭,她可以讓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只要得墨忒爾辛勤勞作,大地便是一片生機。有一次,農神的女兒被宙斯私自許配給冥王哈迪斯。女兒下落不明,德墨忒爾悲痛不已,她的哀怨使萬物停止了生長,大地一片灰敗、黯然。農神在歷盡艱辛之後,終於找到了女兒。但是,女兒每年的三分之二時間用來陪母親,這時農神心情好,大地便春意盎然,女兒三分之一的時間不能陪在女神身邊,女神身心憔悴,大地便一片灰敗、沉寂。

春,就像一朵亟待採擷的芬芳著的花兒,盛放在陽春三月裡······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春,是生命,是希望的象徵。然而,卻也是一個極具悲情的“牢籠”。在蕭紅的《小城三月》中,當北方小城迎來新一年三月,翠姨帶著執念與不甘,淪為了故事中的一抹悲涼。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翠姨是一個悲情色彩異常濃厚的人,作者細膩而深刻地展現了一個女子在愛情邊緣徘徊猶疑的苦痛與彷徨。翠姨自卑、怯懦,有愛而不敢言,遇“春”卻欲拒還迎。“貌合神離”的她,一步步將自己越推越遠。

《小城三月》中,翠姨作為包辦婚姻和封建社會下典型的東方女性代表,她所生活的年代,恰逢新思想和舊觀念相互擦撞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過度地帶。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關於民主、科學的一次覺醒和爆發,剔除封建制度的枷鎖,跳出舊制的束縛成為時下主題。

翠姨,她既不屬於滯後、固守的一代,卻又很難真正挺進先進青年的行列,這樣的的身份,自帶某種“尷尬”屬性。不僅翠姨,包括“我”的表哥,一個深受先進教育的青年,也是被禁錮在這種束縛之下的。

即使民主與科學的苗頭有了萌芽,但從固守的傳統向思想的開化依舊任重道遠。封建與文明之間的這片緩衝地帶就像一片泥淖,翠姨和表哥,都是“泥淖”中的水草,是被湮沒的其中之一二。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這是時代的意志,也是時代意志下小人物的命運。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一)

01、翠姨“內耗”,是將自己推向窮途末路的直接原因

嫻熟、安靜,翠姨是典型的傳統型女性。恪守父母命、媒妁言。她的人生,應該和每一個普通女性一樣,按部就班地走上自己的婚姻之路。這是大多數人的常態。

假如堂哥(大學生群體)不曾走近過她並和她產生交集,那翠姨的命運或許會平坦很多、不會夭折在豆蔻年華里。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了大學生的舉止、文明,翠姨又如何願意再退一步,蜷居回原來的地方。退一步固然可守,但那裡不再是靈魂的棲居之所。所以在她身後是妥協,是不願就此屈從,遠方彷彿近在咫尺,卻又像遙不可及。這便是她的“尷尬”處境。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關於她的未來對象,又小又醜,她自己也難以捉摸。這是典型的封建愛情和婚配,完全沒有任何過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戀愛期。或許,見過一次。抑或,再見就是洞房花燭夜。

因為堂哥,文明的種子在她心底落了地。較之他的那個對象……這種婚姻,令她恐慌害怕;關於人生,就像豪賭。

翠姨的進步意義,在於她內心已經萌發了兩種意識相互辯駁的聲音。

堂哥(大學生群體)的出現,為翠姨波瀾不驚的生活打開了另一片天地。那裡,別有洞天。她,就像嚐到過糖果的孩子,無論如何再也不願意丟棄那一份甜。

02、集潮流、舊觀念於一身的矛盾體,魔鬼與天使同時蟄伏

內向、敏感的性格成分容易讓一個人向內求知。翠姨的世界,純粹而乾淨,矛盾中夾雜著孤苦。無論是女紅,抑或情感,都處於被動狀態,對於所愛所求不能坦然表露。

1、不管什麼新樣的東西到了,她總不是很快地就去買了來,也許她心裡邊早已喜歡了,但是看上去都像是反對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

2、他早就愛上那絨繩鞋了,不過她沒有說出來就是,她的戀愛的秘密就是這樣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帶到墳墓裡去,一直不要說出口,好像天底下沒有一個人值得聽他的告訴···

俯拾皆是的細節描寫,人物行為、言談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子豐富的內心活動。因為翠姨的內向,讓她太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反而,正是因為她明白自己所求,才一次次讓自己身陷痛苦和矛盾之中。這種與自我的博弈、內耗,本就是一種損傷。翠姨就像一隻鼓足了氣的氣球一樣,所有的情緒都自己消化,沒有自己宣洩的“豁口”,最終迎來了碎裂。

她的內心一直充斥著鬥爭的聲音,無論從身體抑或心理層面來講,她都掙扎在希望與絕望的灰色地帶。魔鬼與天使同時蟄伏在她的身體裡···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對未知的恐懼,來自她已經涉足過堂哥的世界。同時,對於所嫁非所願她猶疑而恐懼。在這種跌宕起伏中,她的病癒發嚴重,一如病榻之上的林妹妹,最終撒手人寰。

03、新文化、新思想淺嘗輒止的薰陶,“銅牆鐵壁”是不可逾越的內心壁壘

傳統,於翠姨來說,就像封印不可解除。“我的母親”和“外祖母”只是外力,秩序的固守者。她們以過來人的身份意欲將亙古不變的規則嫁接到後輩身上,打著為孩子幸福著想的旗號,以為自己的人生規則便是正確,而且應該理所當然地被他們去複製。因為千百年來,向來如此。作者所要傳達的,正是舊制下根深蒂固的病態觀念凌駕於現實之上的悲哀。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一如魯迅先生的拷問:從來如此,便對嗎?

蕭紅作為魯迅推崇的一個女作家,翠姨如同一根針一樣刺進麻痺和愚昧的羽衣上。所以,這裡有關於作者的一種英雄主義。即破滅,亦是成全。蕭紅,民國時期的才女,年僅31歲就結束了短暫的生命。小城三月,正是她在病床上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一如她的愛情和人生,充滿坎坷崎嶇。翠姨的結局,是最嚴厲的否定和諷刺。

“新青年”的新,在翠姨身上,是新鮮的物什,是時下流行的衣服,也是飯後茶語的琴棋書畫、女紅···同時,也有對於知識的渴望。

堂哥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青年,能說俄語,穿著得體,他是翠姨心底的紳士。但翠姨並沒有讀過太多書、上過太多學,很多時候,她的認識只停留在表象,並沒有與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和“民主”接軌。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教育、文化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於促進人的認知解放,打破思想的束縛。顯然,翠姨只是淺嘗輒止,如蜻蜓點水一般只看到了堂哥的明亮、得體,但對於認識的核心層面,只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以,翠姨的進步,只是邁出的試探性的一步,她並沒有徹底地走出自己。既然是想要尋覓另一片世界,就要以另一種人生姿態去劈風斬浪。可是,她並沒有。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二)

“多餘人”堂哥,新青年的外衣下,依舊是不曾掙脫傳統鏈條的靈魂

堂哥,接受先進教育的大學生。在當時,他屬於走在社會前沿的新青年。無可厚非,就對待翠姨來看,他是心存愛意的。但在對待感情問題上,卻顯示出了一定的遲鈍和麻木。翠姨病情加重之時,對於世俗,他依舊在考慮別人眼光。作品中,通過“我”的母親的視角將這一隱匿的信息見縫插針地表現了出來。

1、翠姨越來越瘦,哥哥到外祖母家去看了他兩次,也不過是吃飯、喝酒,應酬了一番。而且說是去看外祖母的,在這裡,年輕的男子去拜訪年輕的女子,是不可以的。

2、母親曉得年輕人是拘泥的,或者是不好意思去看翠姨,也或者翠姨很想看他的,他們好久不能看見了。

3、他剛一伸出手去,翠姨就突然地拉住他的手,而且大聲地哭起來了,好像一顆心也哭出來了似的。堂哥沒有準備,就很害怕,不知道說什麼,做什麼。他不知道現在應該保護自己的地位,還是保護翠姨的地位······

堂哥,他是有枷鎖的,並沒有真正剔除封舊制的鏈鎖。

俄國作家普希金筆下有一個叫做奧涅金的“多餘人”形象。多餘人指的是先進的社會青年,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靠前,極力想要掙脫腐朽的生活,但他們迴歸現實的時候,又發現自己無能為力。也就是說,他們屬於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多餘人”這一形象的存在,有著共通的、深刻的社會原因。19世紀的俄國,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盪。一方面,知識分子想要改變凋敝、滯後。他們有才識,有個性。同樣,我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文學史中,“多餘人”形象如出一轍。堂哥在對待翠姨的感情以及在傳統觀念和家族綱常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妥協,讓我們可以覓得見“多餘人”形象的蛛絲馬跡。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三)

《小城三月》,作者是如何渲染其悲劇藝術色彩的?

1、首先,特定環境、背景下特定人物。翠姨,處於社會性質重新“洗牌”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歷史的座標軸上,正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末梢。民主、自由的思想與傳統舊制相互碰撞,加之社會秩序混亂,階級矛盾重重。這樣的背景下,翠姨的人物形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她既是傳統的恪守者,也是新青年的代表先驅。

2、意象的顛倒。春,是希望,是孕育生命的季節。但作者一反常態,在希望到來的春天,卻是翠姨夭折的季節。作品中有多處關於春的描寫。消融的冰、楊花、蒲公英、榆錢樹······意象的描寫,使得行文如同流水一樣,色彩明麗。在這種歡快的節奏中翠姨的人生一步步淪陷,她的命運悲劇悄然而至。這種反差,使得悲劇色彩進一步加深。

《小城三月》:心之所向,皆為桎梏;翠姨揹負了一個時代

3、語言明麗、文字極富畫面感。《小城三月》中,作品瀰漫著悸動的美麗。詞藻優美,悽美明麗。作者以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元素為主,對於景色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不禁讓人融入到詩情畫意的春日畫卷中去。結局的落差感,使得短暫和淒涼的氣氛得到進一步渲染。翠姨,就像北方的小城三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4、翠姨的悲劇,是一場遺憾。但凡是堂哥、抑或翠姨,或者作為長輩的父母們,只要能捅破年輕人之間的那層窗戶紙,結局就會是另一番模樣。文中,“我”的母親曉得年輕人拘泥,她已在心底猜疑著他們了,終究因為無動於衷,只能釀成悲劇。可謂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