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导语:匈奴是我国汉朝时期一支存在于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政权,从秦朝时期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却匈奴七百里到后来汉高祖折戟白登山,直至汉王朝如鲠在喉,短短数十年,匈奴如何从北方草原一跃而出,成为此后百余年里中原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

实际上,从西周时期开始,西北的戎狄就已经威胁到了中原王朝的安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也是被西北的犬戎结束了生命。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先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借此成为天下霸主、号令群雄,可见当时的西北戎狄确实对中原具有相当大的威胁

然而,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扰还只是零散的,无组织的,对中原王朝的根基并没有太大的威胁,只是中原的百姓对这种异族的骚扰不胜其烦。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然而,当西汉政权在秦末战火中淬炼出来,正要冉冉升起之时,北方一个由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也在迅速崛起,并在汉高祖志得意满之时,给了中原王朝当头棒喝:

刘邦三十万大军折戟白登山,汉朝大军铩羽而归!

实际上,刘邦要是打得过那才是怪事。

当韩王信投降匈奴之后,气急败坏的刘邦亲自纠集32万大军,以他一贯的作风准备御驾亲征。

他显然低估了匈奴的实力,刘邦的32万大军虽然刚刚经历了楚汉战争的洗礼,战斗力强悍,但是中原军队毕竟是以步兵为主,这是中原缺少战马的现实决定的。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反观匈奴,一共40万大军,清一色的骑兵装备。也就是说汉朝大军还在小米加步枪的时候,匈奴已经提前进入到了机械化战争时代。这种装备等级和人数上的差距决定了刘邦的这次出征必定失败。

《汉书-匈奴列传上》“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白登山之战的惨败,对中原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这种打击并不在于身体上,而是在心灵上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如同当年的海湾战争,当其他大国都准备喝啤酒看笑话的时候,美国一场外科手术式打击,惊的东方大国目瞪口呆,原来战争还可以这样打!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这场惨败之后,刘邦慌不择路的跑回了长安,立马派娄敬带着中原的美女和奇珍异宝前往匈奴和亲。

既然武力上没有任何胜算,只能依靠财物暂时拖延匈奴侵略的步伐。

至此,汉王朝在近七十年里不敢出击匈奴一次,即使匈奴屡屡犯边,也只敢远远站在边境线上,望着匈奴大军远去的方向弱弱的骂上几句,连匈奴的马屁股都没有瞧上过一眼。

《汉书-匈奴列传上》“又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中原人曾经连正眼都不愿瞧上一眼的北方蛮夷,在一夜之间变身成为超级大国,吓得汉王朝龟缩几十年不敢出击,只能忍气吞声呢?

今天,刺史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来分析匈奴这只草原雄鹰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

一、天时——秦汉交替之际中原大乱

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战乱和动荡,使得中原的老百姓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希望能踏踏实实过上安稳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苛税暴政在秦始皇死后迅速激发了全天下的反秦浪潮,中原人期盼已久的和平时光在仅仅持续十几年后又一次终结。

然而,这种动乱恰恰是北方匈奴喜闻乐见的。

原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避免北方遭受游牧民族侵扰,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却匈奴七百余里”,收复了被长期占据的“河南”地区,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浇灭了其向南发展的势头,以阴山、黄河为天然屏障,修建堡垒、烽燧,阻挡匈奴人的南下,使得中原农耕文明免受侵扰。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然而,秦末的天下大乱,使得骁勇善战的蒙恬大军在内战中被消耗殆尽,原先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再也挡不住匈奴的铁骑。

很快河套地区便再一次被匈奴人所占据,成为了草原部落入侵中原的前沿基地。

没有了黄河天险和阴山的天然阻隔,中原地区在匈奴骑兵的马蹄下暴露的体无完肤。从河套到关中区区四百余公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仅仅是三天的路程,但是汉朝的大军调集起来却要花上数月的时间。

刺史认为:正是秦末天下大乱为匈奴创造了南下扩张的机遇,从此黄河以南的河套平原及阴山脚下成为了匈奴右部的重要根据地。

二、人和——政治强人的出现和匈奴政权组织的建立

一个王朝的兴盛,少不了一个政治强人的引领,匈奴也不例外,这个政治强人就是曾经让汉朝君臣上下为之胆寒的冒顿单于。

在冒顿之前,匈奴还只是北方众多游牧部落里的一支,尚且没有国家的概念,更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而且同为游牧部落的东胡和大月氏甚至时常欺负匈奴,这也是为什么冒顿单于作为太子的时候是在大月氏为质,差点因为两国的交兵而身首异处了

《汉书-匈奴列传上》“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后有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亡归。”

由此可见至少在头曼单于时期,匈奴同周边势力的交锋中是不占优势的,所以当蒙恬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河南地区时,窃据在这里的匈奴部族毫无抵抗能力的向北退却了七百余里。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并不是当时蒙恬大军有多强大,而是此时的匈奴还很弱小,尚不能同中原王朝相抗衡。

可是,一切等到冒顿继位,就都发生了改变。这个政治上的强人,运用三步法,在短短十几年内,缔造了一个强盛的匈奴奴隶制政权。

第一步:军队建设

早在冒顿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有意识的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骑兵化部队,这支军队绝对服从他的命令,甚至让他们射杀单于也义无反顾。

正是由于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掌控,冒顿才敢于挑战其父亲头曼单于的权威,并在射杀父亲之后能够顺利平息内部的矛盾和敌对势力,成为匈奴部族的首领。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之后,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这支匈奴铁骑无往而不胜,向东击败东胡,向南吞并楼烦、白羊二部、向西击走月氏、向北收复丁零。

《汉书-匈奴列传上》“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于是冒顿知其左右可用,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皆随鸣镝而射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于是冒顿自立为单于。”

第二步:建立威望

光有军队那只是草莽,当年的项羽倒是有一支绝对忠诚的大军和一帮铁哥们,奈何项羽刻薄寡恩,刚刚大封诸侯,建立西楚政权,原本臣服的枭雄们又反戈一击,并且全部归到了刘邦的手下。显然,刘邦在诸侯之间的威望要高于项羽。

冒顿在继位单于之后,充分显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不仅要掌控军队,还要得到匈奴各级贵族的拥护,从而建立至高无上的权威。

恰恰在这个时候,狂妄的东胡想趁着匈奴老单于刚刚驾崩,新单于立足未稳,向匈奴索要地盘。对于冒顿来说,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将东胡作为自己树立威信的垫脚石。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经过一番征战,原先强盛的东胡彻底匍匐在了匈奴人的脚下,匈奴几代君主未竟的事业在冒顿手里变成了现实,随之而来的是其在匈奴民族中空前的威望,匈奴贵族也更加团结起来。

第三步:扩张势力

地盘的扩大是政权强盛、民族高度团结之后的必然结果,在冒顿之前,匈奴的土地仅限于蒙古高原的苦寒之地,不仅环境恶劣,而且物产稀少,匈奴要想强大,必须寻找更加富饶的土地。而南方河套地区的楼烦、白羊部落,西边河西走廊地区的大月氏就成了匈奴的下一个目标。

随着秦末天下大乱,南部少了中原王朝的压力,冒顿迅速挥军南下兼并河套地区的土地,并且在白登山击败刚刚夺取政权的刘邦,牢牢占据了河套的地盘。

紧接着,在国力不断强盛之后,冒顿不失时机的对曾经最大的对手——大月氏下手了,匈奴与月氏之战以全胜告终,昔日不可一世的月氏王被割下了头颅做成酒器,或许是冒顿想要报年少时的仇恨。至此,河西走廊地区也成为了匈奴的地盘。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西域诸国也不能幸免,匈奴征服了西域诸国,并在当地设立地方政权,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至此,匈奴的国势达到了鼎盛时期,冒顿的个人威信也在一系列重大胜利之后达到了顶峰。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为了使得匈奴对新占据的地盘进行有效的控制,冒顿在匈奴国内建立了一整套的奴隶制政权组织。

单于之下设立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分别统领东西两块领地的部族,王以下分设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形成了匈奴贵族核心圈的二十四长。这些贵族职位战时则是统兵征战的将领,闲时便是各个地区和部落的最高军政长官。

这一整套的贵族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匈奴能够对广阔的国土和民众进行有效的掌控,从而建立起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匈奴政权。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刺史认为:政治强人的出现和政权机构的建立,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草原民族得以在数十年里实现惊人的蜕变,成为了汉王朝其后最强劲的对手。

三、地利——横跨东西数千公里的势力范围的建立

在古代社会,两样东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土地和人口,匈奴民族能够在汉初的几十年里迅速崛起与地盘的不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冒顿单于经过一系列兼并和征服,相继夺去了东胡的辽东、幽燕地区,大月氏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曾经被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并且通过武力镇压,相继臣服了西域诸国。

在这几块土地中,数河套、河西走廊地区最为富庶。

阴山脚下以及黄河以南的河套平原是丰饶的牧场,水草茂盛。匈奴占领这里后,右贤王部便对这里进行了有效的管控,通过这里丰富的物产为整个匈奴部族提供了可靠的资源。这从元朔二年汉匈河南之战中,卫青俘获的物资中就可见一斑。

《汉书-匈奴列传上》“于是汉使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击胡,得首虏数千。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子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

区区一个河南战役,卫青所部便俘获了盘踞河套地区的右贤王部牛羊百万余头。

河西走廊地区曾经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乌孙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匈奴击败大月氏后,将其他部落驱赶到了西方,自己占有了这里肥沃的土地。匈奴右部休屠王、昆邪王以此为根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河西匈奴势力。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武帝继位之初,曾派张骞向西途径河西走廊出访西域,然而刚踏足河西地区,便被匈奴人扣押,十多年后才乘乱逃脱,然而,当张骞从西域返回途径这里的时候却再一次被俘。由此可见,匈奴在河西走廊一带已经被匈奴全面控制,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几乎完全被封闭。

匈奴另外一个重要基地便是西域。

在汉朝通西域之前,匈奴抢险控制了西域诸国,并在、焉耆、危须、尉犁等地设立僮仆都尉,强迫西域诸国向其缴纳赋税,供养匈奴的大军,西域实际上成了匈奴对外扩张的后勤基地。

在匈奴的鼎盛时期,成为了东起辽东、西至里海、南括河套平原、北达贝加尔湖的庞大帝国,在这庞大的土地上有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等众多丰饶的土地,为匈奴的强盛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解读匈奴民族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匈奴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在强人冒顿的带领下迅速走向鼎盛,成为了横亘在中原王朝头上的一座大山。自此,中原王朝与其进行了百余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直至一百多年后的一天,昔日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终于向汉朝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