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的由来

“清真”二字,是我国回族经常用的一个词,过去,泛称信伊斯兰教的民族为回回,把他们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现在专卖回民食品的商品,也标上“清真”二字,那么“清真”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清真”的由来


明末清初时的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是用汉文著书译著伊斯兰教义的早期著评家之一,著有《清真大学》第书,清初的伊斯兰教学者马注,也译著了《清真指南》,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历史、哲学和法律等,这些学者在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时,曾说:“盖教本清则净,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无污,真正则不偏不倚。以无垢无倚之正通行于国,若菽粟之于水火……”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所以伊斯兰教徒把自己信奉的宗教称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打那以后,“清真”二字在我国许多地方流传并逐步成为泛指回族的一种专门用语。

“清真”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