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網課進行到第二週時,很多聲音開始說疫情過後,學生會出現兩極分化,魔方也上了一段時間網課了,慢慢發現,其實不是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

為什麼不是兩極分化?

首先,成績原則上還是會成正態分佈而絕不可能是兩極分化的結果。

有一種說法是優秀的學生會越來越優秀,成績差的會越來越差,說是因為自覺性自律性影響的。這種說法有3點錯誤

1、忽視了人的共性

人之初,性乃惰,絕大部分人都是有著強烈的惰性的,小部分則是有著惰性的。回想一下看這篇的朋友不上班,不上學你早上幾點起來?這段時間宅在家裡,一日三餐你是不是每餐都認真對待,還是一兩餐對付一下?魔方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但現在每天中午一般就是餃子、麵條、炒飯、臘腸飯等簡單的搞法,晚餐才會認真一點。早上也是6點鐘才起床,不像平時上班5點20就起床了。你以為成績優秀的就有自覺性?班主任每天催著學生起床上課可不是就那幾個人,很多成績好的也要催的。


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2、忽視了教師的作用

魔方任教過的學生應該有好幾千了,有沒有那種一點就通的,極少,有沒有不點就通的,沒有。不是這世上沒有天才,而是絕大部分都不是天才。無論如何還是教師的水平和能力在直接影響著學生,決定著學生知識的掌握多少。而網課階段,全市、全省的優質師資力量全部都錄製了公開的網課,可以說半數以上的學生接觸到了比平時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特別對成績靠後的學生有更加容易學懂的機會。

3、上不上網課都差不多

你以為的是在學校上課老師會嚴格管理每一個學生,成績差的拉一把,成績好的等一等,你只想對了一半,確實會嚴格管理,但是調皮不讀書的只要不搞事影響其他同學,不影響老師授課,老師也不會特別照顧,你想你家兩口子弄一個都弄不定,我一個人管控55個人能搞定?我學的是教育學、心理學不是如來神掌!所以成績差的在學校和在家上網課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效果。至於成績好的,網課難度相應降低了,相比學校要照顧絕大部分學生一樣,基本上仍然是處於吃不飽的情況,沒有什麼差別。


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為什麼是優勝劣汰?

魔方本科是物理學畢業的,所以畢業後從事高中物理教學,教了兩輪高三以後感覺遇到了瓶頸,今後幾十年的路彷彿就已經在腳下,於是毅然調動到了職業學校,至今已經上過十幾門專業課程,和原來教物理不同,那是自己都懂的東西,而現在的都是一門門新的課程。要對得起學生,就必須自己先學會,然後才能上課,人生不由得充實起來,也感覺滿足了很多。直至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叫做費曼學習法。


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其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己用心去研究做出來的東西會記得更牢,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而且一旦自己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後任何時候學習的速度會更加快捷。

正是基於這兩點,網課階段,區別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教育部要求要基礎性教學,難度都不大,但是有沒有一顆願意鑽研的心決定著結果。

網上的資料放開了,課本也都寄到了家裡,學習資源不謂是不充足,那就看誰能真正學懂這些知識了。自己要學到能教會別人就是成功,缺乏鑽研精神,還是在等靠要老師的就會被淘汰,開學了這種惰性和厭學情緒更加的話,後果會更加沉重。而一旦習慣了這種方法(養成習慣就14天,兩週,就是網課時間的三分之一)將來會終身受益。


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由此出現了結果即是優勝劣汰!

有沒有補救措施

如果不希望孩子在這段時間被淘汰到影響終身還是有兩個辦法的:

1、教會孩子費曼學習法,其實很簡單,下班回來以後讓孩子把上課的東西教給你並且你能聽懂。成功的話他會更上一層樓,而且終身受益。


疫情過後,學生不會兩極分化而是優勝劣汰(附補救措施)


2、多陪伴,他上課,你在旁邊管著,結果就是不會掉隊,不會比原來落後,說不定還能糾正一些他上課的不良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