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從何而來

相信你肯定聽人說過“做事要有悟性”之類的 話,但“悟性”從何而來卻沒有給出答案。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將悟性等同於天賦,認為有天賦、聰明的人自然悟性超絕,作為智商平平的普通人,此生只能和悟性分道揚鑣了。

其實,要掌握悟性不難,關鍵要要要有不怕出洋相的試錯精神。最近我也是看了扎克·伯格的相關文章,裡面提到臉譜網的創意其實是小扎的同學提出,但由於小扎的快速行動使得臉譜網最終成型落地,而原創意者還停留在構思階段。快速行動的同時與之匹配的就是試錯精神,試想如果是一個內心比較敏感的人,在接觸新鮮事物失敗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這件事行不通”或“我怎麼這麼倒黴”之類的喪氣話,隨之便是將事情束之高閣,就此了事。

“人要臉、樹要皮,電線杆子要水泥”用在人的氣節方面絕對沒錯,但之於做事層面,大可不必太顧及臉面。有句可能不太中聽的話“自己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的確如此,我們有時候就是拿著放大鏡看自己,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得太具有公眾效應了,其實大可不必。雷軍說:“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問題是你的“風口”你能清晰看到嗎?看不到的,只有先行動起來,在行動中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正,才能離正確的方向越來越近。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未來本身就犯了刻舟求劍的弊病,如果再守株待兔,那就更不可取了。所以,你大可先行動起來,就像黑旋風李逵的那句名言一樣“就是你家黑爺爺乾的,怎麼著了?”大膽行動,大膽試錯,你的悟性就會與日俱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