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英國小說家毛姆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家喻戶曉,已成為閱讀的經典,多少讀者從中得到了人生的啟發和感悟啊!他的《悲慘命運》讓我又一次感慨他對生活的銳利眼光和深刻思考。

作品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太過規矩、沒有行動力、自卑而無我、又不諳世事之人的悲慘命運。毛姆給他起名叫“動三”,意思是想的太多,行動太少。他永遠在思慮,以致陷於無止境的想法裡不能自拔,最終一命嗚呼。

《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1、動三是怎麼死的

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動三先生去一個朋友家拜訪,但他不知道如何從拜訪的人家裡脫身。動三時時刻刻想著果斷離開,可是就是辦不到。

當他覺得自己該走的時候,他站起來吞吞吐吐地說“我想......我想......”,女主人客氣的挽留,他又坐下來。夜幕降臨了,他站起來又吞吞吐吐,女主人客氣的留他吃晚飯,儘管他很難受,很想走,還是留下來了。

男主人回來,他們開始吃晚飯,他從頭到尾盤算著八點三十分時離開,可當他懇求地說,“現在告辭了”時,女主人又挽留說“才八點半”,他又沒有走成。後來男主人厭煩他了,用反話挖苦他說:“動三先生最好留下來過夜,我們可以給你臨時搭一個鋪。”動三卻誤解了他的意思,竟然連連道謝。男主人為他安排了空房間,內心卻狠狠地詛咒他。

第二天,男主人上班去了,動三一天都在琢磨著回去,可他卻左右為難。男主人傍晚下班回家,發現動三還在家裡,大感吃驚和惱火。就想開個玩笑把動三支走說:“我認為該向動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費了!”可不幸的是他目瞪口呆一陣之後,緊緊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預付了一個月的食宿費。

經過一個月的痛苦折磨,動三去世了,臨終之際,他說,“噢!天使們在召喚我,我想我真的該走了。”

《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2、動三出問題了

以告別這件事為例。

動三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忠厚本分,守規則,尊重他人。“從來都是說實話”,寧可忍受著不快,從不願失禮。他總是在心裡盤算,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更不敢向前邁出一步。

他規矩過了頭。聽人意見卻沒主見,三思而行而猶疑不決,與人友善而唯唯諾諾。該說“不”的時候不敢說。他沒了自我,是我們心裡的無能者。

但他的主要問題是兩個 :一是由緊張焦慮的心理問題,而產生的自卑,猶豫,想的太多,行動太少。二是不懂世情世態,不受歡迎,促使心理問題更為嚴重。

他想得太多,所有的活動都在內心。這是一種病態,與正常的深思熟慮不同。這樣的人內心始終處在焦慮緊張之中。動三從到朋友家開始,一直在考慮如何離開,最後,因為始終沒有行動而受折磨死去。不斷的糾結之中,生出膽怯,害怕,懷疑,否定等負能量,使自己內心傷痕累累,抑鬱而亡。

內心焦慮緊張的人就是這樣的:膽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對新事物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面對陌生人緊張無措,抗壓能力差。

《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動三們不諳世事。他看似知禮,實際不懂世態人情。他的思想只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徘徊,竟然連“反話挖苦”,惱火和逐客令都聽不出,那主人禮節性的挽留聽不出就不奇怪了!生活中的動三們聽不出人際交往中的弦外之音,更不知朋友圈的潛規則,動三太天真了,還沒有到生活裡摔打過。

除了告別這件事,動三做其他事會怎樣呢?生活中的動三大有人在。

在生活中那些精明的人看來,動三們是多麼無能而討厭啊!人際關係多麼糟糕啊!動三的死說明,一個人不改變自己適應社會,他在生活裡就寸步難行。人生的痛苦無奈就在此。

3 不再做動三了

毛姆是公認的寫人性最純熟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總是洞悉人性,關注生活,揭示生活的現象,他的話語就像是對人們的諄諄教導。比如他說:改變好習慣比改掉壞習慣容易的多,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他的《悲慘命運》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動三們應該怎樣生活?

《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第一、緊張焦慮、自卑多慮的問題。需要自我努力,放下心魔。必要時求助朋友親人,求助心理醫生。也要通過增強行動力的,少想多做來解決。

動三自己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然後下決心改變,不能頑固死守不知改變。親朋和社會能給予溫暖更好 。我想,如果動三的朋友是“送溫暖”型的,結局又會怎樣呢?動三需要他人的關懷和溫暖。

第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都要有智慧。男主人表面為他安排了一個空房間,內心裡卻狠狠地詛咒他。生活中一些人習慣於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生活有美醜善惡,有真誠和敷衍。不都是童話世界的美好,甚至於我們看到的居多醜惡和虛偽。看不懂社會就會被害,只做君子是無用的。

毛姆《隨性而至》也是對這種人的指導:俗世之務要做,但要超脫其外,要始終堅持只有自我才是真實的。你必得像個演員,穿上戲裝,扮演角色,甚至能和所扮演之人情意相通;不過要始終明白自己並非戲中之人,而是真實生活中的自己。同樣,一旦明白你不是那具軀殼,尋獲了自我,那麼又何必為這具軀殼的意識,或者我就是軀殼的感覺所困擾呢?這具軀殼的所作所為都無法撼動你對自我的堅持。人生如戲,需要智慧,更要不失自我。動三需要靈活,不能死心眼。

《悲慘命運》:毛姆寫給思慮過多又不諳世事者的警示良言

第三,多讀書豐富和提高自己。有個讀者給楊絳寫信,請她提出自己的問題。楊絳回信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多讀書才能豐富頭腦,辨清方向,知道自己要什麼,進而克服緊張焦慮無所適從,才會找回自信。動三也需要到生活裡去學習,觀察,實踐。練就一副火眼金睛,霧裡看花,水中望月,沙裡淘金。

最後,願生活中所有的動三,立即行動起來,改變自己,使自己更完美,天地更廣闊,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