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这个观点对吗?

桂林舞秋山


拍摄就是在记录,记录拍摄那一刻的精彩!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我发这些照片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而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再翻到它的时候会有让我想起当时都经历了什么。。。。。。






罗布泊的儿女


又搞到我点子上了。刚发个纪录片

辛店一一潢川县最完整的老村落

从潢川县城沿106国道一路向北行驶大约10公里,过了牛岗集北头,沿着去辛店村的村村通公路行驶大约2公里,就到了辛店新农村,漂亮的成排楼房,是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有力见证。回想30年前我在这里工作时,曾经是一片荒土岗,如今我认识的人都早已经离开了这里,什么叫触景生情?什么叫物是人非?什么叫今非昔比?此时此刻我只相信,时间是历史长河的发酵剂。岁月易逝,跟着我从辛店新农村往下看:一望无际的杨树林尽收眼底,古淮河从这里流淌,脚下就是辛店老村落啦!

你也可能认为:一个老村落有啥好说的,既不是古迹又没出过历史名人,建筑年代只不过是上世纪80年代的,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辛店村因紧邻淮河,庄稼是10年6淹,历史上是靠救济过日子,房屋及人畜安全经常受洪水威胁,因为有个好的党支部,村里办个窑场,村民在窑场务工,用砖瓦抵工资,将低洼易涝零落的单户,统一集中到相对安全的坡上建房。总占地面积粗略估计有50亩,大小房屋300间,房成排,户有院,估计当时是经过规划的。要知道那时候从村干部到村民,住宅有统一规划意思,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

我们平时去一些景点看到近些年重建的所谓古村落,粗看还行,细看不伦不类,为什么呢?长、宽、高、出水等比例不协调。真正的老式的起脊房,包括院落的长和宽都是有讲究的,总而言之就是让人看着舒服。辛店老村落虽经近半个世纪风雨,绝大多数基本完好,每户独立院落,屋脊出水整齐划一,墙角垂直一线,棱角分明,包括屋山封椽都十分规范,可以看出当时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建筑队杰作,绝非普通草台班子所为。在上世纪80年代在信阳农村绝对算是高大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它转眼间沦落为不咋的,有的在城市买了房,有的搬到了新农村,现在老村落留守的是为数不多的孤寡老人,他们故土难舍,说楼房不接地气,没菜园种,上下楼不方便等等。大多院庭荒废被种上菜,从新农村骑电动车到老村落来劳作和取菜,是一道特有的风景。

因为摄影和个人成长历程的关系,一切对我来说都是诗和远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从去冬至今春我多次到这里造访,感觉很值得去纪录。有专家说50年以上的建筑就算古建筑,它是否算古建筑我姑且不论,截止目前像保存这么好的成片老村落屈指可数了,红瓦早已停产,红砖也是价格飞涨,整个村落除一道照明线路以外,其它没有任何弱电线路,没装太阳能和空调,房屋除少数因年久失修脊塌以外,其他的完全当初原貌,这是非常难得的。

辛店老村落何去何从?有朋友闲聊时说开发利用。我说现在的极个别人有钱就任性,不说老传统建筑师傅难以寻觅,很有可能给你害的面目全非。最好的办法还是各家各户管理自己的老房子。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房屋再站立一百年没有问题。有些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觉珍贵。我是闲人说闲话,人微言轻,看后你只当茶余饭后养养神。


肖乃宝摄影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妄加对或错。我是这么看的:

1,传统的摄影的确是记录。

摄影技术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一位法国画家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人们只是为了记录当时的生活场景,才创造绘画、由绘画慢慢创造摄影。

2,摄影在发展初期,只是绘画的辅助工具。

人类在没有绘画之前,先用涂鸦作为一种图案标识、标记,才慢慢有了固定的图,来作为言语的家交流方式,才有绘画和文字。我们可以这样说,先有涂鸦才有绘画才有了摄影,摄影当时还只是一种绘画的辅助工具。

3,现代社会前期,摄影具备了记录功能。

照相机的发明,让人们有了手动记录画面的工具,摄影的本质就单纯记录,记录正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

因此,从摄影的发展史来看,摄影本质特性就是记录,一种纯纯粹的像记录。以前的摄影更多的是一种记录,在没有文字以前、没文本之前,都是用图形来来记录重要的东西。

4,信息社会的今天,摄影本质的定义已经多元化。

进入数码时代以后,特别是手机都被称为摄影了,摄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摄影也变得更多元化。摄影不只是黑白,多了色彩的运用,色彩本身就基本语言。

加上现在的摄影运用了光线、运用了后期技术,摄影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的本质不单单是记录,也可以是艺术、以可以说是商业、也可能是生活艺术等等。





天下视点


某种意义来说摄影的本质确实是记录,但对我来说,喜欢摄影,不如说热爱生活或者通俗点说为了钱,为了装逼??

一是通过照片可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感动瞬间。好的照片不仅能记录当时的画面,更能记录当时的氛围和真实的、不加修饰的情感流露。

二是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无论是拍什么事物,都是对这个事物探索的一次过程。比如在拍摄风光、星空这类照片的时候,就是我更深入了解太阳、星座的运行规律的机会。

三是对于不善于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文字性的。而通过摄影,逐渐发现一些照片可以表达心中最想说的话以及对这个世界最真切的感受。在我拍摄欲望最强烈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更紧密,并且有很多东西想表达。

用镜头记录下片刻的美好,将瞬间的美以数据的形式长久保存下来,未来的某时某刻,打开相册,看着尚熟悉或已陌生的照片,重温近期或遥远的记忆,是件很幸福的事吧。这世界还有太多的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记录。

在摄影发展初期的先驱者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推动了摄影术的出现和发展。也正是他们富有创造力的发明和创新,加之人们对于还原眼前事物愈发强烈的好奇和需求,激励了后人对摄影术的不断探索。 才有了现今社会多元、精彩的读图时代。

信息和科技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使我不断开阔视野,探寻那些令我好奇、惊叹的事物。在拍摄或旅途中,海洋大地星空、变换的地貌、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不知道的动物、植物一切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与世间万物,举案齐眉,尊敬自然的力量。探寻、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记录下他们。


棕桐树ZT


我的回答是:不对!

曾经的工作经历告诉我,“记录”只是摄影的其中一个部分。

我曾经在新闻单位从事过新闻拍摄工作,也在初中时就开始与相机、相纸,以及显影水、定影水打过交道。虽摄影与摄像略有区别,但关键的一点即“取景”是共同存在的。

无论摄影还是摄像,对摄影、摄像者来说“取景”至关重要。“记录”是指:把现场发生的人或事或景通过镜头客观、真实地在载体上反应并保存下来。但就“记录”而“记录”,忽视了“取景”这一关键,保存下来的影像会缺乏主题、杂乱无章。

电视新闻拍摄有这样几种,图像新闻、电视专题片等,相对图像新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要求要高得多,画面更追求美观、艺术性,拍摄角度、表现手法(含后期制作)如变焦、推拉摇移等运用较多。而图像新闻更侧重“记录”,但这记录同样需要拍摄角度、表现手法。只不过与电视专题片相比份量少些而已。

另外,后期制作尤为重要。1991年,我现场抓拍了一个学生在街头组织为灾区捐款的镜头,画面中一名小学生手捧捐款箱,捐款箱的对面,妈妈抱着一名学龄前儿童,宝宝正在往捐款箱里塞钱。主题突出,画面感人。但背景画面中,一位围观的市民双手交叉,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成为了这幅作品的败笔。通过后期制作,删除了这位市民的影像,作品很为成功,被江苏省委期刊《群众》杂志采用,刊登在封二上。如单纯“记录”而不后期处理,这幅作品是不可能被采用的。

摄影、摄像真正的“记录”是婚庆公司拍摄的婚礼影像作品,除开头“花絮”或称“片花”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在“记录”。所以,大家在观看婚礼录像的时候应该不难发现,除“头”、“尾”部分比较考究以外,其余的内容都是在“记录”,毫无美感、杂乱无序。

“记录”只是摄影、摄像的一个部分。一个合格的摄影摄像师,会注重美感、知道黄金分割,一个风景,如让一、二根柳条出现在镜头前端,拍摄出来的作品不仅有层次感,而且画面的一抹绿色也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再如,人像摄影,被拍摄者侧面镜头,其位置应该在画面的三分之二处,那留下的三分之一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综上所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取景、正确的技巧运用以及艺术性的后期制作会让您的作品美不胜收!


箴言无谓


老师您好?我认为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这个观点很对。一,古代没有网络摄影记录,使一些历吏只是考古论证,有的失去原有历史真实性。二,当今社会人人都没有离开摄影记录的痕迹。各行各业都用摄影记录传播事实真相。三,摄影本质就是记录,是益于现代科学发展起很重要作用。我答的可能离题太远请指点。谢谢,在见。











靖边县小河龙城大峡谷


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这个观点对吗?

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这个观点是对的。

但是,随着摄影的发展和应用,摄影成为了具有其本身独特魅力的艺术。下面结合实际,谈一点看法。

一、摄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摄影的题材和应用都源于生活、记录生活。然而,在记录生活的同时,摄影产生了独有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摄影作品通过特定的生活瞬间,记录历史、反应生活、展现时代,高于生活。在发展中,摄影衍生了新闻、纪实、军事、人物、婚纱、美食……众多门类。

二、摄影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摄影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摄影技术从产生和发展,由原来的静态摄影发展到了动态摄影。即,照相和录像。它们通过独特的画面语言和表达方式,记录历史,传达观点、丰富生活……

三、摄影源于时代高于时代。摄影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应用。过去,摄影是极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对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现在,科技的创新发展,摄影与每一个人朝夕相伴,无处不在……

我相信,随着新时代的新发展,摄影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普通人都能通过自己手里的摄影器材-手机,记录伟大时代,展现时代魅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摄影艺术精品。

以上是我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嘹语e画


我认为记录只是摄影的一个基本功能。摄影的真正含义我认为是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并因此而更加热爱生活(第一张我拍的图)。而好的摄影作品更是能表达人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甚至能通过影片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如下面的第二张图,当时就促进了社会对边远地区孩子的关注。所以我认为摄影应该也有三重境界吧,一是记录,二是发现生活的美,三是促进社会变得更美好。




晓雨阳


你好,很开心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渐进入小康生活,随着自媒体的近期,摄影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现在人人都可以用手机来拍照,摄影,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摄影对于拍Vlog的人来说是记录生活的点滴,跟网友分享一些日常,讨论话题。而有些单位需要摄影来取证,只有摄影才可以证实事情的真实性。路政单位则需要摄影来了解公路的情况而做出合理的措施。当然,教育单位也是需要摄影作为一种文化的宣传,传播。摄影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许多便利,可以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可以网上看车,看房,甚至买衣服可以在网上看,对于许久不见的亲人,朋友,也可以用摄影来表达各自的思念。现在也是信息传播时代,凡事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用摄影来向广大网友求救,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用摄像在网上分享,探讨。当然,正能量的传播在摄影的推动下可以更快深入人心。所以现在摄影不单单是记录。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传承,是让我们更真实性的了解事情的情况。

谢谢大家,欢迎一起探讨。[玫瑰][玫瑰]


罗成24h


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可拍摄就如同写字一样,会写字并不代表会写作,能称为摄影人的就如同作家一样,摄影人的拍摄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带着一定观点的创作。如何把自己的观点系统的表达出来呢,作为摄影人的你最好牢记下面4个必须:

一,摄影人必须要有想法

不要随意拍摄,每拍摄一张照片都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或许一开始的想法并不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会产生更完善的、更有深度的理解。

比如一棵树的作者在最初拍摄这棵树时可能没有想到以组照的形式表现时间,但他定然是发现了这个场景的有趣之处才会反复拍摄。如果只是随意的按下快门,相信他不会连续3年拍摄同一个场景。

二,必须能从平淡的景色发现意义

很多摄友喜欢长途跋涉,去名山大川拍摄,如果是旅游,那么当然去看一看没见过的景色为佳,但如果是搞摄影创作,自己熟悉的景物,身边的景物更具优势。

原因在于你可以把一个场景了解透彻,当你对一个场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产生别人想不到的内容。

三,必须能从场景中找到形式感

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扇窗,虽然很平淡,但画面是有美感的。这种美感属于形式美。

形式美感的培养要从基础的构图开始练习,当你能够熟练的察觉到场景中的线条、明暗以及不同材质的区别之后,就很容易找到形式美。

四,必须培养拍摄系列作品的能力

无论是对于社会现象或者是个人思想,甚至是一朵花,一张照片几乎是不可能完整表现的,所以需要确立拍摄的主题,然后以多张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进行拍摄,尽可能全面的表达出个人的观点或者是看到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