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世界!我的蓝色海浪

有这么一杆笔,它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存在,“马良”用它来实现心中愿望,把心中所念化作实物。官大老爷因为它被滔天的巨浪掀翻了船舟,葬身汪洋大海中。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为了它抛弃现实的种种,家庭、金钱、爱情与道德教条,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导致穷困潦倒,也要从新开始,去追求理想中的它。引来人们对生活、对艺术、对梦想的重新思考。

它是一根画笔,它描绘出世界的轮廓;翻涌的蓝色巨浪,那浪尾的白色碎沫,还有那远方的雪山。它描绘出幻想中的满天繁星,发出橙亮色的光晕,一副带着神秘蕴意的星空图。它还画出“蒙娜丽莎”惟妙惟肖的微笑,让世人都惊叹的微笑。

画画本质是对自然世界的临摹,或是思维上的创作,把人认为美丽的存在进行复制与表现,类似于复制粘贴,又在其中加入自身的思想创作。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画画无疑是极为讲究画作技巧与对事物的熟知度,一名出色的画家都是通过大量的创作慢慢提升自我的艺术性。

同时画画更是一种通俗的图像语言,不得不感叹,这确实是一种美丽的语言,更是在内容上凸显出意境的优美感。用点、线、轮廓塑造的一种语言,这是一门值得付出一生热爱的艺术存在。

浮世世界!我的蓝色海浪

日本著名的画作“神奈川冲浪里”有着简单醒目的造型;那澎湃而弯曲巨浪、白色的浪沫如同小触爪般的模样、波涛中的船舶、土黄色的天空,还有远处被白雪覆盖山顶的“富士山”。就是这么一副简单布局与用色的画作,在日本国内却拥有着独特的意义,有很大的知名度。

此外在这幅画作的背后代表着的是;一个时代的存在,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在传统的手工笔画作以外发展出一条“刻印”的绘画艺术道路。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对海洋自然是有着长久以来的情感,蓝色的海洋早已融入到生活与文化当中。这幅“神奈川冲浪里”的画作中,出海的船舶行驶在恶劣的海洋中劳作,代表着人们的勇气和对大自然的不屈抗争精神。

画中,海浪那夸张的汹涌与远方静立的雪山形成“动静”间的搭配,给眼睛与心灵更多的触感,有着丰富的寓意与哲理的思考。

这座远方的白色雪山名为“富士山”,在日本人心中拥有着如家乡般的亲近之感,早已融入日本的民族文化当中,近乎发展成了一种精神信仰的圣地。

一些游戏场景、图书、歌词文化都有它的身影存在。“葛饰北斋”的版画集“富岳三十六景”便是从不同场景描述“富士山”,“神奈川冲浪里”是最为知名的一幅。

在日本文化中“富士山”的存在如粉色繁簇的“樱花”一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山河川流一类,“富士山”更是上升到理念与精神之中,在日本历史中起到衬托与修饰的作用,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现实中日本的四月里,凯凯白雪的“富士山”在耀阳下呈现出洁白之姿。山下便是樱花盛放的时候,绿色的草坪撒满了飘落的白色或粉色樱花,带来一种唯美的凋零之美。一旁便是古建筑的木质楼屋,屋檐上的瓦片、竖立的木柱、繁复与多彩色的斗拱、奇特的神社,建筑与“樱花”树的结合带来谐和、自然美的一幕。更是与不远处的“富士山”那圆锥状山体遥相呼应,宛如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画。

神奈川冲浪里掀开的浮世人间

这幅“神奈川冲浪里”源自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所兴起的绘画方式;一种独特的画作风格“浮世绘”。从名字上理解,它的意思是民间的风俗画作,日常生活题材画作,风景、花鸟、田园绿水等场景的呈现。

除了自然表现与民间淳朴外,“浮世绘”也追求情色低俗的一面。带有浓重的春色艳俗,以描绘女性体态美而知名,近似于“春宫图”,常见于一些风月场合、花街柳巷中,以室内装饰挂画或屏风隔断形式呈现。

同时“浮世绘”的重要特征还有;木版雕刻印画,所以画作在纹理或者说是轮廓与线条上更有突出的表现。

相比浓重感的油画,那一层厚厚的颜料涂抹出的实质感,“浮世绘”的作画有着很好的细腻表现,加上不同文化所呈现的素材内容,一些生活、景物、女性表现上的不同,让它在欧洲的绘画艺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浮世绘”来到欧洲后当时的“印象派”油画大师们,无不为这种独特的画风内容感到欣喜,像是“哥伦布”来到了新大陆,大家纷纷收藏与临摹这种独特的绘画。

浮世世界!我的蓝色海浪

“印象派”画家“莫奈”有一部作品是描写池中“睡莲”的作画,静谧的池水中一簇簇的莲叶躺祥,粉红色的莲花含苞盛放,水面倒映着附近的绿树,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之景。东方文化中独特的写景题材,为当时的欧洲带来另一种美的表现,开阔着人们对作画内容上的认知。

在观赏《唐吉老爷》这幅“梵高”的人物画像时,背景的风景画是不是很奇特,有一种异域文化风情的既视感?

画中的背景采用了日本的艺伎和风景,上半部描绘的还是那座在日本人心中有着圣岳之称的“富士山”,终年被白雪覆盖,现实中,它更是一座休眠的火山。

在日本的早期的木版刻印中,内容上也多为文字,需要大量印刷的书籍与书中的简易插图。在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迅速,对文化产物方面需求增大,木版印画逐渐发展起来,相比肉笔作画,刻印的效率大大提高,降低时间精力也不易出现内容偏差。

“浮世绘”以木版方式表现无疑算是另辟蹊径、曲径通幽,更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拥有了彩色颜料“锦绘”的运用与呈现。这种彩色的运用在视觉效果上拥有更为鲜艳的表现,为“浮世绘”的推广、流行开阔道路。

葛饰北斋的晚年

晚年得志,我们所熟悉的“神奈川冲浪里”版画就是“葛饰北斋”迟暮之年所创作的。

苍老、褶皱的皮肤与越渐迟钝的身形丝毫不影响他作画的恒心,在某一时期,“葛饰北斋”还说出“在过十年他将成为一名正真的画家”的话述,可见对绘画依旧是保持着足够的热爱。这句话中还包含着对生命即将枯朽的眷恋与精力衰退所带来的叹惜。

“葛饰北斋”在生活上据说也是清贫过日,并无多大的财力来改善生活,在家庭生活中妻子与女儿相继离世,仅剩小女儿在世,而女儿生活上也称不上美满。

再到后来画室更是突遭大火吞噬,红色的高温火焰贪婪的吸附在木制品上,像恶鬼一般,张开一张大嘴猛的一吸,随即缓缓吐出一把灰烬,多年留下的画作付之一炬。

尽管家庭的不幸与大火给予深深的打击,可老人对画画依旧是保持恒心。当七十岁的“葛饰北斋”推出《富岳三十六景》的版画作品时,大受人们的喜爱,购买力大增,这结果无疑是为其迎来了事业上的新高点,随即“葛饰北斋”又推出十副版画作品,依旧是从不同地方眺望“富士山”的场景图。

这些风景画作被世人买回家中,挂饰家中墙面,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在当时的普通人家中都会挂上几副画作,这并不是什么名贵物品,这得益于木版画的大量复印,一幅画的成本很是低廉。连日本与欧洲来往的贸易物品都有用画纸来包装,这才被当地的人们所熟知,在欧洲绘画艺术界产生深远影响。

《富岳三十六景》带有传统气息感的画作内容也为“葛饰北斋”获得一些声望,尤其是当中的这幅“神奈川冲浪里”更是在往后的时间中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力,很具有日本民族的特性。“浮世绘”版画独特的画风对不同地域的绘画艺术起到一定启示的作用,促进绘画艺术的新成长。

“富士跃龙”是“葛饰北斋”的最后一部作品,“富士山”升起一缕黑烟,一条龙在黑雾中隐现,这是一副特别的画作内容,不知是在隐射什么。

此时的“葛饰北斋”年纪已有九十岁,更显苍老与脆弱,《富岳三十六景》带来的声名也早已不在,在画完这幅画后的几月中“葛饰北斋”在家中去世。

“葛饰北斋”仿佛是去了自己笔下的那幅“富士跃龙”那“富士山”中升起一道黑烟,化为那条龙,徐徐上升。

浮世世界!我的蓝色海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