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疫苗“創制”成功?防控非瘟其實不必這麼敏感

關鍵詞:非瘟疫苗|防控非瘟

2020年3月1日,中國科學公眾號發佈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的關於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究進展文章,公眾號文章的題目是“最新進展:非洲豬瘟疫苗創制成功,向產業化應用邁出堅實一步”。內容有:“該研究團隊還證明,該疫苗株可在SPF豬原代骨髓細胞高效培養,一頭健康仔豬的原代細胞能製備出至少20萬頭份的疫苗,完全具備大規模生產條件。

相信最近大多數的豬老闆們在朋友圈都看到了關於非瘟疫苗“創制”成功的消息,彼時在當前雙疫情壓迫的局勢下面出來一則這樣的新聞的確是令人振奮,甚至有不少客戶跟二師姐諮詢非瘟疫苗採購的問題。首先購買疫苗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去購買,比如當地的衛生防疫站或者有疫苗經營許可的獸醫站,其次“創制”成功不等於馬上上市,期間成藥量產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臨床試驗,切勿聽信有些媒體或自媒體過分解讀。

非洲豬瘟是一個很厲害的疾病,主要是因為它的基因組十分強大,需要科學家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解讀去破譯。如果你現在聽到哪個國家或者哪裡有非瘟疫苗賣,那肯定是走私苗或者是白瓶苗(更大程度上是忽悠苗),養豬朋友們不可輕信這類疫苗可以預防非洲豬瘟,現在國內非洲豬瘟的形勢這麼嚴峻,如果這類疫苗真的可以預防非洲豬瘟,那麼肯定政府主管部門會加大上市力度,及早準發批文進入大量生產階段了。因此當我們聽到非瘟疫苗的時候千萬不要太過敏感,畢竟防控非瘟我們一直都還有別的辦法。

正如同當前的新冠肺炎病毒一樣,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易感群體的抗病力仍然是防控傳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政府一直都在努力的行動著,對發生疾病的群體嚴格採取隔離措施,人為干預群體生活的流動性,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粒子的傳播,而我們自身也應該扛起增強抵抗力的這面大旗,積極配合國家的行動一舉殲滅敵人。

防控非瘟可以通過什麼方法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呢?建議在飼料中長期添加由具有抗病毒、促生長和提升免疫力的乳生肽KBD(由牛乳鐵蛋白肽和烏梅黃酮---國家二類新獸藥等組成)轉化而來的百能抗肽,通過多次實驗表明,乳生肽KBD抗病毒效果優於黃芪多糖粉,抗雞支原體效果優於泰樂菌素,抗大腸桿菌療效與硫酸新黴素接近。

百能抗肽的作用原理是在口服吸收後能迅速升高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總蛋白,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及促進CCK的分泌和細胞生長,增強細胞活性,增添機體活性物質,從而使細胞具有較強的抵抗外界不利因素侵襲的能力。同時,乳生肽KBD吸收後可通過抑制病毒、細菌增殖而發揮抗病毒、抗細菌功效。

最後,不管非瘟疫苗是否研發成功,我們都不應該忽略掉免疫力的重要性,只有免疫力才豬場競爭力,百能抗肽防控非瘟等病毒性疾病的原理也是不斷強化自身營養以抗衡體內的病毒,它不僅僅能夠錦上添花,在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時候也能夠雪中送炭,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通過增強動物機機免疫力提高感染閥值,畢竟當你足夠強大時也就能百毒不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