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值得收藏)

2020年的影响因子即将出炉,按往年的公布情况,影响因子将于6月中下旬公布。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值得收藏)

在2019年,iNature团队预测了236本杂志,其中有218本能准确的预测。趁着这个时机,主要关注2019年影响因子大于20的杂志,同时加上一些常见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及国内主办的期刊,共97本,发现:

【1】相比于2019年,2020年各杂志IF略微上涨;

【2】影响因子变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综述性的杂志;

【3】巨无霸CA估计还是IF最高,没有杂志可以超越,其达到了309;Cell 40.1(首次破40);Nature 44.4;Science 43.4,其中Cell较去年增加了些许,波动较大;四大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78.3;LANCET,64.9;JAMA,47.2;BMJ,25.2;

【4】几个国内期刊:Cell Research,21.3(越来越高,呈直线上升,首次突破20分); Molecular Plant,13.1(直线上升);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4.0(相比于2019年,影响因子下降);Protein & Cell,10.6(首次突破10分);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34,首次突破5分。

【5】几个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12.68;PNAS 9.73;Science Advances 13.73。

【6】对于这97个杂志而言,发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45668篇文章;发文超过1000篇的杂志,达到6个杂志,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最多,突破历史极限,达到9404篇(相比于2019年,文章数量大幅提升,但是影响因子却稳步上升),这让人联想到,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价格不菲;第二名是PNAS,达到了6534。超过1000篇文章的杂志共6个,其总数达到了22217,占到总发文的48.65%;

【7】综述类的杂志,一般发文量都比较少;

最后,还是要根据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为准,现在是预测的IF,仅供参考。

科研狗们,每到年中,便会为一件事兴奋激动,那便是Web of Science(WOS)公布的SCI期刊上年度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看到自己的文章涨分了,心里暗喜;跌了,暗自嗟叹—投文章犹如炒股一般。IF的存在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当前无论是H Index还是Cite Score,都无法撼动IF的地位。根据定义,IF的计算是有公式的,那么我们理论上就可以根据WOS公开的引文数据在官方公布IF之前自己计算出某杂志的IF。事实上,根据公式,我们也可以计算某杂志实时的一个IF,看到随时间的一个增长趋势。事实上,上年度的影响因子,基本上在该年二月之后就趋于稳定,从此到公布前只有很小的变动。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值得收藏)


在这里,iNature提前整理出部分SCI杂志在2020年的IF。这里计算的主要是2019年影响因子大于20的杂志,同时加上一些常见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及国内主办的期刊,共97本。需要指出的是:WOS官方在计算IF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未知的标准,会导致预测的结果与最终的公布存在细微的差别,一般这个偏差在[94%,106%]范围内,可见差的也不多,所以预测作为参考也是可靠的。另外,我们为了尽量精准,同时也计算了这些杂志在2017,2018和2019三年的IF,然后和官方公布的IF相比较,找出其平均误差,用于校正2019年的预测。我们敢肯定,我们的结果一定能很大程度match六月中旬的官方结果。


现在,就直接上预测的IF结果: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值得收藏)


分析我们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一些有趣的结论:

【1】相比于2019年,2020年各杂志IF略微上涨;

【2】影响因子变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综述性的杂志;

【3】巨无霸CA估计还是IF最高,没有杂志可以超越,其达到了309;Cell 40.1;Nature 44.4;Science 43.4,其中Cell较去年增加了些许,波动较大;四大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78.3;LANCET,64.9;JAMA,47.2;BMJ,25.2;

【4】几个国内期刊:Cell Research,21.3(越来越高,呈直线上升,首次突破20分); Molecular Plant,13.1(直线上升);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4.0(相比于2019年,影响因子下降);Protein & Cell,10.6(首次突破10分)

【5】几个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12.68;PNAS 9.73;Science Advances 13.73。

【6】计算IF有什么用呢?可以用于投稿选择分析,杂志发展预测等等。其实就跟炒股是差不多的。另外,作为一个杂志社的编辑,他们也会随时关注自己的杂志和竞争对手杂志的IF,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面,我们再次检测一下2017-2018年各个杂志发文数量及引用情况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值得收藏)


我们发现:

【1】对于这97个杂志而言,发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45668篇文章;发文超过1000篇的杂志,达到6个杂志,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最多,达到9404篇(相比于2019年,文章数量大幅提升,但是影响因子却稳步上升),这让人联想到,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价格不菲;第二名是PNAS,达到了6534。超过1000篇文章的杂志共6个,其总数达到了22217,占到总发文的48.65%;;

【2】综述类的杂志,一般发文量都比较少;


最后,还是要根据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为准,现在是预测的IF,仅供参考。

来源【iNatu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