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会在疫情结束后多久送孩子上辅导班?

新一教育


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要深入思考和捋清楚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疫情对孩子学习带来的影响;二是孩子上辅导班的问题。

虽然我不是当前的学生家长(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但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老兵,我觉得还是有话要说的。

第一,这次波及全国上下的疫情,对所有人所有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就对孩子学业的影响,我们还是有必要做一个具体评估(影响相对还是要小一些,因为毕竟寒假占了相当时间比重嘛,所以不必太过焦急)。即当前的网络教学内容、进度跟自己孩子的反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要结合教师的具体要求和同学们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还要明确教师后续的一些安排,比如正常返校后的一些问题梳理与补救措施等等。因为了解这些才能合理的分析“有无必要”与“急不急迫”参与课外辅导。

第二,孩子上辅导班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怎么好开口,因为我既是一名教师,也是曾经的一名家长,我的理解和做法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不顺应潮流(但我很愿意与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当初在孩子小学、中学阶段没有主动选择送她去上辅导班(知识类),只是应她自己的要求去过一个兴趣班,其结果却出现了“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的情况。

我把这个我亲历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吧,在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着班上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课外的兴趣班,她也报了美术班,由于兴趣浓进步也挺快的,为了配合其长势也就选择了当地比较知名的一家美术机构,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学习。我们周末、寒暑假有时间也陪她到郊外或一些风景区去写生……结果怎么着,连续五年中,她的绘画作品与游记类习作在全国和省市的多项比赛中,前者一直不突出(外行看觉得还不错,内行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灵气)倒是后者却频频获奖……现在,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她非常关心和热爱的民生领域也有了一些小影响,她觉得跟小时候的经历还是有着莫大关系的。

分享这个故事只是以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大家,每个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和对“孩子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的人是让“孩子现在苦点累点,将来的日子好过点”。而我是属于比较另类的一种,相对要“随意”得多,没有想寄希望于孩子要“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只是希望孩子一辈子平安快乐,能相对从容的生活)。

我觉得吧,孩子有她自己的发展方式与发展方向,我只能做到给她更广一些的空间让她自己去尝试、去与新事物磨合,自己去发现与开掘自己的天赋和潜能。

所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就是,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太掉队,而学校老师也有相应的措施,课外辅导班没太大必要或没必要那么急的去上。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将来成长把基面尽可能给他(她)铺开一些(包括性格、气质、为人礼仪、服务观念、感恩情怀等所谓其实不软的“软势力”),让她自己成长的那片沃土里营养更全面更丰富些,一定不要太过局限的把孩子囿于“知识增长”一个园地里。


逐日远行


一、停课不停学,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真实状态

延长版的寒假,停课不停学,已经逼疯了不少家长。为嘛?因为第一次有机会真正看到了孩子上课学习的真实状态——拖拉、懒惰、心不在焉。

受够了!受够了!赶紧开学吧!这是一部分家长的想法。娃是我行我素,家长母猪上树。

心里期盼着:只要开了学,周一到五去学校,周末送辅导班,娃就有老师管了,我就解脱了。

你真“解脱”了吗?不会的,可能只是为自己的不称职找了个被锅的,为自己的懒惰找了个借口。这话可能很多家长不爱听,也不愿承认,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正常,当父母前谁也没强个培训班,考核取证上岗。

所以,停课不停学,不仅暴露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更暴露了家长的心态,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成败。

二、家长成长正当时

问题暴露出来了,不逃避才是正确的心态,解决它才是正确的做法,这说的是家长!家长!家长!

关于教育最可悲的是,总是羡慕"别人的孩子",却没有想过怎么成为“别人的家长”。

学习本是孩子的事儿,但结果却是家长要的,没有把学习的结果与孩子的自身特点挂钩,没有把家长的理想融入到孩子的理想,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和结果两张皮,才是最该解决的问题。这个责任,首要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更不是老师。

问题暴露了,先解决家长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专注于孩子的问题 。

家长哪些问题呢?想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么,还是根本没有呢?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自己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做了什么,这个目标与孩子的特点和兴趣一致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哪些做法是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哪些做法是不利的。

做个负责任的家长,就要首先是合格的家长,关于教育。

家长天天手机追剧,却要孩子放下手机。家长对孩子坏习惯不耐烦,却希望扔给老师来解决。这是合格的家长吗?没有合格的家长,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做自己都做不到的,孩子心里会服气吗?鸡飞狗跳,就是孩子的反抗,反抗父母的不负责和不合格。

该上辅导班的,首先是父母。不用等疫情结束,现在就要开始,和孩子成为同学吧。


同辉老刘


作为家长,在今年疫情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会让孩子稍微晚一些等疫情稳定了好转了以后再送孩子去培育机构。有的人会说你那么早送孩子去培训机构那么孩子的学习不管了吗?也不是这样的,对于孩子,有时是毕业班的孩子,时间就是分数,所以在不能去培训班的情况下就需要家长们多花一些心思顾及孩子的教育,监督督促孩子复习,当然这个监督不是说强压着孩子死记硬背,逼着孩子去做,而是去对孩子多一些引导和疏导。毕竟只有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了,接下来的学习效率才会高一些,好一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总看到很多的家长会问,如果孩子就是没兴趣怎么办,家长管不了怎么办?这真的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我想肯定现在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很渴望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这样的话家长也可以轻松一些,就像有些笑话而言,老师要放假原因是被孩子气的的不行了要养养身子,然后孩子在家把父母气的不行的时候又开学交给老师管教……遇到这样的孩子,父母就得和他们斗智斗勇,见招拆招了。相信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家也都有一个紧箍咒……



盛开的黑色曼陀罗


疫情结束,单就防疫来说我们战胜了疫情。经过科学评估后,暂停的各行各业有序恢复,几无风险! 至于 孩子什么时候上辅导班,这就要根据孩子学习等自身情况而定吧!


LA海子


作为家长,在疫情结束后多久我也不送孩子上辅导班了。孩子已经很辛苦了,课业负担很重了,每天学校留的作业都写不完,不想给他再增加学习负担。


刀匠



我爱养基


看国家政策啦,是部分开放还是全面开放,随大众就行,没必要玻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