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談論洪均生老師的太極拳特點,也可以說是非常容易的事,也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說非常容易,是因為洪師拳的特點確實很多,隨手抓來就有幾點可談。說非常困難,是因為洪師拳的內容非常豐富,若要有系統、全面地介紹,那確實要花很大的功夫。首先必須真正學習到洪師的東西,而且要學的全面,又要明白拳理,還要能與他人的太極拳進行比較,才能做到。這次談洪師拳的特點,我會舍難取易,當然不能最易那種。我想用漫談的形式,稍為多方面來談。


善於繼承

陳發科是近現代太極拳名家中達到很高層次的一位,可以說無人能過其右。說他好,不是說他打敗了什麼名家,或者是什麼名家跟他學,而是從他的功夫事蹟中看他所達到的層次。與他同時代或以後的名家中,有真功夫能將人騰空打出很遠的極為少數。陳發科可以,而且做得更精彩。如洪老師所講的,他興趣來時,讓學生在地上畫二短線一長線,然後與學生推手,一發勁使學生跳三跳落在最後的長線上,屢試不爽。有時把學生一捋,讓學生翻一個筋斗落地站立,這是非常危險也是非常困難的。既要有適當品質的內勁也要勁力夠強,同時也要懂得正確的技巧。又如雷慕尼老師講的,把一位擅長腿法功夫的人發出圍牆之後,那人還能自己走回來說話。又如顧留馨老師講的,把一位摔跤運動員發上櫃子及發出窗外。又如馮志強老師講的,把人發出後聽到“啪啪”兩聲,一聲是那人被髮上屋頂一聲是掉下地來。這樣變化多端而又不傷人的發放,要比只把人向一個方向發出精彩得多,也困難得多。

陳發科的武學內容非常豐富,因是保鏢世家出身,除了拳術好,多種兵器也好,也懂點穴等功夫(洪老師曾聽他講怎樣將人點暈後怎樣救醒)。他練功刻苦遠超常人,因此他能上陣打仗(與紅槍會對仗),也能雙手置於身後僅用腿取勝持單刀的武術教官,功夫非常實用。現代人任誰也無可能全面地繼承他的武功。時代不同了,不可能像他那樣去練功了,只能在主要的功夫上去繼承。陳發科許多學生功夫都很好,在他們中間說誰繼承得好並不是否認其他人的功夫,只是在好的中間比較誰更好。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現在談論繼承老師的拳藝,一般有二種標準,一種是說誰打的拳式樣子像老師,另一種是指誰表現出的實用功夫效果像老師。我想真正的繼承應該指後一種。打個比方說,一個有真本事的老中醫,大兒子樣子像他,衣著打扮學他,連出門都學他坐黃包車,只是看病的本事遠不如他,二兒子隨時代變化衣著不一樣,出門開小車,可是看病的本領像父親,你說哪一個學父親學得好?我們看楊露禪祖孫三代五個人,沒有兩個人的拳是打得相似的,你能說後面的人不是繼承了家傳功夫嗎?我看過一位北京畫家寫的文章,說李可染、吳作人都是齊白石的學生,但從未臨摹過齊白石一幅畫。他們的畫也不像齊白石,但藝術成就比那些畫得很像齊白石的學生高得多。一個人的東西完全像老師,就說明他還未有消化老師的東西,也未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長處。這種外表的像,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很重要,學的時候要儘量像,等到後來練出自己的體會來就不像老師了。

我認為洪均生老師是陳發科學生中繼承得最好的一位,不是指他的拳的外形像不像陳發科,而是因為他在推手較藝時表現出來的效果最接近陳發科。讓對手雙足離地騰空而出,這種效果要比打得對手滿地滾的境界高一層。洪老師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有二方面的功夫:一是化勁,控制人的功夫好。當對手一用力在洪老身上時,他隨之一轉,恰到好處,既化了對方的勁,也控制了對手。我們在平時的推手可看到,許多人化勁就是化勁,雖然化得好,把對方的來力完全化掉了,使對手的肢體鬆懈了,因此不能控制對手。化勁必須恰到好處,不能太多。洪老師的具體做法後面再談到。二是發勁時螺旋勁做得好。洪老師的螺旋勁是從地而上,所以可以把對手從地剷起騰空而出。許多人做不出鏟人起來的螺旋勁,當然沒法把對手鏟起,不能使之騰空而出。陳發科這二方面肯定做得好,發人才精彩多變。洪老師繼承了陳發科最精華的部分,也能使人騰空而出,而其他許多人做不出這樣的高層次功夫效果,肯定不是化勁、控制有問題,就是立體螺旋勁做的不好。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善於發展

洪老師總的功夫水平,我不敢說跟陳發科一樣好或超過了,但他是我見到最好的,最接近陳發科的了。他打人沒有陳發科那樣高(打出圍牆外或上屋頂等等),也沒能捋人翻筋斗後站立,因這些除了技巧之外,跟勁力的強度也有關係,可以說洪老師沒達到陳發科的高度。但我敢說洪老師很好地發展了陳發科的拳。這是指洪老師將陳發科的拳的內涵用更好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習的人更容易學到。

洪老師從1930年(時23歲)到1944年跟陳發科學拳,到濟南後除了自己練習外,也有教人,套路應該說是完全遵照陳發科教的。1956年再從濟南到北京請陳發科改拳及講用法。陳發科打拳的拳式和講用法的動作是不相同的,可以說拳式的動作和實用用法的縝密處是相差很遠的。造成這樣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二點:

1、以前練拳的人保守。原因是靠武功吃飯的人,像保鏢等,不想讓別人一看到自己的拳就知道是怎樣用的,這是為著自己的生命安全、榮譽及經濟收入等原因。

2、遵循前人的傳統。家傳的拳就是父輩傳下來的,即使自己有心得體會,用起來可以不一樣,但打起拳來還是不想變得太遠,以免被人罵欺師滅祖。不管原因是否真的是這樣,根據洪老師的演示,陳發科講用法跟拳式的動作差別是很大的。當年洪老師向陳發科提出以後要怎樣用就怎樣練,陳發科答應了。原因我想一方面是時代變了,拳術的作用不象以前那樣大了,一方面是洪老師是很實際的人,怎樣用就怎樣練更能出功夫。洪老師回到濟南後和學生實驗陳發科所講的用法,把自己的體會也加進去,這樣就形成了與陳發科的拳式不盡相同的動作。洪老師試驗用法用了多少年的時間,什麼時候才把一、二路式子全部定型我不知道。不過上世紀七十年代洪師的書稿裡的式子就已經跟現在一樣了。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從洪師重新定型的式子裡,看到了對太極拳的發展(不僅僅指陳式),可以說啟發了太極拳發展的正確方向。下面我用自己的語言,將我對洪師拳的理解說出來,並不是遵循洪師或其他人習慣的說法。


一、特別的內弧形,太極拳的新理念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總愛說,練拳要練得自己像一個球一樣,對方一用力,我的軸心一轉便把來力化解掉了,免得與對手頂勁。這可說是一種太極拳理念,免除了鬥力的現象出現,把小力勝大力變成可能。當我少年習拳時,我的太極拳啟蒙老師姨丈羅基宏曾對學生講過,對付來力,有用外弧形的球來轉化也有用內弧形來化。當時限於我的水平,覺得外弧形來化可以理解,內弧形的形式似乎難以轉化,故沒有形成一種觀念,既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也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在後來的學習歷程中,對內弧形也略有所聞,但仍不清楚為什麼和怎麼樣,直至後來細心研練,體會洪老師的拳式和用法,才知道其中的奧妙。把自己練得像球一樣的外弧形,好處是易於化掉對手的來力,缺點是容易化得太多,使對方的來力完全被消化掉,肢體處於較鬆懈的狀態,不利於通過接觸點去控制對方,好的化勁應是既能改變對手的來力,使其力不起作用,同時也不使對手的力氣完全消化掉,即對手的肢體仍有一定緊張度,這樣的化勁就能同時為下一步的控制做準備。

把自己練成內弧形,當對手來力時,通過中心的轉動化掉對手的進攻,但內弧形又同時包住對手(這個內弧形不止是指手臂或身體的某部分,而是全身象一個衛星信號接收器包住對手全身),使對手的力不消散掉而是被包住,他的肢體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我就可以把對方的手作為我的手,對方的力成為我的力來串進對方身體而控制他(至於怎樣去串住對手而控制他,怎樣把他的手成為我的手,他的力成為我的力,這裡暫不討論)。這樣做使內弧形的理念成為可以實施、體現。這種比較全面、各種不同的動作都能體現出包住對方的拳式僅見洪老師的拳中。可以說內弧形的理念不是洪老發明的,但洪老師的拳式卻是最能體現內弧形的理念和作用。我觀看洪老師與學生試手時,學生一用力進攻,洪老師隨即稍為一轉,即化好勁並控制住對手,這個內弧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這裡也談談與此相關的二個手的做法的問題,即“肘不貼肋”而把小臂橫在胸前的棚式動作,相信許多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肘不貼肋”這個要求,有的甚至強調腋下如同置一雞蛋或拳頭,把上臂拉離軀幹。肘貼肋時易於被對手推按我肘部而間接傷到我肋部,而肘不貼肋避免這個弊病,同時因為肘向前拉,又把手的棚勁拉出來。而和對手接手時,把小臂橫在胸前的“棚式”接法,可達到“拒敵於國門之外”,使對手的手進不了我的圈裡,同時我的手臂產生更強大的棚勁,藉此把對手棚起(“如水負舟行”)。這二種做法是許多人熟知並落力實踐的,不可以說是錯的,以前我也是這麼做的,但是與洪老師的做法相比,可以說是比較低層次的、較落後的。

洪老師說肘需要貼肋時就貼肋,即許多時候肘是貼肋的,這樣做的好處有三:一是肘不向前與對手爭空間,對手的力向前,我的肘若也向外拉易於與對手爭空間、頂勁;二是肘貼肋時手的動作更多的是依靠腰腿來做,不是手自己在動,因此更加有力;三是因依靠腰腿的轉動來帶動手,可以使化勁做得更恰當,不至化得太多而失去控制。而前面提到的貼肋易被對手推按肘部而間接傷到我肋部的問題,洪老師能很好解決,因為洪老師的肘貼肋並不是肘向內收夾住肋,若是這樣打在肘上的力就會傳到肋部。正確做法是肘的肌膚雖然碰到肋,但肘部力不是向內,而是向下拉,伸出太極勁來。這樣肘與肋間好像有個隔離層,力是有隔離的,就像按在向下拉的橡皮筋上。爭取做到正確的肘貼肋,那麼自己手的空間就大了許多,減少了許多頂勁的發生。

把小臂橫於胸前架起對手的手的接手式,因為手臂向前架起,易與對手向前的力相頂,而且手臂平橫在前面,易於被對手當成推車的車把兩手向前推。洪老師接手的做法不是小臂向前向上迎,而是中指領勁,小臂向上向外橫撥,避免兩個向前的力相頂。而手指向前上斜領,而肘部向內收成內弧形,小臂同時順纏轉向手心斜向上的45度,對手的手就很不好推我,且易傷到腕部,而我自己則容易轉身引化。這二種做法一經試驗,巧拙立現,太極拳的智慧於此也可見一斑。

順便也談一下與此相關的太極拳發勁的問題。有人打太極拳的動作時,特別是陳式的,發勁的時候可以看到擊落點非常剛猛有力。而看洪老師打拳發勁,絕無剛猛的感覺,至多感覺到快。那麼為什麼打拳時看不出有多少的勁力的洪老師在推手中發人卻更漂亮、更高遠,而那些好像很有勁力的人在推手中發人卻不漂亮或發放不出?其實這是二種不同性質的發勁,可以說是二種不同太極拳層次的發勁。那種擊落點非常剛猛的,使用的勁力跟其他拳術的發力相似,只是一個點的“打”(即“踢打摔拿”裡的“打”),力大可以擊打傷人更重,或者撞擊對方更重,對方即使會被打出也是接觸點會受傷後的撞擊而出。而太極拳高層次的打法即發放對手,是控制對手後(即把對手整個包住後串成整體),將對手整個發放,所以力的表現不在一個點上,而是整體的發出,使對手不是像被一塊石頭打中跌出,而是像被波浪整個拋出,不會局部受傷,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我的功夫遠未到家,但也可表現出一些。

同樣的一個衝拳,若是要擊傷對手的,那麼拳接觸到對手身體後,力是成一條線直入其身體一個點而停留在對方身裡。若是要發放對手的,則拳到對手身體後力是放射呈網狀的,既有整個包住對手全身又有一條串住對手主體,發勁的力不是一條線而成片拋起,將對手整個打出而不受傷。我有時也和學生做實驗,將一個拳接觸到學生身上,做一個點擊打時,意想力向前一個點進入,雖無發出,他覺得難受。而做整個人發放出去的意想時,我的力隨之調整,一發力他整個跳出,完全不會受傷和難受。若是一個人僅會把勁使在一個點上,那麼他使用的功夫就像其他的拳術,僅能擊人致傷,而整體發放,不能看到一個點的剛猛,卻可看到整體的氣勢發出。從這一點可看出一個人的太極拳功夫達到什麼層次。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二、特別的螺旋力,真正的太極勁

前面提到洪老師能夠把對手打得雙足離地騰空而起,一方面是能夠控制對手,另一點就是他的螺旋勁做得好。事實上許多練太極拳的人向前的勁練得不好,能夠練出可將人剷起的螺旋勁極少,包括許多名家在內都沒有練出這種勁,怪不得能發人騰空而出的這麼少。洪老師做得好,有二點可以給我們學習。

1、許多練太極拳的人,特別是練陳式的,總愛說螺旋力或纏絲勁,其實我觀察了許多人的做法,他們並未練出真正的螺旋力,或者至多隻能說只是練出錯誤的(反方向的)螺旋力。當他們向前用力時,後胯、後膝隨著後腿的前蹬而逐漸升高,這樣產生的力是向前下壓的力,而不是向前上弧形剷起的力,當兩個人都是這樣向前下壓的力碰在一起時,很容易就頂勁了。他們把兩隻手轉來轉去劃圓圈,其實只是上半身的動作,根本不是全身協調的螺旋勁,只是局部的螺旋動作而已。洪老師的拳向前用力時,後胯後膝向下沉,前膝向前上挑起。這樣產生的力才是弧形向前剷起的力,才能夠把對手雙足離地騰空打起的力。這是二種走向不同的向前的力,即力向前運行的方向不同。這是第一點。

2、還有一點,就是力的起點問題。許多練太極拳的人總說“腰為主宰”,以腰來抽轉變換,或者說“丹田內轉”,以丹田抽轉變換,其實這些都是比較老式,比較低層次的練法。如果我們觀察一下多種拳術的用力點的不同,可以看到拳術發展的不同階段。當兩個人兩手相接,如果都不懂得轉動,就是兩個人在用手鬥力。如果一個人懂得肩膀轉動的他就較沉穩,如果懂得用腰抽轉,那麼力的起點更低,他就更有利。如果懂得用胯的,就比腰更低,如果懂得用膝來變換的,起點就更低了。洪老師強調兩膝提落,是因為膝部的變換可以看得到,其實力的變換是從腳底就開始了,但兩足都貼地不可能看到提落,只能看到由此而引起的膝的變化。

綜合上面二點,力的起點是自足底,變換也是由足底開始,膝、胯、腰等等的變化僅是足底力的變化的表現而已。當力向某一方面行進時,要形成下弧形的向前上剷起,這樣的力才能將對手打得雙足離地騰空而起。所以洪老師與人試手時,當化好對手的來勁及控制對手後而發勁,因為運用正確的螺旋力,顯得非常輕鬆,一下子把對手打得老高。

洪老師的螺旋勁,除了上面提到的二點最根本的,其實軀幹(包括胯、腰、肩等)、手臂還有許多特別的東西可談,限於篇幅暫略過。不過提一下關於手的螺旋確實很精彩,不論是在整體的勁法的使用之中,一個具體著法的使用中,手的螺旋(包括走圓的動作的公轉和手臂本身轉動的自轉)確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洪老師說:“手的變化最為複雜,甚至連指頭轉動一下,也可以敗中取勝。”當然這個指頭轉一下,是隨全身的勁變動的,只是外形看到指頭動而已。

練出正確的螺旋勁,不止是騰放對手最後階段發勁時才發揮作用的,這樣做而是從一開始的接手到隨勁、化勁等等都發揮作用,可以說每一個動作都因為有螺旋勁而發揮得更好。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三、特別的三種力,神奇的效果

一般人做動作,兩隻手的力總是一致的,如向後拉,兩手向後的方向是一致的。這樣做在太極拳裡產生的力太簡單,容易被對手化解及利用。因此,在太極拳裡較好的手法是兩手既用不同方向的力而又互相配合來達到該手法的效果,使對手難以化解而效果又更佳。洪老師的手法中所使用的力更是三種同時作用在對手身上,更難化解,效果更佳。試舉一例來說明:“六封四閉”第三動,當對手左拳從我右側的右臂下擊來,我用左手接其左拳,右手肘下沉接其左肘外側上臂部分,接住後兩手先有一個隨對手拳前進的力,這個“隨”對手的力是和對手的力同方向的,是為合力,但隨即進行捋法這時兩手動作就變為分力,走不同的方向,而又產生同一個效果:捋動對手。

怎樣做分力呢?我們來細看,可以有二個不同的視角來看,一個是俯視,從上向下看二手的運動。我們先設定我站在南對手站在北,我以右側身對敵,他的拳自北來南打來,我手接後先合力隨之向南走(←),開始捋時變分力,我左手小臂貼身隨著身的左轉引對手拳向南、東拉動(↙),而右手則“收肘不收手”,用小臂撥轉對手的肘部向南、西(↖)引動,這樣對手被我捋向前卻不能近我的身擠我。這是洪老師教的方法,要比那些只是兩隻手走同一方向向左後拉的一個力好得多。但我在練習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這樣做可以有效捋出對手,但並不保證能讓對手騰空跳出,洪老師做可以,他一捋對手兩足離地跳出,雙方都顯得很輕鬆,對手也不會受傷,而洪老師的一些學生練習,一用分力常使對手肘部受傷後被捋向前跌,而不會不受傷的騰空跳出。原因在哪裡呢?後來我發現,洪老師只講了二種力的分力,其實他做的時候有第三種力他沒講到。這第三種力就是右手指指向對手身體中心時串進他的身體的串勁(↗)。

通常向後捋時,多數人是把前手手指向後移而右肘向前移,這樣容易被對手趁勢擠進,有些人做得較好則讓右手指向上,右肘下沉外碾使對手不能擠進,但仍缺乏第三種力。洪老師雖沒講到第三種力,但是他強調捋時前手手指指向對方中心,只是用臂部向後撥,他自己做時,前手指指向對手中心時手指有伸出勁力,串進對手身體,使對手的手臂跟軀幹連在一起,所以向後捋的勁將對手整個拉動,即這個捋的力作用在對手全身。而他的學生雖然動作外形也有手指指向對手中心,但沒有伸出第三種力,故不能牽動對手全身,而加速的分力僅作用在對手手臂,所以就傷到對手肘部而不能帶動對手全身。有一位洪老師的學生曾對人說,以前他和人試手,常打傷對手肘部,有一千支,後來注意了才漸漸不會傷到。說一千支肘或者只是誇張說法,但數量肯定不少。

如果從正面來看,正確捋式的做法,則可以看到轉身時隨著兩膝的提落手肘貼身也隨著提落,不止是水平的向後拉。當兩手接到對手手臂,隨的階段是合力,兩手略下按,剛開始分力時,前手臂下塌外碾,右手指指向對手中心時略加向下的力去串對手,等到後階段發勁捋起對手時,前膝蓋稍轉向上,右手弧形轉為向上捋(↖),後手隨身轉而捋,最後發勁時向下( ↙~ ),最後發勁時兩手是右上左下的,使對手身向上拔起,兩足騰空而出。

這種兩隻手產生三種力的做法,在眾多太極拳流派中,僅見於洪老師的拳中,非常典型,也非常高級。受這種捋法的啟發,我發現其他的手法(棚、擠、按、採、挒、肘、靠)都可以使用三種力而使效果大大提高。而當你二手練熟後,用一隻手也可產生三種力,非常有趣。

漫談洪均生太極拳

多年前有一學生跟我學拳,他原跟多位老師已學了十五年太極拳,他對自己手的化勁很有信心。一次在練習中跟其他的同學說,無人能捉住他的手,其他學生跟他試後真的捉不住,我在旁邊聽到,感興趣,說讓我試試,我用三種力的手法一拿,力串到他手、身、足,他化不了。這三種力的手法還真管用。這裡也順便談一下太極拳的擒拿法。有些練太極拳的人總強調用勁,反對在手法中使用擒拿法,因這樣反而容易被對手使用,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當我練習洪老師的拳比較有體會後,才發現其實如果勁法掌握了,同時也懂得好的擒拿法,是如虎添翼的事。擒拿手法與勁法並不矛盾,關鍵是你學到的是什麼樣的擒拿手法,是否懂得怎樣去使用。洪老師的擒拿手法,是配合他的精妙太極拳,對勁法的使用有很好的幫助,如用串勁,使用好的擒拿手法,更容易串到並使對手不容易變換。

上面談了洪老師太極拳中特別的三大點(內中有更多的小點),只是洪老師拳法許多特點的一部分,其他如特別的棚勁、化勁、動作45度、實用著法、氣的練法(以體導氣)、呼吸法(自然,但因身肢做法特別,呼吸就不是一般的自然)等等,如果鋪開來談,可以說到很遠。

洪老師的太極拳是高層次的太極拳,高層次的東西就會跟常人的習慣用力相差更遠,學起來就更難,要懂的更多,要練的東西更多。有時候因為改的東西太多,一時未練好,用起來或者覺得不好用,其實這只是功夫問題,功夫夠了,真正掌握了,那麼用起來更實用,效果更漂亮。我自己在這方面就深有體會,有時某些技法用得不夠理想,我不會退回到常人使用的方法,而是根據拳理,進一步檢查,看看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已經做好,效果就出來了,可以總結一句:拳理是夠好的,不夠好的只是自己的功夫。當然這個拳理必須是真正高層次的拳理,是經過有真功夫的老師表現出來的,而不是那些自己做不出來又不大明白,亂寫一些誤己誤人的“拳理”。我聽人說某市有一些推手愛好者成立一個學會,大家一起練習。

他們在報紙登了一個廣告,說他們追求的是那種真實的太極拳功夫,不是那種虛無的“一搭手就使人飛出”的東西。一搭手就使人飛出是有一定條件的,不是每次都可以,但也不是虛無的,就像足球的“倒掛金鉤”的背向球門凌空倒踢的射門,不是每次都可以的,也不是完全虛無的。練太極拳的人有二種相反的毛病,一種是對傳說的高功夫的東西全盤接受,什麼都是真的,而且以為一經做到就每次都能做到;另一種是對常人做不到的東西都予以否定。其實這兩種都是缺乏對太極拳的真正瞭解。傳說中的東西,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這些假的,有的是有人故意作假的,有的是傳得走樣成為假的。即使是真的功夫,也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做到的,對某些人,在某種情況下才出現的。有的人見識有限,且經常自作聰明地以那些不正確的道理來論證那些功夫是不可能出現的。其實真正的太極拳功夫,是訓練出不同於常人的用力方式和特別的技巧,所以能做出一些用常人的嘗試不能解釋的表演,但當你瞭解這些東西后,你就會覺得是很自然、很實際的事。如果我們僅把一些自己能做到的跟常人差不多的東西當成太極拳的全部來進行研究、練習,那太極拳就太不好玩了,不如留在家裡喝茶算了。

面對洪老師和其他當代太極拳名家所表現出來的高層次太極拳功夫,我自己在學習、體驗中覺得,太極拳發展到這個階段,並不是達到頂峰或者走下坡,恰恰相反,太極拳只是初步的成形。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太極拳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各流派各自產生許多特有的新技法,但至今尚未做過全面而系統的總結,沒有做出明晰、恰當的定義。太極拳缺乏一個鮮明、完整的形象,因此還未成熟。如果我們認真去繼承、總結、發展,太極拳應該有更廣闊的前景,會產生更多方面的高層次技巧,會對其他的武術以至人們的生活、勞動產生更大的影響,吸引更多的人來練習,我們也會在其中享受到更多。(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