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在我國,皇帝會寫詩不稀奇。在歷史上,許多帝王都留下許多千古名句,如:


漢武帝的“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世民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帝王寫詩,佳作頻出,在《唐詩三百首》中,就收錄了唯一一首皇帝詩,寫的卻是孔子,立意新穎,後世傳唱不絕。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zōu】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公元725年,唐玄宗到泰山祭天,行封禪【shàn】大禮。封禪之後,順道經曲阜至孔子宅,派出使者以太牢祭孔子墓,有感而發,作此詩。


唐玄宗寫孔子,實為讚頌,可是整首詩滿是嗟嘆、感慨。


孔老夫子呀,你一生勞碌奔波,周遊列國,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這就是你誕生的鄹【zōu】氏邑,這裡也曾經是魯恭王的宅院。


你曾感嘆鳳凰不至,感慨自己生不逢時;又曾哀嘆麒麟被獲,傷懷自己的學說難以發行。


你一生都不如意,如今,人們在你的靈前,頂禮祭奠,正如同你生前夢境中所見的一樣,想必你也該稍感慰藉了吧!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這是《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是不是對作者想拍唐玄宗的馬屁呢?其實,不是,我們細看這首詩,其立意,獨具匠心。


在《紅樓夢》中,香菱跟林黛玉學詩,林黛玉有一段關於作詩立意的話,十分經典: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在寫詩時,立意最重要的,唐玄宗這首詩,立意就別緻。


讚頌孔子,並不直接寫孔子的功績,而是寫孔子為了理想一生奔波,四處碰壁的人生。


為實現“鬱郁乎文哉”的理想社會,孔子一生碌碌奔波,結果卻無處安身,甚至被困陳蔡,險些喪命。


但孔子始終沒有背叛自己的道德信仰。縱使明知鳳圖難出,王道難行,明知自己必將如麒麟般慘遭捕殺,也要堅守道德的崇高,只為將來自己的仁義思想能夠大行於天下,造福於蒼生。


唐玄宗認為這是孔子最珍貴的地方。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清代學者沈德潛也讚歎唐玄宗的立意,他評此詩說:“孔子之道,從何處讚歎?故只就不遇立言,此即運意高處。”


紀昀評此詩說:

“只以唱嘆取神最妙。”


隱娘讀到最後兩句時,能夠感受到唐玄宗對孔子內心的崇敬之情。


孔子生前,一生不得志,卻在死後,受到無數人的頂禮膜拜。


唐玄宗最後說:您生前那麼辛苦勞碌,沒有好的結果,可是,現在,您的思想在後世發揚光大。當您看到現在人們對您的頂禮膜拜,同你夢裡的一樣,心裡也會感受安慰吧。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唐玄宗對孔子的尊崇不僅體現在詩中,還體現在實際行動裡。


作為“至聖先師”,孔子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歷朝歷代都有對孔子進行追諡。


追諡,即對死後的人,為了追念其生前給人的種種影響而給其的稱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一定的紀念性意義。


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追諡孔子為文宣王,這是孔子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封王,可見唐玄宗對孔子的尊崇。..........................................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詩,構思太妙了,紀曉嵐讀了也說好


宋代理學家朱熹: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孔子的學說,給人以智慧,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後世之路。而古往今來,誰又能像孔子一樣,為了夢想,奔波一生,卻九死未悔。這樣的堅持也值得後世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