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說再見

作者/唐春勝

不想說再見

 始於上QQ,源自於五月如火的一次旅行。回來,同事寫了篇遊覽日誌,邀我品賞。第一次看到空間的雅美與評說,我怦然心動。讓本就對文字有點小僻好的我,瞬間萌生了上QQ的衝動。

盼到星期天兒子回來,迅速在電腦上替我進行了註冊登記,申請QQ的程序,並教習了一些簡單原理及操作模式,我便迫不及待的步入空間。在加了些熟悉的親友後,寫下了第一篇日誌《第一》。

本是筆墨之娛,竟贏來一片贊好與點評。如此效果,令我信心大增,便有了第二篇,第三篇……。自此,深潛網海,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淺薄,不管拙劣,縱筆揮毫,翱遊空間,一路欣喜……。

這年,荷葉如碧,已是2012年的初夏。

不想說再見

 據說,在全國繁榮發達地區,QQ風行於2007年,落潮於2010年。

到了2012年,通行於我所在這個城市的時候,QQ卻是方興未艾,風靡雲蒸。學上QQ前,那個年齡,對電腦一竅不通的我,每當聽聞同事半夜“偷菜”的辛勞與機警,我卻是滿臉錯諤與不屑,其無知與寡聞,常令同事捧腹軒渠,遺哂大方。

不想說再見

 自從上了QQ,工作之餘,坐在電腦(智能手機還沒普及)旁,用傷感抒懷的日誌包裝著自己的矯情,用誇張激昂的說說,勵志著心底那份虛榮。在網友與浩瀚的空間裡,意致縱橫,指點文字,慰勉立志,互動鞭策,點贊嗖嗖,回贊秒秒。用麗華詞藻裝潢著似懂非懂的無知,胡吹海侃,雲山霧罩,引無數網友的眷注與青眯。

牽一份求知的執愛,拽一群三觀契合的相近,在那歲月搖曳的書箋裡,抒寫著沸騰與燃燒,簡寧與靜好。晨昏夜半,鍵盤點點,興味酣暢。

回味過往,至今思起,仍是滿滿心馨。時光不語,恨不能回到過去……。

不想說再見

 年輪流轉,到了2014年,QQ的熱度與輝煌在這裡已是褪去,微信一躍為網絡的新寵。QQ的凋零在於,微信的崛起,功能的重疊,陣地的轉移。相較之下,微信交流的直接、隱密、安全堪比QQ之完美,其支付功能更使其它無法超越。此時,QQ的聲望與地位每況日下岌岌可危。

我在萬般無奈之下,用手機登上QQ與微信,完成了從電腦到智能(手機)的銜接,也預示著對微信的正式接納。那時,對於智能手機的陌生與不懂,夾雜著對微信模式的不適,常常悶悶不樂,黯然神傷,更加重我對QQ的一往情深和依賴。

不想說再見

 然,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加上一些騙子盜號,廣告欺詐等無良,讓QQ雪上加霜。一部分網友轉為微友,轉移了關注度,與QQ兩相兼顧。另一部分網友乾脆刪掉,紛紛離去。大浪淘盡,散落天涯,相忘於江湖。令我倍感傷懷。

欣慰的是,至今有二百餘QQ好友仍銜尾相隨,不離不棄。雖互動寥寥,卻時不時進入空間給個贊或評,很令我感動。真情回饋,馨香點點。在這個薄涼的世界裡,盡顯珍貴。

不想說再見

 時光境遷,世界都在變。微信的普廣,終於讓我接受了現實,並感受到微信的便利:一,親密性。微友大都是親友、上司、同事、熟人等,不管距離遠近,聯繫簡單,操作靈活。視頻、語音、聊天功能拉近心距,增加親度。如,生於鄭州的外孫,天天與我視頻。難以想像,沒有視頻的快捷與方便,單憑一年僅有的數次見面,兩歲的她,焉能與外公朝夕相處,言笑晏晏?

不想說再見

 二,自由性,盡情抒發,釋放的平臺。一些說說的任性與率真,沒人會嘲笑你指責你。一些點贊點評,餘香留墨,語短情長。認同者可圈可點,不同者可不聞不問,可以打開,可以屏蔽,沒人覺得這不正常。三,保密性。點開任何微友的空間內容,不會引起對方反感,沒有訪客記錄的功能,遮掩著“不惴冒昧”的失禮與尷尬。四,真實與安全性。加好友時已熟知對方的身份,知根知底,且照片、視頻沒有濾鏡,更加真實與簡潔。與親近人分享如臨其境。

不想說再見

 然近兩年,微信也飽受詬病,不滿微信的輿論洶洶,向微信圈說再見的文章亦不乏出現。究其原因,一,微友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廣告滿天,雞湯遍地,幫忙轉發、點贊、砍價、投票的友情綁架,讓人無所適從,煩不勝煩。毫無節制的刷屏,一如油膩湯肥,見之嘔胃,讓人們越來越不願涉足。

不想說再見

 二,設置三天可見。我曾問一位朋友,為什麼要設三天可見?他很無辜的說:人人如此,我亦如此。這是典型的跟風效應,好像不這樣就會被人恥笑一般。部分人把自己嚴實的裡起來,不願姿意張揚,也許是一種矜持與自我保護也未可知。這本無可厚非,然此類設置,卻無疑傷害或影響著微友的情感與交往,最終助推人際關係的阻隔與冷膜,致使部分微友極度失望,對微信的關注則更為消極。

不想說再見

 四,各種群的誕生。工作群,同學群,戰友群,家鄉群,發小群,學友群等等,赫然有聲,漸至佳境。每天滴滴噠噠作響,應接不瑕。從交流導引,到重荷不堪,文明與自律已成網絡之眉睫。

不想說再見

 如今,QQ早已偃旗息鼓,無人問津,盡顯落寞。微信亦是風雨飄搖,晦明晦暗,前景不明。

事至今日,冷暖自知。在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便利的時下,我不想與時代脫節。去年登入美篇,今年剛剛涉足。雖然陌無所知,卻也興致盎然。很想認識一些新的東西,把握時代的脈搏,跟上網絡的步履,把自己生活的千姿百態,喜怒哀樂,推向網絡的窗口,放飛心靈,充盈內在。餘生不長,吝惜時光。墨香淺淺,華美綻放。

不想說再見

 不想對QQ與微信說再見。雖然它們不是最好,但至今沒有更好。單憑微信的支付功能也罕有替代。我們仍然需要它們,離不開它們,以及那份不捨的情……。

不想對QQ與微信說再見。在這熟悉的平臺上,雖然我才疏學淺,但我很願用一份虔誠與真實展示最好的自己,雖然也包裹了一些卑微與消極,但這恰恰又是最真實的呈現。

不想說再見

 不想對QQ說再見,那怕網友獨剩一人,我也情有惟牽。因為她記載著多年心路的歷程,是精心培植的一樹長青,是心靈日記的情感寄語。

不想對微信說再見,那怕所有人棄之如敝屣,我亦情有獨寄。因為她見證了我所有的淚水與悲傷,幸福與喜悅的點滴,不管三天可見的距隔,不管屏蔽的冷遠,但畢竟遮不著微信的人情溫軟與真切。

不想說再見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雖然我很欣賞美篇,且有深入之趨。但QQ之驕,微信之寵,永享我心。

阡陌紅塵,有你為伴,我不想說再見……。

不想說再見

(圖片源於網絡)

於2019年6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