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小科普)

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與鼻炎同時存在,也稱為鼻-鼻竇炎。症狀在12周以內的為急性鼻竇炎,超過12周為慢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的患病率為6%-15%,冬春季多發。急性鼻竇炎根據症狀持續時間,可分為:1.感冒/急性病毒性鼻竇炎(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10天);2.急性病毒後鼻竇炎(症狀在5天后加重

或者持續症狀超過10天但少於12周);3.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病因,多為病毒或細菌的直接感染。

症狀,1.全身症狀,感冒的全身不適症狀,畏寒、發熱,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等。2.局部症狀:鼻塞,流涕,嗅覺障礙(多為暫時性),頭痛或壓迫感。

診斷,要注意區分病毒性鼻竇炎和細菌性鼻竇炎,當分泌物轉變為帶有顏色的膿性分泌物並且局部疼痛加重伴發熱(超過38℃)提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治療:1.抗生素,急性病毒性鼻竇炎和急性病毒後鼻竇炎不推薦使用抗生素。針對上呼吸道常見致病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薦首選全身使用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二代頭孢,使用7~14天。局部使用抗生素沖洗沒有治療作用。2.局部糖皮質激素 聯合抗生素使用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使用時間12周以內。3.其他藥物.病毒性鼻竇炎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減充血劑,抗組胺藥,中草藥。 減充血劑使用不超過7天(交感胺類如麻黃鹼、咪唑啉類如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4.鼻腔沖洗 使用生理鹽水等。

急性鼻竇炎(小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