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个人的?

小庆说历史文化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建立了一套伦理道德规范,被封建社会改造成统治政权的理论基础,和合法性根据,形成统治工具。现在我们学习孔子主要是学习基于人性的仁义礼智信,宣扬仁爱、勤奋、致知等自我修养自我规范,摒弃愚忠愚孝等封建思想。我们国家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设立孔子学院就是让世界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的历史,保持人文沟通,实现友好和平相处。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古代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时广泛应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取得良好效果。老子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者,他的传世作品《道德经》为我们展开了天地人自然息息相关相互存在发展的一副好像能看的见又摸不着的画卷。老子净化人的性灵,使人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刀十豆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中国文化离不开孔子和老子,俗话说的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话当然也是给我们后辈儿带来了深不可缺的知识。

孔子和老子之分野,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分野

孔子教育学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义礼智信。做事要讲义,安心要讲仁,然后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要讲礼、讲规矩,同时还有智,能够明辨是非,当然还要讲诚信。有了这些,做人的标准就有了,做人的原则就有了。标准原则都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彷徨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大概意思是:

能清楚认识别人,那算有些世俗的才智,能清楚认识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

能战胜别人,可以算”,能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大!

这几句看上去有点像心灵鸡汤。只不过老子他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心 灵鸡汤”,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两句话,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体会越深。

老子智慧:自胜者强

这几句看上去有点像心灵鸡汤。只不过老子他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心灵鸡汤”,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两句话,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体会越深。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说,孔子和老子分别做了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但你不能说中学老师水平就比不上大学老师。教授的内容不同,不能说本人的程度就不够。只是选择的方向不一样而已。

孔子和老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他们为我们以后的儿女立下了准则。中国人如果说道人,人道怎么也跳不出孔子。若谈道,谈天道,谈大道,怎么也无法绕过老子。

关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在这里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公子灵均


老子,倡导"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主张"天下归仁,礼乐治囯"。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

二者之间的交集,在司马迁《史记》中,有孔子向老子问道的记载,依此当有师生之谊。

老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坤道为思想源泉,取象于地,安静忍耐,平和柔顺。

孔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乾道为思想源泉,取象于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孔子,代表入世,但不并总是一味的进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道不行,乘浮槎于海"。

老子,代表避世,但也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孔子共同的思想源泉,在《周易》。

《周易》的乾坤二卦,是打开老子,孔子之门的钥匙。



魏晋讲谈社


1、第一次看孔子,觉得他很普通,说了很多人想说的话。

2、第二次看孔子,觉得他很有理想,用一己之力“度”量天下。

3、第三次看孔子,觉得他很世故,啥都是讲究“度”。

4、第四次看孔子,觉得他有趣,对“度”的把握精准无比。

5、第五次看孔子,觉得他看透了人世,把如何“活下去”的秘诀毫无保留告诉后人。


1、第一次看老子,觉得话都让他说尽了,我无话可说。

2、第二次看老子,觉得他是朴素的认知者,同古代文明轴心时代的群星一样。

3、第三次看老子,觉得他是窥破了三维空间的智者,留给我们的是一扇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的小窗。

4、第四次看老子,觉得他太残忍了,对于存在和人类的最终判断,是我们无法直视的。

5、第五次看老子,觉得他很落寞,这个世界没人能走进他的内心。


不二不一


我认为中国文化离不开孔子和老子,俗话说的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话当然也是给我们后辈儿带来了深不可缺的知识。

孔子和老子之分野,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分野

孔子教育学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义礼智信。做事要讲义,安心要讲仁,然后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要讲礼、讲规矩,同时还有智,能够明辨是非,当然还要讲诚信。有了这些,做人的标准就有了,做人的原则就有了。标准原则都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彷徨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大概意思是:

能清楚认识别人,那算有些世俗的才智,能清楚认识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

能战胜别人,可以算”,能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大!

这几句看上去有点像心灵鸡汤。只不过老子他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心 灵鸡汤”,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两句话,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体会越深。

老子智慧:自胜者强

这几句看上去有点像心灵鸡汤。只不过老子他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心灵鸡汤”,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两句话,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体会越深。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说,孔子和老子分别做了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但你不能说中学老师水平就比不上大学老师。教授的内容不同,不能说本人的程度就不够。只是选择的方向不一样而已。

孔子和老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他们为我们以后的儿女立下了准则。中国人如果说道人,人道怎么也跳不出孔子。若谈道,谈天道,谈大道,怎么也无法绕过老子。


历史的波澜壮阔


老子无疑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五十学易,就是受老子影响。老子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孔子之儒学也离不开老子道家哲学的支撑。

纵观历史对老子和孔子的评价,老子被奉为天神,而孔子则被尊为人圣。可见老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应该比孔子更高。

老子为道家祖师,关于其生平有太多传说了,道家所藏典籍甚至把老子神化,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至三皇五帝、春秋战国以及各个朝代,都有老子传说。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骑青牛出函谷关,然后不知所踪,世人传其羽化成仙,已登极乐。《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即老子是也。

孔子作为老子的学生,其建树不可谓不至伟!其思想和著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并且会一直流传下去。作为中国第一圣人,其为我国文化的贡献不可替代,在民间孔子的学术思想,影响范围是要远远大于老子的。更有孟子、荀子等圣人弟子把祖师学术发扬光大,代代传承,尤其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统治阶级治国理政之纲要,一直到明清两代,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可见孔子思想影响之深远,孔子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圣人。





庞一凡


老子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比较随性,比较柔和,所以他的思想也是。一种顺其自然、一种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距,而且孔子是有污点的,有史书记载,他当年把他的竞争对手杀掉,可是没有讲求仁义道德,鲁迅、胡适等一大批的民国精英强烈抨击过孔子,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是要打倒的是孔子思想学说中不正确的部分,取其精华,至于孔子被赋予圣人的地位,则不过是统治者出于自己的利益,玩弄一个把戏罢了。真实生活中老子肯定是一个无欲无求的超脱者,如果想平谈的生活,就和老子做朋友。当然如果你有官瘾,想做官,就要和孔子做朋友,宋朝赵普有个典故:半部论语治天下。


崔秀江


1、老子和孔子都是圣哲,都是大思想家。

2、老子的学说偏重哲学,而孔子的学说偏重伦理。

3、老子和孔子在构建自己的学说体系时所用的思想方法不同。

老子的思维是演绎式的:他先探求宇宙中的普遍法则,并将其名名为“道”。人类遵循“道”这个普遍法则所行成的社会规范便是“德”。

孔子的思维是归纳式的:他先学习了夏、殷、周的礼制,明白了其中的因革损益,通过概括,提出了超越具体条件、一以贯之的“仁”的概念。

4、老子和孔子都熟谙治国之道和权力运作方式。

老子的书中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等精辟论断。老子的学说深刻影响了法家学说。《韩非子》一书中就有《解老》篇。法家学说是古代统治者崇尚的思想之一。一般成功的帝王通常都是外儒内法。

孔子作为政治家的身份总是被人忽略。孔子代理鲁国国相七天就以乱政的罪名诛杀少正卯,可见孔子也是有霹雳手段的人。别人说郑国国相子产不仁,孔子不信,并肯定了他不毁乡校、倾听民意的为政举措。子贡批评管仲为自己曾经的政敌齐桓公效力,毫无政治操守。孔子却不拘泥于小仁小义,认为管仲“尊王攘夷”的政策,避免了华夏被夷狄同化。孔子对时政的评价总是一针见血,说明他的政治眼光很独到。

4、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这和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异曲同工。老子倡导无为而治,这又和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者的思想不谋而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一生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据说,他对老子的学说很是叹服。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怀来附远,适合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孔子认为为政者应该积极有为,这和西方经济学说中,肯定政府干预的建议相类似。到了近代,陈焕章凭借研究孔子经济思想的专著《孔门理财学》,第一次取得了西方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书中阐述的孔子思想,也得到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肯定。

5.历史上,当君主较弱的时候,他们更喜欢用老子的思想来执政。比如,汉文帝与明嘉靖帝。他们都是由藩王被选为皇帝的,皇位极不稳固。利用老子的思想,他们成功地统御群臣,坐稳了皇位。当君主比较强势的时候,他们更喜欢孔子的儒家学说,比如汉武帝和清圣祖康熙帝。






江湖低手


伏羲制先天八卦,禹王画后天八卦,周文王结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演复卦,孔子添翼解说法用,使后人追捧。或占卜或战略或经商等等一切,吸引着广大人们硑究并探索,若无易经的存在,有谁还会去探索这玄妙的,看不懂的无字天书:河图,洛书?有谁还去探讨这深奥难道德经?所以说老子的道德经存留到现在,是与孔子的作为分不开的。


用户7416400958451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亦名聃,楚国人。他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约莫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之职。

据记载,老子和孔子是见过面的,一说在鲁昭公24年,时孔子34岁,一说在鲁定公8年,时孔子51岁。梁启超先生认为后者更为可信,因为孔子在五十岁后的思想与之前有大变化,他猜或是受了老子的影响。

 

其次,老子与“老莱子”“太史儋”为一人或二三人我们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老子逝于中国,有个儿子名宗,曾为魏将,由此可知老子离战国时甚近。

 

2. 老子学说

 

研究老子的学说,就是研究“五千言的《老子》(或称《道德经》)”,全部讲的,不外乎一个“道”字。所以我们可以从“道的本体”“道的名相”和“道的作用”三方面来了解它。

 

(1)   道的本体

“道”是什么?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不掺杂任何外界意识。

 

“道”是什么样的?

“道”的性状无法用语言概括,因为语言由约定俗成的词汇组成,而词汇有既定的概念,如果用语言来概括“道”,则怎么概括都是不全面的。

 

(2)  道的名相

什么是“名”“相”?

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名”即我们指称事物之词汇,“相”即肉眼可见该事物之模样。

 

“名”“相”的由来

老子认为名相自人类的分别心而来。例如,怎么能知道有“美”呢?因为对比了“恶”,体会出了“美”。

 

老子说,而一旦人造出种种的“名”,“名”一旦成立,就永远去不掉,人就用这些“名”来指称、解说世间万物。

 

“名”“相”的害处

“名”“相”既然起自分别心,那么就存在一定标准,比如你说“善”与“不善”,那么便有“善”与“不善”的标准,但人所觉察的标准,常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人养羊,故觉狼吃羊为不善,而从狼的角度,吃羊是存活之道,是善,谁的标准对呢?

 

所以“名”“相”自分别心来,就有局限,所以以“名”“相”来概括、描述“道”是不全面的,是狭隘的,是老子反对的。

 

(3) 道的作用

五千言的《老子》,最少有四千言在讲“道的作用”,但却可以统括为其中的一句话: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常无为

比如器皿没有空处就不能装东西、房子没有空处装门窗就不能出入、空气也无法流通,因此可见空处(无)的用处。

 

无不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佛居,是以不去。”即因无为、因“空”,而无不可为,诸事可为。

 

为而不争

梁启超先生用了罗素对老子这几句话的解释。罗素认为人类本能中有“占有”和“创造”这两种冲动。占有的冲动,要将事物据为己有,而世间物都是有定量的,甲占有的多了,乙的就少了,当占有的冲动发达起来,则人类就日日在争夺相杀中。

 

创造的冲动则正与之相反,是要创造某物出来,这些创造物的性质往往是无限的,如诗歌、美术、音乐、思想等等。创造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而仅仅是乐于创造出它们并与人分享,甲得到了,乙也能得到,且无损耗。

 

这种创造而不占有的状态,即老子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 老子学说的弊病

其一便是:“道”有理,而“术”有误。例如“小国寡民”的乌托邦理想,其第一条件是“人民皆愚”。且不论这要求对不对,首先它就是无法办到的。人无知,可以学;人若已经有了智识,却很难再洗去这些,令他变愚钝。即便你采用一些手段以“愚人”,却未必能达成这个目的。

 

其二,虽然“道法自然”,但若刻意追求返回一无所知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不自然,这就自相矛盾了。

二、 孔子

 

1. 孔子其人

 

周灵王二十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1年),孔子生。

 

孔子少孤,二十岁左右为贫而仕,尝为季氏之委吏乘田等官。二十四岁丧母,有门人助葬。

 

三十六岁避乱至齐国,三十八岁自齐反鲁,门人益进。四十八岁,阳虎囚季氏,欲用孔子,孔子不仕。

 

五十一岁,见老子。五十二岁,出仕为中都宰。五十三岁,相鲁定公,会齐侯于夹谷。五十五岁为鲁司寇,堕三都。

 

五十六岁,离鲁至卫。五十六岁至六十九岁历游卫、曹、陈、宋、蔡、郑、楚诸国,居卫最久,陈次之。

 

六十九岁自卫返鲁,修《诗》《书》《礼》《乐》,作《易传》,七十二岁作《春秋》。

 

孔子卒于七十三岁,时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结合孔子生平事迹,应注意到其人有这些特点:

①   孔子出身甚微,并非士族,且为庶出。

②   孔子教学甚早,年二十四丧母时,已有门人助葬。

③   孔子政治生涯甚短,最大的事业就是堕三都,意在打破贵族政治,但完全失败了。

④   孔子游历地甚少,实际到过的只有周、齐、卫、陈,可能还到过楚国属地叶,至于宋曹郑三国,则只是经过,而没有住,算起来未曾走出今山东、河南两省。

⑤   孔子著书甚迟六十九岁自卫反鲁后,才开始删定“六经”。

 

 

2. 孔子学说

 

(1) 孔子学说的纲要条目

 

① 为学

孔子主张的“学”不是后世一些人所误解的死读书,而是“屡空”,是“心斎”,是“克己复礼”,是“不改其乐”,是“不迁怒不贰过”,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的是如何生活,如何来养成自己的人格。

 

② 一贯 忠恕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就包含着“学”的方法。就是他曾经告诉子贡,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是“一以贯之”。

 

也就是说,学做人的道理也好,学其他的也罢,并不仅仅是靠知识或经验的堆砌,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运用在学习任何事情上。

 

“忠恕”的意思可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

 

③ 仁  君子

之前说孔子讲的“学”,是教人学做人、养成人格。梁启超先生将“仁”解作“理想人格”,而“君子”则是能合着这种理想的人。

 

“仁”字拆开,是两个人,可见“仁”这种理想人格是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交往中的,没有他人,则显不出个人的“仁”来。

 

关于“仁”的标准,“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具体的言语散落在《易经》《论语》《礼记》等资料中,大家可以当作补充说明,把这些文献中关于“仁”和“君子”的条目一一找来看。

 

但归根结底,要理解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应像上一条目所述,去寻找“一以贯之”的准则——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含着这种准则,即与人相处,要做符合双方相对关系的事情,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敬上,为人父,应慈爱,为人子,应孝父母……等等。

 

④ 礼

最古老的礼本是宗教的一种仪式,而后演变为一切社会习惯、礼仪乃至行为规范。孔门注重礼乐,是因为视之为涵养人格的利器。

⑤ 乐

音乐是孔子的嗜好之一,也是他门下的必修课。孔子重视音乐,也因为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有感于人事物而发的,是愉悦人性、陶冶情操的好工具。

 

⑥ 名

孔子重视“正名”已不用多说,正名而后可以循名责实,以求名实相副。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

 

⑦ 性命

孔子少言“性”,而多论及“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也常被误解为狭义的人之“宿命”。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天命,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法则。例如庄子引用的孔子之语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⑧ 鬼神祭祀

孔子教人,说的都是世间法,而不说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祭礼、斋戒他却是提倡的。在他看来,“万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所以说孔子的祭礼,是将“祈求护佑”的需求转变为“反本报祖不忘其初”的用心,正如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  孔子哲学思想的汇总(自《易》)

在宇宙本体是什么这个事情上,孔子的看法是“神无方而易无体”,即宇宙是没有本体的。“易”就是变动,方生方逝,方逝方生,万物都在不断流动。

 

(3) 孔子政治思想的汇总(自《春秋》)

孔子的政治思想源自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要求。孔子的终极理想社会形态是“大同”,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以个人或家族为单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儿童有公共教育,老弱废疾有公共养老与医疗……

 

而后,他又提出“小康”作为迈进大同世界的过渡。两者区别在于小康是阶级主义,大同是平等主义;小康是私有主义,大同是互助主义;小康是国家家族主义,大同则是世界主义。

 

(4) 总结

我们知道,孔子行事最尚“中庸之道”,对他来说,凡是在两个极端的主张,都含有一面真理,但又各有各的毛病,所以他愿意采取折衷适用的主张去面对、处理事情。

 

并且孔子的中庸还具有时效性,故称之为“时中”。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建立在他认为“万物都在不断流动”的宇宙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