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

王鵬飛

常說蓮出淤泥而不染,但又有幾人注意過,皎然秀美的花葉之下,那深植於塘泥中的藕根呢?世俗之風,正如荷澤之底的汙泥,是荷花植根的根基。沒有這烏黑淤泥,何談花之君子的婀娜妖嬈?荷如是,人亦然也。人當如蓮,與淤泥相依,與世俗共生,這樣的人生,才能詩意棲居。

世俗,是棲居的依託,是詩意的基礎。

擎豔出水,遠香芬芳。蓮花尚需從淤泥中汲取養料,何況於人?人類自演化以來就是社會動物,隱居世外的可行性,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降低。茹毛飲血的史前時代,是唯一可能一人能夠自給自足的時代;農耕時代,離群索居者編柴扉,務耕織,伐草薪,事樵漁,紅楓白霜,山野江寒,不因凍餓而死已是極限,生存尚且難以保證,更何談生活質量;進入現代社會,與世隔絕意味著放棄一切現代生活的特質,也就放棄了現代人的身份密碼,這一點尚且千難萬難,更談何隱居於現代紅塵!可見,無論什麼時代,世俗生活都是生存所必需的依託。所謂詩意的棲居,應該是在世俗的沃土之上才能培植出來的花朵。既然人們必須與世俗相攜共生,那卻因何多有人與之相仇相殺?即使不能與之相親相愛,起碼也應該與之相安無事吧。

與世俗共生,是為了讓所追求的“詩意”有所棲居。

伯夷與叔齊,追求殷商的詩意,采薇而食,然而他們在首陽山餓死了,殷商不扶;屈大夫追求美政的詩意,與廷上世俗寸土不讓,然而他投了江,美政不存;梭羅追求自然的詩意,獨居於瓦爾登湖畔,然而他在湖畔小木屋只住了一年半,又回到了攘攘都市之中。這些人,極力把自己排除於世俗之外,或者想與世俗劃清界限,力圖清高出塵,但事與願違,結果大家都可以看到。恰與之相反,王維心向佛門,卻半官半隱,以此保證其既有財力又有閒情,使之成一代詩佛;納蘭容若向往平凡人生,但仍置身於權勢中心,因而他能利用貴族身份結交了顧朱姜嚴等一眾平民摯友,吟詩敲棋,讓心靈詩意棲居,亦是別樣的佳話;凡魏晉賢士名流,放浪形骸之外,大抵皆有萬貫家財以資其清談論道,撫琴醉酒。與世俗不共戴天者,其身敗亡,其道譭棄,僅一清名流於後世,又有何用;與世俗共舞伴生者,其居詩意,其業昌隆,有作為千古流芳。這個道理,觀古今史,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與世俗共生,要把握好外物與自我的平衡。

芥川龍之介說:“最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此言甚善。“共”一字,本就是指不同個體之間的關係。人之與世俗,像極了荷花與淤泥的關係。淤泥雖汙濁,也是荷之生源,不能只要荷花的香遠益清,而摒棄了淤泥的基礎價值;“共”字又指二者間有所聯通交流,因此“棲居”需要不離世俗,以有所依。“詩意”的本義,需要處理與世俗之間的遠近界線,牢記自己的本心,清潔自勵,不染塵埃,否則便會陷於俗世之中,在世俗的淤泥中失去了自我,詩意當然由此不存。最好的辦法,是找尋到二者之間的平衡,取其適度。做到既能與世俗相攜共生,又能在世俗中圓通處世,玲瓏人生,保持自我的特質初心。

在追求詩意棲居的道路上,世俗並非洪水猛獸、蕁刺荊棘,相反,世俗是補給站,是那堆永遠吃不完的奶酪,誘惑著,同時也在支持著我們。與世俗共生,才能在追尋詩意的道路上乘以騏驥,快馬加鞭。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桑老師簡評:文章論述了人如何與世俗社會相攜共生之途中,保持自我的初心和特質的觀點。中心論點切入生活肯綮,擊中了現代人心靈深處的矛盾點和彷徨處,本身就很有深度,顯得成熟而又理性。觀點很新穎,語言有文采,論證層層深入而有論辯性。尤其是第一、三這兩部分的說理,有條不紊,言簡意賅,彰顯了自己在說明論證方面的優勢。第二層對慣用事例的深層次意義的挖掘,也別有新意。寫得很有深度,請繼續努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詩意棲居,與世俗共生(濰坊一中,王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