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2006年1月19日下午2點,我們的主角——“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又譯“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由宇宙神-5火箭搭載,由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發射升空

使命在身

新視野號的使命是探測冥王星(Pluto)及其衛星,以及其它柯依伯帶天體,是本世紀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具雄心的深空探測項目之一,耗資7億美刀。在它之前,先後有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共四個探測器飛越了海王星軌道,新視野號將成為第五個。這是首次以冥王星和柯依伯帶為目標而開展的太空任務,它將人類的視野拓展到了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帶來了不折不扣的”新視野“。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搭載的科學載荷

新視野號的尺寸大約是2.7米*2.1米*0.7米,相當於一架鋼琴大小,搭載了功能全面的科學載荷,主要包括遠程高清勘測相機(LORRI),可見光和紅外波段成像儀/光譜儀(Ralph),太陽風和等離子體分析儀(SWAP)等。這些儀器由一臺二氧化鈈核電池(RTG)供電,因為探測器飛得如此之遠,陽光已經十分微弱,核電池成為唯一的選擇。

征程漫漫

為了完成這次史無前例的遠征,NASA為新視野號設計了最佳的飛行路徑,如下圖所示: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飛行軌跡

新視野號發射47分32秒後,與火箭的第三級分離,此時它的速度已經達到16.26公里/秒,是子彈速度的50倍,成為有史以來人類發射的最快飛行器。在發射後9個小時,新視野號就飛越了月球軌道,相比之下,阿波羅登月飛船用了三天。

在此之後的13個月裡,新視野號不斷進行系統檢查、儀器校準和軌跡修正,直至到達木星附近。為了更快的抵達冥王星,探測器需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加速,使其速度再增加約4公里/秒。這一過程中,新視野號與木星的最近距離為230.5萬公里,正好位於木衛四的軌道半徑之外,遠遠小於2000年路過木星前往土星的“卡西尼”號,因此獲得了觀測這顆巨大行星的絕佳機會。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飛越木星(想象圖)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利用木星“引力彈弓”加速

2007年2月至3月,新視野號對木星開展了一系列觀測活動,包括木星氣象、極光研究,木星磁場採樣,塵埃採樣,對木衛一的星環的紫外成像,以及對木星各個衛星的表面測繪,成分測量和大氣層研究。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拍攝的木星以及木衛一在木星上的影子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拍攝的木衛二正在升起

離開木星後,新視野號還需要經歷8年的飛行,才能與冥王星相會。探測器上的儀器設備進入了休眠狀態,以節省出寶貴的深空測控網絡資源供其它航天器使用,還可以減少電子設備的損耗。在休眠期間,探測器以每秒五圈的速度旋轉,並保證無線電天線始終對準地球。地面操縱人員每年會喚醒探測器一次,以確保天線朝向地球,並進行軌跡修正、系統檢查和儀器校準。

在抵達冥王星之前約200天(2014年秋天),新視野號全面甦醒,開始為與冥王星的交會作準備。

約會冥王星

為了兌現與冥王星約會的承諾,新視野號在飛行了50億公里後,其軌跡必須確保穿過一個直徑不超過300公里的圓,才能實現既定的觀測目標。為了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新視野號在接近冥王星的過程中,不斷的拍攝冥王星及其衛星系統的詳細照片並比對,以判斷是否飛行在正確的軌跡上,稱為“光學導航”。值得一提的是,新視野號的重量超過450公斤,而自帶的推進器推力僅有4.4牛頓,好在實際飛行時只需要進行微小的修正。

歷經9年的飛行之後,新視野號距離與冥王星交會還有5個月,此時遠程勘測相機和譜儀開始拍攝。冥王星和它最大的衛星卡戎最初僅能拍到小小的亮點,隨著距離的不斷拉近,它們變得越來越大。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新視野號捕捉到冥王星和卡戎

交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2015年7月14日11點49分(協調世界時),新視野號到達與冥王星的最近點,此時距離冥王星僅13695公里。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冥王星的一次,這一紀錄將保持相當長的時間。11分鐘後,到達與卡戎的最近點,距離29473公里。

交會前後的24個小時是新視野號任務中最繁忙的階段。探測器上的科學儀器火力全開,獲得了大量觀測數據,包括使用多個波長拍攝的冥王星及其衛星的全景地圖,採用近紅外波段獲得的可提示星體表面成分的光譜圖像,以及對冥王星大氣層的觀測和採樣等,同時精確的測得冥王星的直徑為2370公里。最受人關注的成果當屬冥王星高清全清地圖,分辨率達到了100米,為我們展現了大量的地形地貌細節,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冥王星上寒冷的平原,崎嶇的山峰甚至冰凍的湖泊(氮冰),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冥王星全景圖,注意右下方的“冥王之心”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冥王星和卡戎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冥王星的地貌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平原上聳立的山峰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冥王星的大氣分層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冥衛一:卡戎

這是人類第一次有幸在這麼近的距離上觀察冥王星系統,對冥王星有了全新的認識,新視野號居功至偉!由於相關圖片太多,這裡不再一一展示,有興趣可到NASA網站查閱。

天涯海角

與冥王星分手後,新視野號並未停下它的腳步,它繼續穿行於寒冷荒涼的柯依伯帶,並發現多個柯依伯帶天體。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柯依伯帶天體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柯依伯帶天體

但它們並不是新視野號的下一個觀測目標,這個神秘的二號目標是編號為 2014 MU69的小天體,距離冥王星16億公里,體積只有冥王星的1%。在此之前,人類的對這個天體的形狀一無所知,據哈勃望遠鏡的觀察,它的表面有可能是紅色的。。。經過向公眾徵集名稱後,NASA選擇了“Ultima Thule”作為2014 MU69的暱稱,Thule是古代傳說中的“極北之地”,而Ultima Thule意為“終極遠境”,但我們中國人翻譯的名字顯然更為貼切——天涯海角。雖然後來官方正式命名為Arrokoth(印第安語“天空),但天涯海角這個美麗的名字已經永遠被中國網民接受。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較遠距離拍攝的”天涯海角“及其3D想象圖

最初,根據在比較遠的距離上拍攝的天涯海角的照片,科學家認為它的形狀像花生,由兩個稍顯球形的部分連接在一起。而在2019年1月,新視野號追上它之後,才看了個真切,原來不是”花生“,而是兩塊粘在一起的煎餅!而且,確實是偏紅色的。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天涯海角”高清照片

奔向星辰大海:“新視野”號的百億公里征途

“天涯海角”3D動圖

像其它柯依伯帶天體一樣,這顆冰凍的天體封存了太陽系早期的奧秘,新視野號對它的考察將大大有助於我們解開這些秘密。

奔向星辰大海

探尋”天涯海角“時,新視野號已經孤獨的旅行了65億公里,時至今日,按照速度大致估算,它已經飛行了70多億公里。NASA的研究團隊計劃在今年夏天,通過地面和哈勃望遠鏡為新視野號選擇下一個拜訪對象,屆時,我們對柯依伯帶的認識將更上一層樓。

雖然不情願,但新視野號也在逐漸老去,搭載的核電池功率每年都在下降,也許在未來的某天,它會突然壽終正寢,但我相信,作為人類現存的最遠的“慧眼”,一定能像旅行者1號、2號那樣超出人們的期望!用不了幾年,新視野號的行程就將突破百億公里,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遠征,代表了人類航天事業的最高成就。承載著人類夢想的新視野號將繼續前進,直至飛出太陽系,奔向遠方的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