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縢》之書曹操在《述志令》中想表達什麼意思?

用戶1524800985630


《金縢》,周公祈禱先祖,願以己之身換取重病的周武王康復。發生動亂被其平定,周成王由誤解周公直至冰釋前嫌。

公元210年,56歲的曹操統一北方,可是劉備、孫權仍與他三分而立,抨擊“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

曹操發佈《述志令》,迎擊誹謗,其中有一句:

“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無疑,借用《金縢》之文表明心跡。周公輔佐武王、攝政成王忠心耿耿,自己尊王攘夷同樣用心良苦!

交還兵權於朝廷,自己垮臺殃及國家,曹操不願慕虛名而處實禍。

江湖未靜,不可讓位。但所封邑土,受之有愧,出讓三縣。

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通篇大義凜然,曹操是忠是奸?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蘊含的哲理可供思辨: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人品真偽皆有之,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周公王莽這樣,曹操亦然如此。

他不是聖者,為實現個人宏圖大業野心,手腕老辣昭然若揭。

可“挾天子以令諸侯”解決紛爭,促成國家逐漸一統安定,矢志不渝卻有目共睹。


北方的天空偉


《述志令》下半部完全以“忠”為陳述主題。曹操歷數自己心目中的榜樣:齊桓公、晉文公、周文王、樂毅、蒙恬。曹操以前三者皆“兵勢廣大”卻忠事其主來自況,以後兩者表明自己累世忠良。眾所周知,齊桓公、晉文公後來稱霸了,周文王不代商,其子武王卻代商了。歷史上更多的是名將重臣死於功高震主比如蒙恬,曹操讚賞蒙恬。曹操後面說到:“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這簡直是在震懾天下了。

《述志令》面上主旨是陳述“忠”,深層動機是向天下向這個血腥江湖表明自己的巨大存在,但曹操不能無視皇權道德緊箍咒。他的態度是明確的:我本人至死不稱帝,就對得起漢室,對得起天下,對得起歷史了。曹操有俯視皇位的胸襟,皇位並非最高追求,“聖人聖王”才是他的理想。

《述志令》表明,曹操不是聖人卻有聖人追求。以當代眼光看,聖人追求或許不值得肯定,但卻是曹操雄偉氣象的來源之一。曹操以《述志令》向當世喊話,那時該有不少人能聽懂。


社會契約論111


《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對外表達自己思想和經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的重要文章。這篇令文,首先詳盡地敘述了曹操的政治抱負和平生志向與心跡。其次,這篇令文的文筆蒼勁有力,氣勢雄偉飛動,語氣嚴峻而感情濃烈純厚。全篇作者熟練運用歷史事實形象,生動地敘述和詳盡地表白自己的政治抱負與遠大志向,感情濃厚,直抒胸臆。

創作背景

該文章寫於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五十六歲的時候。當時,他完成統一北方大業後,政權逐漸鞏固,繼而圖謀統一全國;但是孫權、劉備兩大軍事勢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脅。他們除在軍事上聯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則抨擊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在這種政治形勢下,曹操發佈了這篇令文,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擊了朝野謗議。











今古雜壇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當時太公、召公說"我們為王恭敬地卜問吉凶吧"!周公說"不可以向我們先王禱告嗎?",周公就把自身作為抵押,清除塊土地,在上面築起三座祭壇。《金滕》之書曹操在巜述志令》中通過袁術、袁紹,等眾所周知的事實,闡明自己的良苦用心,文章內容充盈、全文直白、自然,毫無雕飾之跡,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表現了曹操利落堅定的性格及處世之道。



羽落滄海


這個非常簡單,曹操要告訴世人,他的政治抱負並不是想當皇帝,進一步說,就是在為他當不上皇帝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第二層意思是,雖然他不能當皇帝,但是,他也決不放棄手中的任何權利!又找了個藉口,因為安全問題所以不能放棄權利!

同時對待授封的封地可以放棄一些,夠了!知足常樂,還給國家一些吧……;對待妻妾們也是可以放棄的!你們都要改嫁他人,你們改嫁他人的目的是要為我做宣傳,讓天下人更多的瞭解我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