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戰“疫”勝利,我們約個“福”字跑

本報訊 “請出示您的身份證,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這些天,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信訪科副科長俞軍,最常說的是這句話。

自疫情發生以來,俞軍作為機關警力,被抽調前往柯橋區的交通卡口執勤。連日來,他的身影出現在錢清卡口、蘭亭卡口、高鐵站監測點,每天核查數百名來往人員,怕上廁所耽誤工作,他連水都不敢喝。

防疫工作期間,讓俞軍印象最深的,是2月18日的那一份熱氣騰騰的炒麵。當晚,強冷空氣席捲南方,因為執勤任務緊張而錯過了晚餐的俞軍,正在臨時休息點吃著冰冷的便當,這時,一輛路過的麵包車上,下來一位村民,他把幾盆熱氣騰騰炒麵,送到了俞軍和執勤民警面前。

“雖然從警道路上有各種各樣的不易,但每當遇到困境,總有群眾理解和配合自己的工作;每當完成一項工作,都有來自群眾的認可和感激。”俞軍說,從警20年,自己對工作充滿熱愛,是警民之間良好的感情,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除了是戰“疫”崗位上“超長待機”的敬業標杆,俞軍身上還有不少“標籤”,比如信訪窗口前噓寒問暖的知心小哥,跑馬賽場裡陽光樂觀的運動健將……

2015年,時任柯橋區公安分局法制科領導的俞軍,主動申請調往能夠“零距離”接觸群眾的信訪工作崗位。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俞軍遇到了令他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接訪。

一天中午,一位30多歲的聾啞信訪人猶豫著走到信訪窗口,示意自己需要幫助。當日值班的俞軍試著用筆與他交流。年輕人寫下的第一句話是:“警官,能不能把我抓進監獄?”原來,這名信訪人不久前與妻子離婚,妻子把孩子也領走了,他覺得自己生活無趣,想要去坐牢。

見此情形,俞軍從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嘗試著與信訪人交流,將心比心地勸導他樂觀面對生活。經過1個多小時的交流,信訪人逐漸放下了心理包袱,在白紙上寫下“謝謝”兩個大字後離開。

勸返了這名信訪人後,俞軍沒有閒著,主動聯繫了轄區派出所,密切關注這位聾啞人的心理狀態,還對接當地居委會,向該訪民提供必要照顧。

這些年來,緊張工作給俞軍的身體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俞軍有一項十分熱愛的“減壓項目”,那就是跑步。俞軍介紹,他常常利用難得的休息日,前往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僅“全馬”就參加過5次,“半馬”“微馬”等更是不計其數。

“通過這次疫情,可能會讓更多人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眼前這個文質彬彬的男青年說,日常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磨鍊意志,此前他就加入了柯橋區公安分局自發組織的“警跑團”,成為了團隊裡的活躍份子。“待疫情過後,春暖花開時,我們一起約個‘福’字跑,給自己加油,給所有人加油,給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