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藜堂由來,劉家人你可知?

青藜堂由來,劉家人你可知?


青藜堂由來:


許多姓族,為了緬懷祖上的功勳偉業,溯本清源,都把自己家寫有堂號的燈籠掛於宅院門口,或者印在器物上,作為區別於他族的標誌。這就是堂號的演化由來。


我族的堂號為青藜堂,青藜,俗稱紅灰苕,一年生草本植物。頸高5、 6尺,葉心色為紅色,可以食用,花小黃綠色,頸老可做柺杖,堅硬而輕,並可點火照明用。


相傳,西漢高祖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劉向,在天祿閣校書,時值元宵節,其他人都出去遊玩了,只有劉向讀書至深夜,直到蠟燭燃盡。仍在黑暗中吟誦書經。忽然,一位老人擎著青藜杖進來了,老人向青藜杖一吹氣,青藜杖燃起亮光給劉向照明,讓他讀書。


劉向對老人肅然起敬,急忙施禮問道:“請問長著尊姓大名?”老人回答“我是太乙星精,聽說卯金氏(劉)的孩子好學,所以來看看。”說完,就不見了。這時天已大亮了。此後,劉向博學多識,成為安幫定國的人才。輔助漢朝30年,政績卓著。《幼學瓊林》中記載:“漢劉向校書於天祿,太乙燃藜”,由此,我族取名叫 青藜堂。


劉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燃藜夜讀的神奇傳說,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就以劉向為一世祖的"藜照堂"作為堂號。


緣出這一典故的劉姓堂號,除了"藜照堂"外,還有很多,諸如青藜堂、藜閣堂、燃藜堂、光藜堂、藜光堂、然藜堂、尚藜堂、寶藜堂、天祿堂、祿閣堂、校書堂、太乙堂、傳經堂、授經堂。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號,不只在劉向後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後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號已成為了劉姓的標誌之一。


藜照堂先為彭城郡劉氏邦公系使用,因為劉氏族譜有七十八世勝公生七十九世向公的記錄,後考古證實向公不是勝公後代而是交公的後代,造成很多勝公後代使藜照堂號沿用下來。


青藜堂由來,劉家人你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