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藏传佛教宗师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历史进程

藏传佛教的影响

在被困拉萨两年多的时间里,多尔达开始与当地政教首领频繁的接触,并且对吐蕃当地的宗教和政治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并对吐蕃的宗教和政治,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自吐蕃王朝解体后,青藏高原重新陷入分裂割据。但一个以佛教传播为标志的吐蕃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却悄然而至。


一代藏传佛教宗师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历史进程


吐蕃社会发生了深刻转型,佛教成为社会的基本凝聚力量,寺庙与教派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政教合一的政体已经形成。

公元1241年,蒙古帝国的大汗突然病逝,进攻南宋的战争停止,被迫从四川撤回到了河西走廊。多尔达也同样率军撤离藏区,经过多年,多尔达已经深刻认识到,吐蕃各派虽然都信奉佛教,但互不统属。青藏高原的海拔很高,气候复杂,即使单凭武力征服后,也很难驻军戍卫,于是他给阔端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详细地汇报了当地的政教情况。并根据自己的了解建议阔端放弃武力,改用和谈。阔端看到这封信后,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他决定就在自己的封地与吐蕃会谈,而对于和谈的对象多尔达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他提供了九个分派人选,其中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学富五车”,最有学问。他出家之前名叫贝丹顿珠。


一代藏传佛教宗师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历史进程


公元1206,25岁的他拜印度高僧为师,剃发出家。随后他拜吐蕃和印度的大学者为师,努力钻研,诗学,历法。被尊称为“萨迦班智达”,简称萨迦,即为“大学者”他是藏传佛教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萨班个性鲜明非常自信。他讲述辞藻无人匹敌,挑战者纷至沓来。

阔端经过权衡,决定邀请萨班来凉州会谈。


一代藏传佛教宗师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历史进程


公元1243年,阔端以汗国名义颁发诏书,,派将军作为金字使者,携带自己亲笔信前往藏地,从当时藏地各派情况来看,萨迦派势力不如其他教派,可他是最早实现政教合一的地方势力而其他教派更注重佛法的传承,并不看重实现政治管理。

历史会证明,阔端选择萨迦派的萨班进行会谈,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一代藏传佛教宗师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历史进程


面对军事实力强大的蒙古帝国,吐蕃各部自知无力抵抗,为了避免军事冲突带来的危害和藏区长远的发展深明大义的萨班,决定接受阔端邀请,远赴凉州,这一年萨班已经61岁了。

萨班一行从西藏穿过青海大草原,整整走了两年,才于1946年8月,翻越海拔三千多米的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来到了凉州。

阔端说你带着如此年幼的八思巴兄弟与侍从前来,眷顾于我此情吾岂能不知,他开玩笑的问“八思巴你害怕吗”?少年八思巴看着阔端回答道不怕,你的样子很凶猛,有点像我们寺庙里的护法神,护法神总是护佑遭受困难的生命,这番话给阔端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八思巴是有悟性的,阔端还嘱咐八思巴好好学经,将来可以当蒙古皇室的上师。

下一期继续讲述八思巴与蒙古可汗忽必烈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